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28085e+09
1704280850
1704280851 我在写作自己的第一本书时,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花了6个月才写完第一稿。我把稿件交给编辑,编辑再把它交给评论家,几周之后,我收到了他们一致的回复:书里的部分内容很不错,不过很糟糕的东西也不少。稿件就像一堆随机文章的合集,而不像一本书。当我几个月后再读这本书时,我不得不同意这种看法。它缺乏主题、结构和流畅度。
1704280852
1704280853 我重新编写了稿件,并扔掉了一大半原先书写的内容。我有了一系列新的标准:我会想象最近和我共事的两位经理正在读每一个段落,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看后是否会觉得无聊。现在,他俩看上去有些不耐烦,因此我猜他们觉得内容有点儿无趣。如果我觉得他们处于无聊的阅读状态,那么这一段就会被删除。我不再需要这个段落了。我需要用一种更精确、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思想。或者,这一点思想其实根本就不那么重要。
1704280854
1704280855 我为这本书制定了3个简单的规则:第一,我的读者不能觉得它很无聊;第二,书的内容必须顺畅地从一部分进入另一部分,不能让读者的思维跳跃过大;第三,不能有重复冗余的语句。我假装自己就是读者,要求自己不能浪费时间来阅读多余的、额外的、散乱的或是重复的内容。
1704280856
1704280857 我从这次经历中学到的是:注意力是一种稀有商品。要确保自己不会浪费它。花点时间想想,哪些事情是你不需要做的,这样,你就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必要的事情上。
1704280858
1704280859 玛丽·波本狄克和她的丈夫汤姆是波本狄克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也是《领导精简软件开发》(Leading Lean Software Development)一书的合著者。
1704280860
1704280861 [3]Hed在记者界里是“标题”(headline)的俚语,而cut来源于有着600年历史的伐木艺术,从本质上来说,hedcut是一种精简的印刷技术,它和美国货币上面人物肖像的风格有着相似之处。它有一个更为正式的名称,叫作木板术,其工艺如浮雕一般:特定的部分从某一块区域被移除,以构建白色或是未印刷的效果。该区域表面剩下的都是要印刷出来的部分。Hedcut中的点画艺术被称为点画法,在艺术界也被称为点描绘法。
1704280862
1704280863
1704280864
1704280865
1704280866 精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制胜法则 [:1704279278]
1704280867 精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制胜法则 精简法则4 明智的约束更能激发创造力
1704280868
1704280869 艺术中蕴含着限制。一幅画作中最精美的部分是它的画框。
1704280870
1704280871 ——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英国作家)
1704280872
1704280873
1704280874
1704280875
1704280876 精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制胜法则 阿斯特丽德·克莱恩和马克·戴萨姆两人从来没有计划过要发起全球性的创新浪潮。他们只是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让他俩在东京拥有的那间糟糕的小地下室变得超级豪华。他俩都是建筑师,经营着一家位于东京的克莱恩·戴森建筑公司。两人都对一件事情一筹莫展,那就是如何把这个可以作多种用途的地下室租出去。最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俩决定邀请一些建筑业的同行到那里,花上一个晚上的时间分享他们的工作,并闲聊一会儿。
1704280877
1704280878 这次会谈有几个方面值得一提。第一,这是一次正式的会谈,人们需要站起来作演讲。第二,每个演讲者都有6分40秒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作品。马克和阿斯特丽德认为,设置时限有一个简单原因:“建筑师的话都太多了!给他们,或是任何有创意的人一个话筒以及一些照片,他们就能说个没完没了!把一个演示文稿给其他任何人,这样的问题也会出现。”
1704280879
1704280880 另外,会谈还有其他3个限制:如果你想参与进来,你必须展示20张图,每一张图只能展示20秒,在你演讲的时候,这20张图会根据时间限制自动播放。不过,这所谓的时间限制实际上并不是随随便便定下的。马克在2010年一次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采访中说,他和阿斯特丽德“想要找出一个吸引人的方法,让建筑师们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演讲完”。他们采用的是一种比较折中的限制:如果让演讲者准备10页演示文稿,每页播放10秒的话显得太短;而30页演示文稿的话,每页30秒的话又太长;而用每页20秒的速度播放完20页演示文稿则恰到好处,能够让整个演示过程高效而优雅。这样的限制也让两人能在一晚上的时间里就浏览完20份演示文稿。
