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148648
1704148649
2008年6月,比尔·盖茨辞去在微软的一切职务,全身心地投入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盖茨将自己几乎所有的个人财产都投入了这一基金会,股神沃伦·巴菲特亦将个人财产的85%捐赠给了基金会,交给盖茨夫妇打理。自此,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
1704148650
1704148651
有人说盖茨是神话和奇迹,但也有人说盖茨是撒旦和希特勒,打着深深盖茨烙印的微软,在商界里似乎无往而不胜,但创业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守业永远不可能风平浪静,创业前期的艰辛,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风险,由于桀骜、霸道、强势惹来的非议进而转化为一场场严峻的生死危机……世人就像看惊险大片一样看着微软在惊涛骇浪的商海里翻滚,但盖茨凭借着其魔鬼般的心智,心无旁骛,永不畏惧,带领着微软一次次化险为夷,疾驰前进。
1704148652
1704148653
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
1704148654
1704148655
【观点】
1704148656
1704148657
“当你陷入人为困境时,不要抱怨,你要悄悄地振作起来,重新奋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1704148658
1704148659
【核心提示】
1704148660
1704148661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微软的商业帝国也曾经历风雨无数。Windows开发的一再失败曾经是微软历史上最大的伤痛,当比尔·盖茨满怀激情想要争夺Windows市场时,迎来的是一次接一次的失败。伟大的企业家从不会在危难时怨天尤人,而是默默地振作。此时的盖茨冷静地抵抗住内外压力,带着自己的信念,带领微软走出危机,走向进一步的辉煌。
1704148662
1704148663
【进阶阅读】之危机背景
1704148664
1704148665
“在微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让人伤心和沮丧的经历。”说这话的是当时微软Windows研究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麦克·乔治。
1704148666
1704148667
1981年,苹果抢先一步开发出了被称作麦金托什的电脑软件,这种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图形用户界面。让别人拔了头筹,这是比尔·盖茨无法容忍的,于是开发“Windows”更为紧迫,盖茨希望凭借这一软件夺回一城。盖茨对此软件的开发无比重视,从外寻求了麦克·乔治等技术人才,并选出微软最优秀的20名程序设计员组成团队,全力以赴地进行研发。而且微软对外许诺这将是个颠覆性的新产品,由此给外界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1704148668
1704148669
然而,由于当时的个人电脑内存容量太小,其8088微处理器的速度很慢,无法满足Windows所需,同时比起以往的MS-DOS等系统,Windows本身的复杂程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因此Windows软件开发了两年多,却一直深陷泥潭,并未见任何实质性的突破,Windows的面世似乎遥遥无期。无奈之下,微软只得无可奈何地宣布将原定于1983年底的交货时间推迟至来年的第一季度,这让号称“我们出售的是承诺”的微软公司,特别是盖茨个人觉得非常有失体面,然而真正让人沮丧的事情随后一件接着一件发生,后果完全出乎了盖茨的预料。
1704148670
1704148671
1984年2月,当300多家硬、软件公司满怀期待地赶往西雅图希望可以拿到微软关于Windows的产品时,微软再次宣布将Windows的供货时间推迟至5月,众人失望而回;待到5月,微软的销售经理一一拜访各家用户公司,向它们道歉说Windows软件的供货将再次推迟至8月。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让用户们逐渐失去耐心,转而开始探寻“可视”公司的VisiOn软件的可能性。这对微软来说是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如果“可视”公司抢先一步实现了技术突破,那么这块市场微软就将失之交臂。所幸的是,VisiOn软件以及其后IBM亲自出马推出的“顶视”软件皆由于技术上并未有彻底突破而遭遇市场的冷淡反应,用户转而继续期望Windows的诞生。这对微软来说是一次喘气的好机会,但无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Windows依然无法达到用户的期望,就意味着微软也将黯然退出这场角逐。8月旋即而至,然而微软依然交了白卷,这次在失望之余大家再也没有多少耐心,新闻界开始极尽挖苦之能事:“如果你想成为像比尔一样的亿万富翁,你必须先学会当众吹出直径一寸以上的大泡泡。”舆论的冷嘲热讽,市场的失望情绪,让微软陷入两难境地,Windows的开发进退维谷。
