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278467e+09
1704278467 一旦明白想法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人们的语言模式就会转变。如果巴里更有经验,他不会说:“我感觉受到了居高临下的对待。”而是会想:“我感到愤怒,是因为我将乔治的行为解读成了居高临下。”同样,这样的人不会说:“我觉得你不会支持我。”而是会说:“我很担心,因为我不知道你是否会支持我。”不应说:“我感觉你没有注意听我说话。”而应该说:“我觉得很伤心,因为我认为你对我的想法不感兴趣。”不应说:“我觉得自己被拒绝了。”而应该说:“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的建议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1704278468
1704278469 人们一旦落入混淆的圈套,误以为自己的想法是情感,他们就会封闭自己的理性分析思维。假设一名同事抱怨说:“我觉得被团队冷落了。”你询问道:“你为什么觉得受到了冷落?”而你的同事却回答说:“这就是我的感觉。”除非这名同事能明白“冷落”是一种看法,否则就很难让他解释他为什么持有这种看法并对团队如何改善情况提出建议。
1704278470
1704278471 人们将自己的情感当作观点的佐证时,就会加剧混淆的问题。在本章开头的例子中,巴里可能会说:“我对乔治很生气,所以他对我肯定有居高临下的态度。”或者:“我对我和乔治的关系很无奈、很绝望,所以我们的问题肯定解决不了。”人们根据情绪化推理行事时,难题就无法解决了。
1704278472
1704278473 想象一种家庭纠纷的情景。
1704278474
1704278475 “你亏待了我。”她说。
1704278476
1704278477 “我这次又做了什么?”他问。
1704278478
1704278479 “你让我很难过。”
1704278480
1704278481 “但我没对你怎样啊。”他反驳说。
1704278482
1704278483 “你要是没对我怎样,我就不会难过了。”
1704278484
1704278485 应该如何做。这指的是从义务的角度而不是可能性的角度去思考的倾向。人们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他人、世界和自己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会觉得愤怒和内疚。例如,认为“我应该更成功”或“我不应该在会议上说那种话”的人可能会感到压力和悔恨。矛盾的是,如果反抗这种压抑的自我克制行为,人们有可能变得麻木不仁、缺乏动力。将这些“应该”的想法强加于他人时,人们会令自己陷入幻灭和受挫的境地。例如。巴里认为“乔治应该同意我的想法”和“他不应该不直接和我商量就向别人表达异议”,这令他陷入了长久的愤慨状态。“我更希望乔治同意我的观点”或“我希望乔治先直接和我商量再和别人说”,持有这样的标准或倾向是没有问题的。“希望”开启对话,“应该”却扼杀对话的机会。
1704278486
1704278487 分析情感是否在潜在层面造成了认知扭曲令我们得以证实情感产生的依据,寻找积极的表达方式。将理性反思和压抑区分开来十分重要。所谓分析并不是要证明其不合理或批评责难,而是要思考想法是否正当以及不同对策的相对优势。根据其来龙去脉,每一种情感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内心对话(扪心自问)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外部对话(询问别人)的一部分。
1704278488
1704278489 人就像客栈。
1704278490
1704278491 每天清晨都会迎来一位新的客人。
1704278492
1704278493 欢乐、忧郁、吝啬,
1704278494
1704278495 片刻的觉悟
1704278496
1704278497 就像是不速而至的访客。
1704278498
1704278499 欢迎和招待所有客人!
1704278500
1704278501 即使是悲伤成群而至,
1704278502
1704278503 来扫荡你的客栈,
1704278504
1704278505 将家具劫掠一空,
1704278506
1704278507 也要款待每一位客人。
1704278508
1704278509 他可能是在清空你的空间,
1704278510
1704278511 以便迎来新的快乐。
1704278512
1704278513 阴暗的思想、羞耻、怨恨,
1704278514
1704278515 对他们也要在门口笑脸相迎,
1704278516
[ 上一页 ]  [ :1.7042784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