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275097e+09
1704275097 受害者与参与者
1704275098
1704275099 受害者只关注他无法影响的因素。他将自己视为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人。受害者通过自称无辜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他的解释从来都不包含他本人,因为他与问题的形成毫无关系。他从不承认自己对于现状的形成起过任何作用。一出事,受害者便会推卸责任,他会将矛头指向别人。对他来说,问题永远出在别人的所作所为上。自我安慰的解释能安抚他的情绪,令他在面对失败的现实时,能维持住自己无可指责的错觉。
1704275100
1704275101 例如,身为受害者的信息系统管理员收到顾客投诉时,会下意识地将问题怪罪于程序员。程序员或许确实有错,但他的解释却故意没有谈到他本应该监督程序员工作这一点。身为受害者的客户经理在失去客户时,会立即声称是因为货运部门没有准时送货。这或许也属实,却忽视了他可能没有问货运部门是否能如期送货这一点。
1704275102
1704275103 参与者关注自己可以影响的因素,她将自己视为可以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人,她将自己的自尊建立在尽力而为的基础上。她的解释侧重于她本人,因为她明白她对问题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一出事,参与者会力图了解自己可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她选择掌握自主权的解释,选择令她握有掌控权的解释。
1704275104
1704275105 如果信息系统管理员是参与者,他会认识到他对不良结果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即他的监管失职导致了客户的投诉。如果客户经理是参与者,他会选择侧重于自己对问题形成所起到的作用,即他对承诺未加核实导致送货延迟,进而导致公司损失了这名客户。
1704275106
1704275107 受害者知道如何脱罪。
1704275108
1704275109 “如果你想看起来清白无辜,”他会想,“你就不能让别人以为你是问题的一部分。你必须怪罪于你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
1704275110
1704275111 参与者知道如何获取自主权。
1704275112
1704275113 “如果你想参与问题的解决,”她会想,“你必须将自己视为问题的一部分。除非你能认识到你对不利环境形成所起到的作用,否则你便无法扭转局面。”
1704275114
1704275115 对于参与者来说,世界充满了挑战,而她作为“勇士”拥有面对挑战的自主权——一如本章引语中的唐望名言。参与者不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她明白总有外部因素是她无法控制的,对她来说,这些因素既不是福也不是祸,而仅仅是挑战。
1704275116
1704275117
1704275118
1704275119
1704275120 几年前,我在一次讨论会上介绍受害者–参与者二分法的时候,一名怒气冲冲的黑人站起来,声称我的观点一无是处,他的同胞世世代代遭受虐待,而我只是个典型的一无所知的白人。他的悲伤令我感到触动,他的愤怒令我感到有些害怕。我没有插话,听着他讲。讲完之后,他准备离开。我请他留下,听我的回答。令我大为宽慰的是,他同意了。
1704275121
1704275122 我告诉他,我无意否认确实有人——其中包括黑人——遭受过严重的不公。我解释说,我是犹太人,在反犹军政府的统治下长大,和世界各地的许多少数族裔一样,也曾每天都感到惶恐不已。我没有遭受过身体上的伤害,但我认识的几个人“失踪”了。他们很有可能遭到了军方死刑队的绑架、拷打和杀害。我告诉那名黑人,我认为他完全有理由感到愤慨,向他保证我和他一样,希望纠正和弥补这些不公的现象。
1704275123
1704275124 然后,我讲述了我在阿根廷的那些黑暗岁月里,发现的一个道理。我明白了那些压迫我的人毫不关心我的福利,改善自己境遇的唯一方式,就是负起保护自己的责任,我不再指望那些对我怀有恶意的统治者去做出改变。我决定,既然他们无动于衷,我只能自救。
1704275125
1704275126 我注意到那名黑人在微微点头。我告诉他,或许我有点多疑,但在经历过阿根廷的那些岁月后,我不再相信政府官员——或任何对我怀有敌意的人——会不顾自己,优先考虑我的利益。所以我不遗余力地减少我对他人的依赖。
1704275127
1704275128 “虽然我可能言不达意,”我解释道,“但我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请你认识到,比起那些有意歧视你的人来说,你更适合照顾你自己。”
1704275129
1704275130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在他回到自己座位上的时候,我补充道:“照顾好自己并不妨碍教训虐待者或将他们赶出我们的组织。”
1704275131
1704275132 安德烈·谢弗牧师是荷兰归正宣道会的一名牧师。他爱讲冷笑话,喜欢取笑我们。
1704275133
1704275134 “你知道,”他说,“在这个国家,白人的任务比黑人更艰巨。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白人)必须找到解决之道。但一旦你们黑人出现问题,你们总有借口。你们可以只说一句‘Ingabilungu’[1]。”
1704275135
1704275136 他的意思是,我们永远都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怪在白人头上。他的告诫是,我们必须自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观点我完全同意。
1704275137
1704275138 ——纳尔逊·曼德拉
1704275139
1704275140 没有人是纯粹的受害者或参与者。受害者和参与者只是体现人类两种基本倾向的原型:坦诚和戒备。二者都代表了我们在生活中解释许多事所使用的不同视角。我在一种情况下摆出受害者姿态,并不妨碍我在不同情况下摆出参与者姿态,反之亦然。例如,有人在工作中完全是参与者状态,而回到家则成了彻头彻尾的受害者。
1704275141
1704275142 不论你采取哪种姿态,总有因素是你无法控制的。是关注可控因素,成为参与者;还是关注不可控因素,成为受害者,你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参与者的姿态显然更有效。但许多人却出于强大的理由选择了受害者的行为方式。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成为受害者的“益处”。
1704275143
1704275144 做受害者固然好
1704275145
1704275146 我们摆出受害者的姿态,以推脱自己的罪责。我们希望表现出清白无辜的样子,树立成功的形象——或至少避免因为失败而名誉受损。成为受害者的意图是掩饰自己的无能,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上更能干。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许多人都要依靠别人的认可来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我们耗费大量的精力来树立“无可指责”的公共形象。
[ 上一页 ]  [ :1.7042750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