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77097
1704277098
读者:“当然。比如你对责任感的看法,你总是在指责受害者!受到别人的虐待怎么能是他们的责任呢?如果老板吼我,那可不是我的错。”
1704277099
1704277100
弗雷德:“感谢你说得这么具体。我明白你的不同意见,我的看法和你一样。”
1704277101
1704277102
读者:“那为什么你还要写那些有关无条件责任感的废话呢?”
1704277103
1704277104
弗雷德:“我这样写是因为我想提出与你以往认知不同的观点。或许我需要修改一下措辞,因为你从中理解的意思并不是我原本要表达的意思。”
1704277105
1704277106
读者:“那你的观点是什么?”
1704277107
1704277108
弗雷德:“老板吼你的时候,错不在你。老板吼你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做何反应。你可以回嘴,可以逆来顺受,可以询问他生气的原因,或做出其他反应。我的观点是,你不是提前设定好反应方式的机器人,你有能力做出反应,我所谓的面对一系列情形的反应能力是这个意思。”
1704277109
1704277110
读者:“你不是这么说的。”
1704277111
1704277112
弗雷德:“我明白我的措辞没有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你,我感谢你提到这一点。我会重新检查一下书稿,看看我是否能将观点讲得更清晰一些。感谢你的回馈。”
1704277113
1704277114
读者:“不用谢,随时愿意效劳。”
1704277115
1704277116
面对带有敌意的批评者,不用和他们针锋相对,也可以进行交流。有益的支持与询问不仅能防止你心态失衡,还能揭示大量信息。在上文的例子中,我发现我的材料中有一部分对这名批评者来说并不是特别清晰。如果他无法理解这种观点,与我素未谋面的其他人也有可能会遇到理解困难。通过与批评者交流,透过他咄咄逼人的姿态,关注他意在传达的核心信息,我可以写出一本更优秀的著作。
1704277117
1704277118
1704277119
1704277120
1704277121
在本章开头的对话中,如果莎伦使用有益的支持与询问技巧,情况会有何不同?
1704277122
1704277123
第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其内心。莎伦会放弃一定要让帕特里夏终止福利改革的姿态。她会认为这是在施加单边控制。她不会放弃保留现行福利政策的要求,但目的会变成和帕特里夏分享她的担忧,以便她能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决策。她还会询问促使帕特里夏这样做的原因,以便她自己能了解全局。
1704277124
1704277125
假设莎伦虽然反对新的福利计划,但不想因为这个问题辞职。在这种新情况下,莎伦花时间为这次会面设定了有益的语境,所以注意她在左侧一栏中的想法。如我在上文所述,左侧一栏出现的内容是不可能改变的。然而,在进入对话时转变态度、以谦戒骄,这却是有可能的。这种转变调整了我们解读世界的方式,会引起不同的反应,进而导致左侧一栏出现不同的内容。
1704277126
1704277127
表5–2
1704277128
1704277129
1704277130
1704277131
1704277132
1704277133
1704277134
1704277135
1704277136
1704277137
1704277138
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可能会发现双方的分歧并没有那么大,也可能会发现分歧很多,这是许多人隐瞒真心话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想避免冲突,这不足为奇。我们认为冲突是有碍于效率、令关系变得紧张、伤害他人的负面事件,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下一章,我们将利用这些技巧来进行结构化的协商过程。
1704277139
1704277140
如果你不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
1704277141
1704277142
我也不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
1704277143
1704277144
别人创造的模式就有可能盛行于世,
1704277145
1704277146
在归程中追随了错误的神灵,我们就有可能迷失自己的星辰。
[
上一页 ]
[ :1.7042770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