1704102976
1704102977
1704102978
1704102979
今日798
1704102980
1704102981
2002年,一位名叫洪晃的女文化人突然瞄上了它,洪晃是民国政治家章士钊的外孙女、共和国外交部长乔冠华的继女。她看中798独特的国营工厂气息——衰败、僵硬,与商业气氛格格不入,于是在这里以极便宜的价格租了一个车间,当做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跟她一起看中798的,还有做艺术网站的美国人罗伯特,他租下了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在洪晃和罗伯特的鼓吹和示范下,一些前卫艺术家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美国《时代周刊》将这里评为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纽约时报》甚至将这里与纽约当代艺术家聚集区SOHO相提并论。
1704102982
1704102983
就这样,一个濒临死亡的国营工厂突然摇身变成了北京城最具时尚气息的地方。
1704102984
1704102985
798厂区内的所有车间、厂房甚至斑驳的机床、生产线等都被保留下来。它们像一堆已经被掏空了灵魂的躯体,艺术家们用各自的表现手法将之彻底地“波普化”,那曾经荡漾了40多年的劳动热情、革命纪律和政治崇拜突然被凝固下来,并呈现出一种很夸张和怪异的神情。到2004年,这里已经聚集了200多家来自十来个国家的文化机构和个人工作室,北京市政府已经决定将这里列为“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保留。很多年后,当全中国的老牌国营工厂都已经被拆迁一空之后,798作为唯一的幸存者被留存下来。当然,这是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
1704102986
1704102987
2008年,一家报纸用这样的细节展开了它对798的描写:“慷慨激昂的《有线电厂在前进》进行曲过后,在798,妩媚、阴柔的昆曲正在响起。这天晚上,《仁》俱乐部举办答谢酒会,请来两位戏剧梅花奖得主,演出昆曲《长生殿》。”
1704102988
1704102989
半个世纪前,这个吟唱唐明皇、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地方,是798大院的大食堂,每次开饭前,这里的工人都要站着高歌一首激情昂扬的革命歌曲。
1704102990
1704102991
(1)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对苏式“五年计划”模式有很精辟的评论。他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央号令支配式经济,它以重重“计划”推动建设,将高度集中化的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这种“计划”难免粗糙,其功用仅在创造新工业,而不考虑如何经营,同时形成严重的官僚化和中央集权的过度强大,“要是计划中心要向每个主要生产团体、每个生产单位,都发出指导细则,再加上中间计划层缺乏,中心的工作负担,必然重不堪言”。
1704102992
1704102993
(2) 中国人口在1953年突破6亿,该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得601938035人,其中农民5.2亿,城镇人口8000万。
1704102994
1704102995
(3) 包豪斯: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包豪斯学校,在抽象艺术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这一建筑理念和风格被广泛应用,形成包豪斯学派。
1704102996
1704102997
1704102998
1704102999
1704103001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 1956 “绝种”
1704103002
1704103003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1704103004
1704103005
微山湖上静悄悄;
1704103006
1704103007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704103008
1704103009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1704103010
1704103011
——芦芒: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1956年
1704103012
1704103013
私人资本在中国的“绝种”,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1704103014
1704103015
私营企业家积极配合了政府的决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国内最出名的百年药号同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头者则是最大私营企业集团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仁,他们先后都当上了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副市长,一时人称“北乐南荣”。
1704103016
1704103017
1956年1月1日,北京市私营工商业者提出了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申请。到1月10日,只用了10天,全市的私营工商业宣告全部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已经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1704103018
1704103019
1704103020
1704103021
1704103022
1956年,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1704103023
1704103024
同日,毛泽东南下到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视察。他风趣地对时年40岁的荣毅仁说:“你是大资本家,要带头。现在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了,老板换了。”随后他问:“公私合营后生产怎么样?”荣毅仁回答说:“比以前要好。”
1704103025
[
上一页 ]
[ :1.7041029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