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259721e+09
1704259721
1704259722 明确了目标之后,就要回顾实际发生了什么(被美军称为“还原事实”)。只有建立在对目标与事实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大家才能深入探讨成败原因及利弊得失。因此,第一步和第二步都是复盘的基础,不容忽视。
1704259723
1704259724 在这一步中,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如下。
1704259725
1704259726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
1704259727
1704259728 ·在什么情况下?是怎么发生的?
1704259729
1704259730 ·与目标相比,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未达预期?
1704259731
1704259732 (1)复盘的两大“流派”
1704259733
1704259734 在实际进行复盘时,评估结果这一步的处理手法有两种(参见表3-2),我将其称为“两大流派”。
1704259735
1704259736 流派一:过程还原派
1704259737
1704259738 代表:美军、英国石油公司。
1704259739
1704259740 具体做法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职能条线,把主要事件、关键环节复现一遍,以找出待下一阶段深入探究的重要议题。
1704259741
1704259742 这种做法有三个方面的优点:①操作简便,符合大多数人习惯的方式;②事实线索清晰,容易让大家理清思路;③对于不太了解全部过程或其他职能条线的成员来说,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且有助于就事实过程达成共识。
1704259743
1704259744 但是,这种做法有两个缺点:①可能陷入“流水账”或“纠缠”技术细节,导致时间占用较多,让会议变得冗长;②对于了解全局的成员来说,会感到重复或没必要。
1704259745
1704259746 流派二:绩效导向派
1704259747
1704259748 代表:联想、谷歌。
1704259749
1704259750 表3-2 复盘的两大流派
1704259751
1704259752
1704259753
1704259754
1704259755 具体做法是:对照目标,列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或有改进空间;在第三阶段分析差异的根本原因或关键成功要素时,如有必要,再将相应的过程进行复现。
1704259756
1704259757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①简单、直接、高效,以结果(绩效表现)为导向,无须罗列所有事情(尤其是很多常规工作或无关紧要的细节);②对照目标,有助于复盘会议保持聚焦,避免陷入细节或平铺直叙。
1704259758
1704259759 相对而言,这种做法的缺点是:①一些成员可能因对事实过程缺乏了解或未有共识,导致难以参与讨论;②可能影响团队成员增进相互了解。
1704259760
1704259761 那么,你在操作复盘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1704259762
1704259763 在我看来,虽然这两种做法有差异,但其背后的逻辑要求却是一致的。为了实现通过复盘来学习、改善的目的,一方面,要让大家增进相互了解,就事实过程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把握重点,精简高效。因此,这两种方法从本质上看是“殊途同归”的。你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操作的便利性、事件/活动本身的特性以及团队成员的状况等因素,相机行事。
1704259764
1704259765 例如,如果团队成员发生了较大的更换,参加复盘的有很多新同事,则可以由熟悉情况的老同事把事情过程复现一遍;相反,如果团队成员比较稳定、彼此之间相互熟识,而且已经养成了复盘的习惯,你所操作的这次复盘是一系列相关复盘之一,则可以直接让大家对照目标,评估结果的优劣。
1704259766
1704259767 (2)打破“罗生门”,不做“盲人摸象”
1704259768
1704259769 虽然“还原事实”听起来并不难,但在真实情况下,尤其是一些复杂的事件,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正如电影《罗生门》所讲,对于同一个事件,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信息也并不相同,因而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1704259770
[ 上一页 ]  [ :1.7042597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