1704148672
1704148673
但是,坚持只做最好的软件的盖茨以其坚定的信念激流勇进,并摒弃外界的一切杂音,转身寻求公司内部的症结。当意识到自身在行政管理经验上有不足时,盖茨果断退居董事长之席,将总裁之位让给了具有高超组织能力的谢利。而正是因为这次转换,Windows的开发终于出现了的转机。谢利经过一番调查发现,Windows计划之所以推进缓慢,除了技术上的原因,组织与管理上的混乱也是阻碍计划推进的重要原因。快刀斩乱麻,谢利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组织结构的变革与调整,而此时的盖茨则全身心地投入软件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的制定。1985年初,Windows的开发终于走上了有条不紊的轨道,而此时的盖茨更是展现出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为了开发出尽可能完美的软件,盖茨索性将Windows的交货时间一下子推迟至1985年6月。外界的一切质疑与非议都变得无足轻重,在盖茨心里,他只要他的最完美的Windows。随后,盖茨带领着微软Windows小组开始魔鬼式的集中开发,大家吃住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开足马力,所有设计人员进入近似疯狂的状态。
1704148674
1704148675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5月,盖茨终于带着演示版Windows软件出现在当年的Comdex电脑大展上,向成千上万的观众展示同时用鼠标和键盘打开或关闭“窗口”的效果,同时宣布Windows 1.0软件售价仅95美元。1个月后,微软公司正式对外发放Windows 1.0测试版。自此,微软在软件行业的地位更难撼动。此后,微软不断推出性能上更为完善的Windows 2.0、Windows 3.0……Windows 2000乃至Vista,其中Windows 3.0推出时曾创下了在1992年发售量达700万套的惊人业绩。
1704148676
1704148677
微软就是凭借着这样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在危机当头仍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稳稳占据软件霸主地位,几乎没有给任何竞争对手任何机会,创下了一个个商业奇迹。
1704148678
1704148679
“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个街角处等着你。”这是比尔·盖茨对于成功的理解,事实上,在事业上遭受挫折时,如果打了退堂鼓,那么挫折就会成为失败;如果始终以自己的信念坚持下去,挫折就有可能转变为磨砺之后更为光辉的成功。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请不要向自己低头。
1704148680
1704148681
在不公平里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
1704148682
1704148683
【观点】
1704148684
1704148685
“公平并不总是存在的,在各个方面总有一些不能如意的地方。但只要适应它,并坚持到底,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1704148686
1704148687
【核心提示】
1704148688
1704148689
有人说,除了反垄断,微软已经无敌。也正是反垄断,曾让微软一度面临灭顶之灾,甚至它像梦魇一样纠缠无休。微软有诸多委屈,在盖茨的心目中,这是最大的不公,但是环境既定,盖茨选择的是面对、接受这样的现实,坚持到底,寻求一切可能的突破口,最终破茧而出。
1704148690
1704148691
【进阶阅读】之危机背景
1704148692
1704148693
树大招风。而微软这棵大树不仅大,还无比高调甚至霸道,大手笔的收购、不择手段的竞争、不给竞争对手留一点生存空间的强势,其市场占有率颇有垄断市场之嫌,以至于有人宣称“千万不要碰盖茨想做的生意”——“比尔·盖茨”和“微软”这两个名字有着令竞争对手不寒而栗的杀伤力。也因此,“垄断”这个阴影始终笼罩着盖茨与微软公司。
1704148694
1704148695
早在1993年,美国联邦法院就宣布,他们要开始调查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的嫌疑,而此事的起因是加州的一家小软件公司Satc Electronics起诉微软有侵权行为。
1704148696
1704148697
但真正让微软头疼的是,由于挤垮网景浏览器而招致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指控,这一指控差点让微软面临解体的危险。
[
上一页 ]
[ :1.7041486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