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75736
在结果层面,巴里和他的团队失败了,他们没有如愿改进质量。在过程层面,情况却不同,他们既感到失望,也感到自豪。团队成员努力解决问题,遵守自己的价值观行事,他们已经尽力而为。这种满足感令他们得以接受(暂时的)失败,而且不感到沮丧。很快,他们开始寻找其他可以解决质量问题的方式,继续追求超越胜负的成功。
1704275737
1704275738
我在讨论会上讲述这则故事时,人们总是问我巴里和他的团队有没有找到解决方案。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追求超越胜负的成功时,本性正直地行事是否能提高你获得一般成功的能力。答案取决于时间跨度:在短期内,不一定;但长期来看,当然会。遵守基本的价值观会约束你的行为,这种约束并不影响不遵守这些价值观的人。因此,无所顾忌的人似乎比有所顾忌的人享有更高的自由度。如果前者可以打破规则“获胜”,而后者却自觉遵守这些规则,那么前者更有可能占据上风。
1704275739
1704275740
在一场阿根廷与英格兰的足球比赛中,大名鼎鼎的迭戈·马拉多纳用手打入了一记违规进球。裁判以为他用的是头,所以将这记进球记入了比分。英格兰人怒不可遏,阿根廷人备感得意。蒙混过关令这粒进球更加美妙。比赛结束后,马拉多纳吹嘘称,这粒进球不是他的手打进的,而是“上帝之手”打进的。我感到很难为情。第二天,我向一名阿根廷朋友讲述了自己的失望之情。
1704275741
1704275742
“你觉得马拉多纳应该怎么做?”他质疑道。
1704275743
1704275744
“告诉裁判,这粒进球无效。”我回答道。
1704275745
1704275746
“但这样会伤害阿根廷!”(我假设他说的是球队,而不是国家,但球迷常常会混淆二者。)
1704275747
1704275748
“没错,这会伤害到球队获胜的机会。但球队的作风不够正直——以及球迷的庆祝——对阿根廷造成的伤害要大得多。”
1704275749
1704275750
根据逻辑判断,选项减少对你无益。然而,人类不是计算机,有时选项增加反而会带来更差的结果。例如,如果你想戒烟,最好身边不要有烟。如果你想驶过塞壬女妖附近的海域,最好将自己绑在桅杆上。同理,如果你想获得可持续的成功,最好避免不道德的策略。从长远来看,在道德的约束下追求卓越所取得的成功要比无所顾忌地追求成功更加实在。
1704275751
1704275752
设想一下,假如马拉多纳是一名总裁,以耍会计花招来拉高公布的利润。再设想一下,他蒙混过关了,提高了公司的市值。假设他从来都没有被抓到,还向管理团队大肆吹嘘。你认为他的团队会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1704275753
1704275754
“傻子才会说实话。要想在这个公司往上爬,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只要不被抓到,你就可以撒谎、作弊、偷窃。”
1704275755
1704275756
在这种腐败的文化中,这家公司能有多大的概率取得长期的成功?
1704275757
1704275758
另外,至高的成功是智者所谓的“美好生活”,这种生活从来都与精神的正直有关,与物质上的成功无关。例如,苏格拉底的主要学说之一,就是保持正直品格的人永远不会遭受真正的长期伤害。世事叵测,任何人都可能会被剥夺财产、含冤入狱,或者因意外或疾病而招致残疾。但这些只是转瞬即逝的偶然事件,很快便会结束。苏格拉底主张,只要你的灵魂不受触动,你便会觉得,你所遭遇的不幸相对而言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真正的个人灾难在于灵魂的腐朽。因此,他提出,遭受不公对一个人所造成的伤害要远小于主动犯下不公的罪行。
1704275759
1704275760
(苏格拉底)是第一位教育人们要为了对自己负责——不是对神、法律或其他任何权威负责——而以正直人格为先(的哲学家)……在他之后,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曾重申过正直为先的精神……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要赔上自己的真我,于他有什么益处呢?”莎士比亚说:“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1]
1704275761
1704275762
成功与正直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成功发生在未来,是假以时日才能实现且取决于不可控因素的过程形成的结果。正直则是即时性、无条件的。我们每次行动,要么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要么不符合。我们选择是否遵守。就正直而言,我们永远都能成为参与者,谁也不能将这种主动权从我们手中夺走。
1704275763
1704275764
棉花糖实验
1704275765
1704275766
自称可以选择正直行事是一码事,实际付诸行动是另一码事。嘴上说说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区别,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律。自律令你得以对自己的精力进行调节和引导,用以追求符合价值观的目标。自律就是面对本能的压力保持清醒、有意识地做出选择的能力。为了长期的目标放弃一时的满足,这种自制力对取得超越胜负的成功至关重要。斯坦福大学对一组4岁儿童所做的实验突出了自律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将每一名儿童都安排在单间内,让他们坐在一张放有一颗棉花糖的桌子旁,然后提出以下条件:“你可以选择现在吃掉这一颗棉花糖,或5分钟后吃两颗。”
