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00293
1704200294
前面讲过,留存中期的核心目标是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从而巩固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对于一些产品而言,这意味着让用户习惯每天或者每周使用产品,但对另一些产品而言,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可能低到不足以称之为“习惯性”。这里,“习惯性”这个词与使用频率无关,只是单纯地用它来表达当用户想买或者想使用某一类产品或服务时,他们会第一个想到你而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换句话说,他们是忠诚于你的。
1704200295
1704200296
让用户形成习惯关键在于让他们确信继续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带给他们持久的回报。在《上瘾》这本书中,消费者行为专家尼尔·埃亚尔介绍了最富吸引力的产品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尼尔在他的上瘾模型(见图7–4)中描述了这个过程,这在增长黑客中被称为参与回环(engagement loop)。我们在激活阶段讨论过外部触发物,如移动推送、邮件以及App内提示等,这里它们又派上了用场。这些提示可以促使用户采取行动,从而触发强大的参与回环,让用户形成习惯。增长团队应该找出触发物的最佳使用数量、方法和频率,以创造并强化用户习惯。
1704200297
1704200298
1704200299
1704200300
1704200301
图7–4 尼尔·埃亚尔的上瘾模型12
1704200302
1704200303
要明白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可以想一想人们去健身房健身的心理。人们一开始决定要保持身材时往往需要外部刺激来帮助他们完成健身的心理建设,比如在日历上勾画日期或者坚持完成与教练或朋友定下的锻炼计划。但一旦人们从健身中获得足够多的回报——感觉身体更健康、发现自己肌肉更紧实、体重下降等——许多人就不再需要这种外部提示了。人们吃早饭的时候不时地刷脸谱网,下班回家的途中在Instagram上发照片或者到Yelp上找和朋友见面吃饭的地方,这些都涉及同一个基本的过程。吃早餐、开车回家或者选餐馆这些行动成为内在的、下意识的触发物:其他的提醒都是多余的。
1704200304
1704200305
亚马逊的Prime计划就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典范。你也许还记得,许多分析人士料定这个计划会失败,因为免费配送成本太高,他们认为亚马逊将难以为继。了解了上瘾模型后你再去看Prime计划的本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人错了。首先,Prime会员每次购买Prime计划内的商品就能获得两个重要并且诱人的回报——免费配送省下的钱以及两日内配送带来的即刻满足感。此外,每次用户在亚马逊上购物都是在证明他们当初花99美元注册Prime是明智的,对用户而言这也是一种回报。会员每次看到购物省下的配送费(而且通常Prime商品在价格上也有优惠),他们就会对自己说,看吧,花99美元很值,帮我省了这么多钱。亚马逊订单系统负责人维贾伊·拉文德兰告诉《一网打尽》(TheEverything Store)的作者布拉德·斯通,事实上,订购费的意义“绝不仅仅是99美元。它真正的意义在于改变人们的心理,让他们不去别的地方购物。”13确实,Prime计划在创造习惯方面如此成功,一篇刊登在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上的文章指出,亚马逊预计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实现这个计划的收支平衡,但事实上它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做到了。14
1704200306
1704200307
Amazon Prime的参与回环很明确,而且重复使用还能不断强化循环,这也是Prime如此成功的原因。当然,这个模式并非对所有人都适合。增长团队应该根据产品的核心价值绘制自己的参与回环,然后不断衡量、监测和优化循环。通过分析数据并且试验能给用户带来最大回报的触发物,团队就可以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创造习惯的方法。比如,视频流服务的增长团队可以衡量并比较促进用户发现新节目和促进用户看完正在看的节目这两类触发物哪个更有效。
1704200308
1704200309
一个对大多数类型的产品都适用的原则是:提升回报在用户眼中的价值可以带来更大的留存。要让产品或者服务更易于形成习惯,增长团队应该试验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回报,并鼓励他们通过行动来获取回报。用户采取的行动越多,回报越大,他们眼中看到的回报价值也就越大。团队应该进行群组分析,找出哪些用户最热衷于使用产品,他们使用最多的是哪些功能,哪些功能带来最大价值的回报,创造最高的留存。团队还应该找出那些还不够活跃的用户,通过给他们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回报来激励他们更多使用产品。
1704200310
1704200311
例如,视频流服务团队可以根据用户的观看时间将他们分为不同群组。分析显示,最活跃的一群用户一次会连续看几集节目,换句话说,他们会“刷剧”。网飞就充分利用了这种新的观看习惯。这一发现可能让团队开始考虑如何通过鼓励用户刷剧来创造一种新回报。比如,网飞一次性推出整季原创内容,而不是每次只播一集。团队还可以分析哪些类型的电视剧最容易被刷剧,并且开展试验在网站上主推此类电视剧。
1704200312
1704200313
提供实际的、体验式的回报
1704200314
1704200315
许多流行的回报策略都强调让顾客去“赚”节约的钱,或者给他们发购物券、代金券或者礼物。特别是零售业,长期以来这个行业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样的回报策略。这些回报很强大,团队也确实应该在这方面大量开展试验。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团队不应把目光局限在金钱或者省钱这样的回报上,而是应该试验产品体验这种回报。实际上,一些最易于习惯形成的回报是无形的回报。这类回报中有不少值得试验。比如社交回报,脸谱网的“点赞”功能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发照片和评论成为用户的一种习惯。同理,飞行常客奖励计划很早就开始使用诸如会员升级、贵宾休息室和优先值机这样的社交回报,而且它们相比折扣机票更能让用户保持忠诚。团队应该创造性地思考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无形回报,而且还应该试验将实际回报和体验式的社交回报结合起来。
