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32245
1704232246
遵循“1.2.3 ”这样的完整路径,第一个好处是不会被伪需求欺骗,不被用户自以为是的解决方案绕进去。比如,路人问附近有没有肯德基,可能是想找洗手间;潜在用户承诺“再加一个某某功能我就会用你们产品”,也许只是一个随口瞎编的用来搪塞你的理由;老板面露难色,嘀咕着“这版海报字不够大”,可能只是因为他嫌转化率太低……
1704232247
1704232248
再讲一个我在生活中碰到的事情。多年以前,我在杭州买了房,要去建行把之前若干年的住房公积金全部取出来,转到我常用的招行卡里去,当时,一个柜员妹子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没有被我的伪需求欺骗,分享一下当时的对话。
1704232249
1704232250
我:我要转账 ,把这张建行卡里的钱转到招行。(“1”用户需求,表现为“伪功能”——转账,用户自以为是的解决方案。)
1704232251
1704232252
妹子:转账的话要1%的手续费,最高50元,如果你用网银的话最高25。
1704232253
1704232254
我:但是我没有网银,算了,我是把钱全部转出去,只操作这一次,就柜台转吧。(双方陷入对解决方案的讨论。)
1704232255
1704232256
妹子:对了,你是要把钱转到招行账号里 吧?(“产品经理”意识到,应该深挖“2”用户目的,即真实要解决的问题。)
1704232257
1704232258
1704232259
1704232260
1704232261
我:是啊,要转账。 (作为一个不懂银行业务的小白用户,分不清转账和转钱的区别。)
1704232262
1704232263
妹子:隔壁就有一个招行,我可以给你开个本票 ,手续费只要0.8元。(“产品经理”给出优化的“3”产品功能。)
1704232264
1704232265
我:本票?我从来没听说过,那和转账有啥区别?
1704232266
1704232267
妹子:对你来说没啥区别,呵呵,只是手续费成本50.0.8 ,不过,额外增加的成本是要再跑一趟隔壁的招行,反正近嘛。
1704232268
1704232269
我自己想了一下,确实,我的真实需求是转钱,除了转账和本票,甚至还有把现金全部取出来,再到隔壁招行存进去的办法,这样虽然连0.8的手续费都没有,但是增加了风险。
1704232270
1704232271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一个“用户需求”,可以用很多种“产品功能”来解决,产品经理的水平高低也就体现在这儿了。当然,妹子这个做法对自己、对建行的价值高低,在这个例子中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1704232272
1704232273
解决需求冲突
1704232274
1704232275
产品用户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彼此之间的需求经常不一致。每个用户在提需求时,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会为其他用户去考虑,这是人之常情。于是,不同用户提出的需求就很可能发生冲突。比如百度,普通的搜索用户希望结果页里的广告越少越好,但是广告主呢,当然希望越多越好。所以,只有靠产品经理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统一规划,才可以避免出现需求冲突,所以他要从“1”到“2”转一下再到“3”。
1704232276
1704232277
再举个例子,多年前我做过一个淘宝卖家的小工具,叫快递单打印。早期的淘宝卖家,大多用手写快递单,当单量达到每天100左右的时候,他们就需要通过打印来节省时间。
1704232278
1704232279
经过调研后,我们向所有卖家提供了几家最主流的大型快递公司的面单模板,解决了80%的需求。模板上线后,我们收到各种来自卖家的反馈,说需要A、B、C等快递公司的模板。我们去了解了一下,发现A、B、C等多为区域化的小型快递公司,因快递价格相对便宜而受到一些对成本很敏感的卖家欢迎。收集了一批这些公司的面单后,我们开始研究对策,这时才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1704232280
1704232281
这时候,如果直接按照用户说的做,页面上就会出现几十上百家快递公司的面单模板。而且,模板需要转化为在线页面,这样会占用大量的研发工作量。即使不考虑工作量的因素,完成的页面也会非常复杂,卖家用户都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那家快递公司。很多时候产品的功能多、选择多,不但不是加分项,还会是减分项,因为会让用户分不清重点,甚至最终选择放弃。
1704232282
1704232283
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面单的不同,无非是姓名、地址、电话等字段位置的不同。于是,我们做了一个自定义快递单功能,允许用户自行在页面上调整几个重要字段的打印起点坐标位置,从而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5-3所示。
1704232284
1704232285
1704232286
1704232287
1704232288
图5-3 卖家打印快递单的需求
1704232289
1704232290
各种需求冲突,就算没有发生在用户之间,也会因为资源不足而产生,同样需要产品经理做出取舍。比如,相信不少产品经理都经历过这样的窘境——各个部门的同事都给你提需求,而且都是“最高优先级”、“越快越好”的紧急程度。解决的办法同样是“不要照着做”。
1704232291
1704232292
发现更多用户目标
1704232293
1704232294
很多人喜欢“创造需求”这个词,觉得能做出用户没想到的功能,比“满足需求”更高端。我认同这个结论,不过想修正一下其说法:我们没法创造需求,只能创造出用户没见过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需求。
[
上一页 ]
[ :1.7042322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