1704280881
1704280882 第一次晚上的演讲进行得如此顺利,以至于两人决定在下个月再举行一次这样的会谈,并将这个活动称为“闲谈之夜”(Pecha Kucha Night)。“闲谈之夜”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流行的活动,听众数量慢慢增加,直到上百人之多,而参与者也不再仅仅是建筑师。这样的活动吸引了无数有创意的人士,包括设计家、艺术家和学者等。其实,没过多久,地下室本身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1704280883
1704280884 这个活动的消息在东京传开了,经过3年的30次活动后,“闲谈之夜”逐渐扩散到其他的城市。阿斯特丽德和马克注册了“闲谈之夜”的网站(pecha-kucha.org),在上面公布新的举办地和活动内容,而在之后的两年里,“闲谈之夜”开始风靡全球。到了2010年的时候,“闲谈之夜”已经遍布全球230个城市,而且每隔几天又有新的城市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1704280885
1704280886 我曾经参与过好多次“闲谈之夜”,并且还发过两次言。当你身在其中时,你会被现场涌动的创意气息感染。“闲谈之夜”网站上的描述是很精确的:
1704280887
1704280888 “闲谈之夜”是非正式的集会活动,有创意的人们可以在这里聚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工作或是假期经历——任何事情都可以讨论,只要在规定的“20×20”的时间和演示文稿限制里完成就行。大部分的“闲谈之夜”都是在带有吧台的有趣地点举办的。每个人都可以来参加——这就是“闲谈之夜”的迷人之处。它就像是一场大规模的庆典,在全球几百个城市里都举办着类似的活动,并且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创意人群。
1704280889
1704280890 我是在2005年的时候从丰田的同事那里第一次听说“闲谈之夜”这个活动的。那时,他刚从公司的日本总部出差回来。当他给我描述“闲谈之夜”时,我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没法想象这个活动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直到两年后,我在《连线》杂志的网站上读到一篇由丹尼尔·平克撰写并附有他自己“闲谈之夜”视频的文章时,我才开始发觉“闲谈之夜”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潜力。从那以后,我在很多场合都会提到“闲谈之夜”的例子,并将它作为素材,来教授人们如何定位创意想法。
1704280891
1704280892 “闲谈之夜”和著名的TED演讲一样,都对演讲设定了时间上的限制。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是一个成立于1984年的非营利组织,它将技术、娱乐和设计领域的人们汇聚一堂,来分享那些“值得传播开来的想法”。通过参与两次主要的大型会议和上百个小型集会,付费后的观众可以听到世界上最有创意的人们在18分钟或更少的时间里完成的演讲。想要在TED大会上作演讲需要官方的邀请,而且这样的邀请也被视为一种荣誉,不过,TED大会在骨子里有着和“闲谈之夜”一样的精神:两者开始的时候都只是小型集会,促进人们在限定的时间里现场分享自己的想法。
1704280893
1704280894 两者的共性印证了精简的第四条法则:明智的约束条件能够激发创造力。
1704280895
1704280896 无论是一场18分钟的TED演讲,还是一次6分40秒的“闲谈”,其中的约束与限制提供了一个焦点和框架,帮助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连点成线,最终产出创新的思维。此外,TED大会和“闲谈之夜”的演讲模式都建立在一个非传统的框架之上:它们传递的信号告诉了人们它们自身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人们也得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
1704280897
1704280898 TED大会的主持人克里斯·安德森是这样解释18分钟的限制的:“让演讲者们在18分钟内讲完过去需要45分钟讲完的内容,这样的规则会迫使他们去衡量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说的内容。他们想要提炼出的关键点都是哪些?这样的规则起到了过滤的作用,有着一定的纪律性。”就像一个孩子的沙盒一样:孩子们在沙盒中玩耍时迸发的创意要比在家中后院里多得多。
1704280899
[ 上一页 ]  [ :1.704280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