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77309
所有权明确时,意见不一和短缺并一定会导致冲突,甚至可能会促成合作。就我的孩子而言,如果其中一人(诚实地)说:“这块饼干是我的零食,我留着准备等会儿吃的。”另一个人则会接受这种说法,并立即改变语气恳求道:“我能咬一口吗?”
1704277310
1704277311
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歧、短缺和明确的所有权是自由市场的基础。假设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1000股,你有1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所有权纠纷。我们同意进行交易,你给我1000美元,我给你股份。我们两人对于股票的价格意见不一,我认为每股不到1美元,你认为每股超过了1美元。我们两人都承认,在此情况下,资源是短缺的。两人都愿意既得到钱,也得到股份。在本例中,冲突的前两个因素——分歧和短缺——仅仅为我们创造了交易的机会。
1704277312
1704277313
如果三种元素中的任何一种消失,冲突也会消失。我们将利用这一见解,构建一种解决冲突的流程。
1704277314
1704277315
个人冲突
1704277316
1704277317
以我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争吵为例。
1704277318
1704277319
“柠檬是最好吃的冰激凌口味。”丽贝卡提出。
1704277320
1704277321
“不对,巧克力味更好吃。”帕洛玛回答道。
1704277322
1704277323
“你错了,”丽贝卡坚持说,“柠檬味比巧克力味好吃。”
1704277324
1704277325
“不对,你才错了,”帕洛玛反驳道,“巧克力味比柠檬味好吃。”
1704277326
1704277327
所有父母都知道这种无休无止的争吵是有问题的。这些孩子在吵什么?其中并不牵扯物质利益,这只是个人喜好问题而已。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尊重各自的不同意见呢?他们不能,因为他们设置了必须分出输赢的情景。“最”一词造成了短缺的假象,只有一种口味是最好吃的,所以只有一个孩子是对的,这就是我所谓个人冲突的例子。
1704277328
1704277329
不仅小孩会因为个人喜好而争吵,我年轻时在阿根廷多次见过敌对球队的球迷从口头争吵发展到拳脚相加。
1704277330
1704277331
“河床队最强!”
1704277332
1704277333
“不对,博卡青年队更强,河床烂透了!”
1704277334
1704277335
“不许这样说河床!”
1704277336
1704277337
“我想怎么说河床就怎么说!”
1704277338
1704277339
“我跟你拼命!”
1704277340
1704277341
同样,有人烧掉美国国旗的行为也不牵涉任何物质利益,但这并不能阻止有些人攻击烧国旗的人。显然,人们对于没有物质后果的争论非常看重。但究竟有什么利益牵涉其中呢?通常,我们是在捍卫某种令我们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坚定信仰。讨论的终极问题关乎身份认同与自尊:谁对谁错、谁聪明谁愚蠢、谁正义谁邪恶。
1704277342
1704277343
如第四章所述,我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心智模型体验世界的,我们有不同的品味、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等。当然,我们也有着不同的观点。问题在于,我们认为观点不仅仅是我们的世界观,而是认为它们是对世界的准确描述。此外,我们还会对自己的观点产生认同感,并视之为自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固守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视作持有这种想法的自由思考者。对我们的观点提出的质疑变成了个人冒犯,是怀疑我们个人价值的侮辱之词。当然,我们迫不及待地反唇相讥,为自己辩护。
1704277344
1704277345
事情不必如此。如果除了个人喜好,观点不会对任何事造成影响,继续下去的合理方法是承认并尊重每个人持有自己想法的权利,我们需要承认每个人都对其观点享有所有权。解决个人冲突的唯一方式就是“化解”冲突,表明“正义”和“自我价值”并不存在短缺现象。你的高度自尊心无损于我的自尊,反之亦然。每一方都有权持有自己的观点,谁也无权自称掌握了真理。因此,我们可以同意相互之间存在分歧并和平共处。
1704277346
1704277347
只要“哪种冰激凌口味最好吃”的问题变成“我最喜欢哪种口味”,短缺的问题便会消失,每个人都有充足的空间去选择自己的喜好,而不必影响对方或被对方影响。因此,只要有一个人说“比起巧克力味,我更喜欢柠檬味”,而另一个人回答说“比起柠檬味,我更喜欢巧克力味”,冲突便会迎刃而解。
1704277348
1704277349
即便有一方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另一方也可以维护自己有任何喜好的权利,而不必陷入争吵。如果第一方抨击道:“难以置信,你居然这么蠢!你难道不知道柠檬比巧克力好吗?”第二方可以回答:“我明白你更喜欢柠檬,但我口味不同,我更喜欢巧克力,而不是柠檬。”
1704277350
1704277351
遗憾的是,一旦纠纷涉及宗教、道德或政治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相互之间有交往关系且需要采纳同一套价值观的时候,情况处理起来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如果想继续在一起,我们就不能仅仅同意相互之间存在分歧并各行其是。关系恰恰意味着我们不能各行其是,我们需要寻找解决人际冲突的共同立场。
1704277352
1704277353
2001年,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公布称,20% 的初婚夫妇在5年内离婚,33%在10年内离婚,50%在20年内离婚。白头偕老、稳定婚姻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
1704277354
1704277355
二婚的下场更加悲惨。2/3的二婚夫妇最终离婚,而且二婚的寿命比初婚还短。实际上,长期的婚姻关系要比这些直观的离婚数据所显示的情况更加悲惨,因为许多已婚夫妇已经分居,但并没有办理合法的离婚手续。还有“有名无实”的婚姻,在这些“死去”的婚姻关系中,伴侣双方继续生活在一起,但感情已经疏远。有的夫妇公开同意为了孩子、经济原因,或者甚至只是为了面子,继续住在一起,同时却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有的夫妇心照不宣地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但并无公开的协议,而且往往一方有婚外恋。
1704277356
1704277357
——约翰·W.雅各布斯
1704277358
[
上一页 ]
[ :1.7042773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