1704275767
1704275768
14年后,这些儿童高中毕业后,研究人员对比了立即吃掉一颗棉花糖与选择等5分钟再吃的儿童。立即吃掉糖的儿童更加沉迷于一时的成功,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中,他们常常会失去控制,恼怒不安,争吵打斗,常常经不住诱惑而疏于学业或其他目标。相反,等着吃第二颗糖的儿童在学业能力倾向测验——大学入学考试——中的平均分数要高出210分(满分为1600分)。
1704275769
1704275770
这些儿童——此时已经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差距进一步拉大。事实证明,选择等5分钟吃两颗糖的人更擅长培养亲密的关系,展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在逆境中表现出更强的自制力。只吃一颗糖的儿童多为独来独往的人,不够可靠,推迟满足的能力较差。面对压力较大的情况,他们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耐受力或自制力。
1704275771
1704275772
我确信,所有儿童,无论有没有耐心,都想有好的表现,获得成功与幸福。但矛盾之处在于:看起来能在当下令你获益的东西最终却会令你吃苦。酗酒、信用卡欠债、赌博等众多个人和团队层面的失调行为都体现了这种“棉花糖逻辑”。
1704275773
1704275774
数千年来,人类的生存都有赖于快速的反应。我们的祖先,赢得了繁殖竞争的类人猿,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就是因为它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它们绕开了神经系统中最慢的一部分——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大脑。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负责思考的大脑会出现短路,而本能控制的大脑会占据主动。它促使你追求享乐,远离痛苦。作为个人,你需要自律,因为你的基因设定会令你在面对环境中迫在眉睫的风险或机会时做出本能反应。
1704275775
1704275776
自律对组织也至关重要。在研究“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时,吉姆·柯林斯发现关键的共同点是这些公司都有提出自律思想、采取自律行动的自律人士。自律的公司会对挑战做出有效的回应。它们在策略层面保持着一定的灵活度,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核心使命与价值观。无论在个人还是组织层面,自律都是清醒选择和反应能力的直接结果,是采取符合自己目标与道德的行动方针的能力。
1704275777
1704275778
在遭遇危机或千载难逢的商业机遇时,缺乏自律的组织会采取不清醒的运营手段,受恐惧或贪欲的驱使。看起来有吸引力的东西往往会诱使你自取灭亡。若不偏离正道,你又如何才能接受新的信息(及随之而来的诱惑)呢?荷马在描写奥德赛如何对抗“致命诱惑”时,提出了一个答案。
1704275779
1704275780
奥德赛打算驶过塞壬岛。塞壬女妖因其无法抗拒的歌声而闻名。这种歌声会诱惑船员驶向致命的礁石,船毁人亡。为了躲避劫难,奥德赛用蜡封住了所有船员的耳朵,但由于他本人想听一听塞壬女妖的歌声,他自己的耳朵没有封蜡。他命令手下将他绑在桅杆上,不理会他下达的任何命令,以免将他们引向灭亡。这种束缚令他得以暴露在诱惑之下而不至于迷失自我。
1704275781
1704275782
企业的海洋到处都是塞壬女妖。她们有的唱着:“如果你想做成这笔买卖,别告诉客户你无法如期交货”;“如果你想获得贷款,别告诉银行你有一家海外的分公司,你的债务都记在了这家分公司的账上,而没有计入资产负债表”;“如果你想抬高股价,‘调整’一下账目,将开支变成资产”。有的则唱着:“如果你想升职,不要帮助其他人选,甚至应该陷害他”;“如果有人不支持你的观点,把他看作敌人,不择手段地除掉他”;“如果你想挽回面子,绝不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将责任推脱给别人”。令人惋惜的是,我们每天都会在新闻中看到比比皆是的诈骗、谎言与不道德行为,这说明许多管理者都没能抵制住塞壬歌声的诱惑。
1704275783
1704275784
用蜡封住耳朵并不现实,你需要保持所有的感官通畅,以应对危机四伏、变化万千的形势。要想在塞壬女妖开始歌唱时守住本分,有什么桅杆可以让你将自己绑在上面呢?我发现,唯一一个万无一失的桅杆就是恪守基本的价值观,如尊重、诚实、自由和爱。如果你完全清醒,你就知道这些价值观是获得幸福与安宁、自尊与尊严的关键。在迷人歌声的诱惑下,你会迷失自我。尽管从根本上恪守基本的价值观,在受到诱惑的时刻,在你失去理智的大脑看来似乎不合逻辑,但若不如此,你就会不可救药地沉沦,很可能还会令你的组织同归于尽。
1704275785
[
上一页 ]
[ :1.7042757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