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61604
1704261605
善用互联网,加速复盘
1704261606
1704261607
在本书的前言中,我们提到了“互联网思维”。事实上,在应用复盘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借鉴“互联网思维”,加速复盘。
1704261608
1704261609
现在,互联网把我们每个人都联系起来,尤其是现在无所不在的移动通信网络,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线,不仅更便利地彼此连接,也让信息的收集、管理、共享变得更简单便捷,从而为复盘的开展与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704261610
1704261611
第一,互联网让人们彼此更简单快捷地联系起来,有时候虽身隔万里,但仍可以跨越时空进行交流。因此,互联网让复盘更容易组织,人们甚至不必真正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物理地点集中起来,而是通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以及安装在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的即时通信系统、社交软件等,随时随地参与研讨、交流。
1704261612
1704261613
第二,互联网让信息更透明、更廉价,不仅可以更便利地利用手机记录下关键事件现场的视频、音频,而且可以从各方面获得参考资料,从而让团队更容易看到全局和真相。
1704261614
1704261615
第三,互联网让知识共享变得更容易。通过在线知识库,人们可以把团队的复盘结果共享出去,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团队在有需要的时候参考,极大地扩大了复盘的影响。
1704261616
1704261617
第四,互联网加快复盘的速度和更新。随着当今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不能固守着以前的经验,而必须与时俱进、锐意变革。因此,对于复盘,不能一成不变,甚至“刻舟求剑”,必须快速更新。通过便捷的团队协作,互联网让世界各地有共同或相似实践的团队可以“共创”(如维基百科),快速融合各种观点、评价、评论和更新。
1704261618
1704261619
总之,复盘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若充分利用,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1704261620
1704261621
1704261622
1704261623
1704261625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附录A 一张图看清复盘
1704261626
1704261627
为了让大家对复盘的方法一览无遗,我帮助读者整理了一张脑图,供学习参考,见本书文前的拉页。
1704261628
1704261629
1704261630
1704261631
1704261633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2版) 附录B 复盘模板
1704261634
1704261635
为便于大家操作,许多公司/机构都梳理了复盘的模板。例如,2011年,联想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复盘,基于复盘的步骤和要点,梳理了一个复盘模板;之前,美军、巴克曼实验室(Buckman Labs)也总结过类似模板。
1704261636
1704261637
对照这些模板可知,虽然不同公司内部使用的模板略有差异,但基本逻辑是一致的。基于这些企业的实践,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个表格,可作为复盘模板参考使用,如表B-1所示。[1]
1704261638
1704261639
表B-1 复盘模板
1704261640
1704261641
1704261642
1704261643
1704261644
模板使用说明
1704261645
1704261646
在使用上述模板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704261647
1704261648
·此表仅供复盘引导和呈现参考,不能把复盘简化为填表的过程。
1704261649
1704261650
·此表更适用于事件/活动复盘,对于一些大的项目、复杂事件或战略复盘,此表只是列出了复盘的逻辑框架和必备要素,可作为复盘会议设计、组织、引导的参考,不能用于最终的呈现。
1704261651
1704261652
·在实际使用时,需自上而下、从左至右地进行研讨引导。也就是说,先填写一些概要信息,然后按照步骤1~4的顺序来讨论。
1704261653
[
上一页 ]
[ :1.7042616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