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18031e+09
1704180310
1704180311 (1)逻辑树分析法简介
1704180312
1704180313 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或分解树等。
1704180314
1704180315 麦肯锡分析问题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逻辑树”。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
1704180316
1704180317 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也就是树干)加一个“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的“树枝”。如此类推,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逻辑树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
1704180318
1704180319 逻辑树能保证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完整性。它能将工作细分为一些利于操作的部分,确定各部分的优先顺序,明确地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1704180320
1704180321 逻辑树是所界定的问题与议题之间的纽带;它能在解决问题的小组内建立一种共识。
1704180322
1704180323 (2)逻辑树分析法的特点
1704180324
1704180325 如果你多次采用逻辑树分析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就会发现从任何一个角度构建的逻辑树都不同,有时甚至背道而驰。对,这就是逻辑树分析法的最大点:问题是逻辑化的,而且没有唯一的解。
1704180326
1704180327 如果能够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的思路具有很好的逻辑性时,“即使路不通,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使可能问题的构建展示了问题的矛盾,但是恰好证明了问题的复杂性,而且问题也考虑得更加周全,它简化了思考,更使我们认识到事件的本质简化了。
1704180328
1704180329 (3)逻辑树的使用范例
1704180330
1704180331 我们以Acme Widgets的案例来简单描述我们逻辑树的使用原理(以下摘自《麦肯锡意识》)
1704180332
1704180333 以历史悠久、经营良好的蓝筹股公司Acme Widgets为例。假设该公司董事会聘请你的团队解决“如何增加盈利”这一基本问题。当听到这个问题时,你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盈利从哪里来?”董事会回答:“来自我们三个核心产品:装饰物、垫圈、饰品。”
1704180334
1704180335 “啊哈”,你暗自想:“这个问题的逻辑树的第一层有了!”接下去,你可以对每种产品的收人流进行细分,通常分为“收益”和“费用”两项,这样你就得到了逻辑树的第二层。如此下去,在结束任务前,你就绘制出Acme Widgets商业系统详细的MECE图,如图2-2所示。
1704180336
1704180337
1704180338
1704180339
1704180340 图2-2 Acme Widgets的逻辑树
1704180341
1704180342
1704180343
1704180344
1704180345 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 2.3.4 概念测试
1704180346
1704180347 总是存在大量的试验和错误……你在观察与理论之间反复。没有理论,你不知道寻找什么;没有观察事实,你也无法检验理论……我相信,在一项研究的过程中,反复移动会发生几千次,甚至上万次。
1704180348
1704180349 ——Joshua Lederbery,诺贝尔奖得主,1958年
1704180350
1704180351 当我们拥有了非常多的、系统的好想法时,我们是不是就应该立即投入到输出工作中呢?不!虽然我们为我们的想法激动不已,但是正确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如何筛呢?我们不妨回味一下Joshua Lederbery的思想。概念也可以测试!概念测试就好像实验室工作一样,我们把很多的概念原型放到试管中,假设某些概念测试的结果是积极的,那么这些方案将被挑选出来进行更深一步的改进。当然也可能最后一个都不剩下,那时我们就得回溯。概念提取就是这样不断迭代的过程。所以概念测试的主要目的包括:
1704180352
1704180353 从一系列方案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
1704180354
1704180355 对该概念的商业前景形成一个初步的看法;
1704180356
1704180357 验证目标用户群;
1704180358
1704180359 获得产品设计的更深一步的方向信息;
[ 上一页 ]  [ :1.704180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