1704200316
1704200317
按照激励—市场匹配原则,回报应该契合产品价值。近年来,在促进习惯形成、提高留存(当然还有其他增长杠杆)方面,除了给用户提供特价优惠和折扣以外,还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回报策略。虽然这里无法完全列举所有策略,但至少这三个例子代表了现有的很多可以大规模实施的策略。
1704200318
1704200319
品牌大使计划
1704200320
1704200321
这类计划通常结合了社会回报和实际回报,通过授予用户高级用户的称号来给用户提供社会认可以及其他的实际好处。
1704200322
1704200323
Yelp精英队计划是利用这种方法提高留存最成功的案例。通过给予第一个给商家留言的用户特殊认可并且让用户给那些有用、有趣或者只是单纯“很酷”的评论点赞,Yelp就成功给用户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回报,激励他们写更多的评论。
1704200324
1704200325
Yelp团队向最活跃的用户颁发“精英”奖章,他们解释说:“(这是)我们认可和奖励那些在线上和线下都很活跃的口碑传播用户和模范用户的方式……精英队成员的个人档案中有一枚闪亮的精英徽章,而且精英用户还能享受参加Yelp活动和提前入场这样的特殊优待。”15这个计划大获成功。美国东北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王忠民对Yelp进行研究后发现,Yelp主要的竞争对手,比如Citysearch和雅虎区域搜索,其用户在网站上留下超过6条评论的比例在5%~10%。相比之下,Yelp用户中有超过65%的人在网站上写6条甚至更多的评论。而且,Yelp网站总评论量的44%都是由精英用户贡献的。16
1704200326
1704200327
利用品牌大使计划来提升用户忠诚度和留存率的不只是网络公司。餐馆、酒店、信用卡公司以及许多零售商很早就成功使用这类计划,巧妙地将诸如归属感、社区和地位这样的社会回报与更实际的回报结合在一起。美国运通百夫长卡,也就是广为人知的黑卡,就是一个经典例子。许多人都觊觎黑卡,把它视为终极地位的象征。黑卡持有者人数有限(需要每年在运通账户上消费并还款至少35万美元),它具体能带来哪些好处一直笼罩在神秘当中,而且它提供的实际回报甚至能令最富有的美国运通用户感到与众不同(例如专享的优惠、旅行和柜台服务)。17
1704200328
1704200329
近年来最令人瞩目的品牌大使计划出自发展迅速的媒体公司theSkimm之手。这家公司向职业女性提供员工亲手编辑的每日新闻,目前它的日读者量已经发展到350万。18要想成为“Skimmer大使”,读者需要向10个朋友推荐这个服务,这样做的回报不仅包括获得网站公开认可,还包括名牌T恤、手提包、手机壳、社交机会以及在新闻电子报中刊登生日祝福等等。19
1704200330
1704200331
认可用户成就
1704200332
1704200333
所有用户都看重来自公司的认可,哪怕只是很小的认可。对用户表达认可的最佳方式是肯定他们的某种成就或行为,或者使用营销圈中称为“行为邮件”(behavioral email)的方式,也就是当用户完成了一个里程碑事件时就给他们发去祝贺邮件。比如当你走到当日第一万步时,Fitbit(一家研发和推广健康乐活产品的新兴公司)就会给你发一条祝贺推送。又如,当你跑完10英里或者完成距离最长或速度最快的一次跑步时,Runkeeper(一款私人运动记录应用)就会给你发送祝贺邮件。同样,推特的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办的博客发布平台Medium会在用户文章被推荐50次或100次时向用户发送邮件。大多数推荐计划都内设了这样的成就推送,一旦朋友加入时就会向用户发送邮件,鼓励他们邀请更多人加入。20
1704200334
1704200335
这些推送也可能是告知你其他用户采取了一些可作为你的个人成就的行为,比如领英会给用户发送邮件告诉他们有人认可了他们的技能,推特会提醒用户有人为他们点赞或者转发他们的推文。脸谱网和Instagram的做法尤其聪明。它们会给用户发移动推送,告知用户他们的脸谱网好友加入了Instagram,或者鼓励他们给其他用户在Instagram上发的照片点赞,尤其是给那些有一段时间没有发新照片的用户点赞。这两类推送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留存率:让用户重回Instagram查看朋友最新状况,以及通过增加新用户在Instagram上的粉丝数量、获赞和留言数量来回报新用户。
1704200336
1704200337
客户关系个性化
1704200338
1704200339
随着储存用户信息的海量数据库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公司更精准,甚至一对一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欲望的能力大幅提升。沃尔玛实验室(WalmartLabs)产品和工程部副主席舒维克·慕克吉指出,公司在增长领域最重要的一个转变是从传统的“一对多”营销思维模式转变为提供完全个性化的“一对一”的用户体验。比如,现在公司可以根据每位用户的喜好发送个性化邮件和产品推荐,即使用户数量达到几百万也能做到这一点。他指出,这种大规模的个性化做法核心在于“理解用户,理解你所处的行业,并确保在二者之间建立完美的匹配”。21
1704200340
1704200341
亚马逊是个性化技术的先驱。这个技术之所以成功得益于大规模的客户数据以及更先进的编程技术让公司可以高效地挖掘有关用户个人喜好的海量信息。要实现个性化不仅可以利用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或者他们在公司网站或者App上的行动,还可以利用他们在整个互联网中的行为数据。现在通过诸如Demandbase这样的数据供应商就能够轻松获取这些数据。也有许多公司提供个性化技术,比如Salesforce(一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提供商)、Optimizely和HubSpot。
1704200342
[
上一页 ]
[ :1.7042002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