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26515e+09
1704265150
1704265151
1704265152
1704265153
1704265154 忠诚度革命:用大数据、游戏化重构企业黏性 [:1704264411]
1704265155 忠诚度革命:用大数据、游戏化重构企业黏性 大数据,大问题
1704265156
1704265157 如今,每个人都在谈论大数据。不过很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着手去做。你有原先遗留在那里的系统需要处理,但是可能会涉及一些个人隐私,因此,存在着潜在的合规风险,以及缺乏懂得如何应用大数据的员工,且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缺少明确的常规方法。现在,随着收集的数据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你会发现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出重点也变得更为困难。在数据的收集变得越来越简化的情况下,当前的挑战在于(过去同样如此)找准方向,收集到准确的信息用以阐释症结所在,然后确保解决方案的及时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预设的业务目标作出提醒并进行方向调整。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也是同样的过程,只是大数据3个V的特性放大了这些问题。
1704265158
1704265159 即便如此,大数据在零售、通信、医疗、娱乐、金融服务、员工绩效管理以及诸多其他领域巨大的应用潜力使得你无法对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论是对大型集团还是中小企业,今天用来获取和分析大数据的各种工具都日益普及,且价格低廉。现在正是开始对大数据进行全面理解,尝试应用,使之为你的业务带来竞争优势的最佳时刻。
1704265160
1704265161 你已经看到企业是如何使用大数据来进行信息捕捉、数据分析、聚众分类、众包模式、预测分析、标杆管理、模型创建、市场细分以及目标市场选择的。不过,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如何运用大数据来实现激励,而这也正是我们在下一章中结合和游戏化要谈到的内容。
1704265162
1704265163 构建忠诚度3.0之道
1704265164
1704265165 ◎大数据代表着海量且不断增长的数据容量,与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个事件都息息相关。就像有人说过:“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是一台行走中的数据发生器。”
1704265166
1704265167 ◎企业的数据容量大约每1.2年就会翻倍。
1704265168
1704265169 ◎除此之外,大数据支持聚类分析、A/B测试、预测建模、众包模式、情感分析以及实时的数据流处理。
1704265170
1704265171 ◎在消费领域,大数据支持市场微分、店内(以及在线)的行为分析、实时价格优化。在这些活动之中,大数据不仅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还能根据不同的目标创建许多新的数据。
1704265172
1704265173 ◎大数据在员工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从改进招聘流程、展示进展状态、评估技能、预测绩效到其他许多方面。
1704265174
1704265175 ◎启动大数据或许并不容易,但观其所能带来的收益,还是值得一试的,而且现在就是最佳的开始时刻。
1704265176
1704265177
1704265178
1704265179
1704265180 忠诚度革命:用大数据、游戏化重构企业黏性 [:1704264412]
1704265181 忠诚度革命:用大数据、游戏化重构企业黏性 第4章 忠诚度3.0的游戏化引擎
1704265182
1704265183 如果说动机和大数据有一个可爱的孩子,那他的名字就应该是游戏化。不过,你可别被“游戏”这个词迷惑住了,游戏化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而且自从人类进化以来,它就一直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简而言之,游戏化借鉴了电子游戏设计者多年以来一直针对玩家所运用的各种激励手段,并在非游戏环境中加以应用。这些技巧包括但不限于:给参与者制订所要达成的目标,授予他们相应的勋章,吸引其参与到各项竞争之中,鼓励他们在团队中通力合作,通过升级提高他们的地位,并且让他们能够获得积分。当然,你或许同样认可另一些词汇也能够描述游戏化,例如:
1704265184
1704265185 ■衡量和激励;
1704265186
1704265187 ■认可和奖励;
1704265188
1704265189 ■忠诚度;
1704265190
1704265191 ■名誉声望;
1704265192
1704265193 ■引导和扩展高价值的行为。
1704265194
1704265195 我想没有谁会反对这些举措,而聪明的企业多年来一直高效地运用着这些手段。但当你纵观这些概念,挖掘其本质,找出其核心的主题时,你会发现游戏化的核心概念就是:即通过数据来激励人们。数据来源就是参与者活动中产生的大数据。
1704265196
1704265197 想要利用人们自身的活动数据来激励他们,其中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数据变得更加直观可视,并从中提炼出结论,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励参与者改变行为。这种观念(也有人称之为趋势)甚至有个术语叫自我量化,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自我追溯实现自我认知。通过获取并分析你的体重、睡眠模式、计算机使用情况、体能消耗、运动表现和其他方面,让你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你的生活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而基于这种认知来激励行为模式作出改变。这在过去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需要收集所有这些信息并且进行分析,在表格中记录每一顿餐饮,并且每天输入体重数据等信息。如今这种情形已不复存在,通过传感器、移动应用程序,科学技术能够自动化或大幅简化数据收集,并将其存储关联到现有的软件系统之中。以下列出了部分自我量化产品的应用例子。
1704265198
1704265199 ■时间救援(Rescue Time)是一款桌面应用程序,配有浏览器插件,能够监控你每天花费在电脑前的时间,并分析出哪些时间有产出而哪些是没有产出的。
[ 上一页 ]  [ :1.7042651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