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334875
1704334876
3. 有些业务的营业范围和注册资金多少有关系,达不到必要的注册资金门槛,营业执照就不能写这个营业范围,你签合同和开发票就很麻烦,有些正规的大客户和你签合同的时候要看你营业执照,没有这个营业范围的话,就不能和你签合同了。所以先了解清楚,你的业务需要的注册资金门槛是多少。
1704334877
1704334878
4. 做网站的话,参考自己的网站性质,需要申请不同的牌照,而申请牌照也有注册资金门槛,例如申请ICP(网络内容服务商)证需要注册资金达到100万元,视频牌照需要1000万元,游戏牌照好像更高。
1704334879
1704334880
现在如果正规地做一个互联网社区的话,其实门槛已经很高了。因为凡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网站都必须有BBS前置审批,而BBS前置审批则必须先有ICP证,申请ICP证则必须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00万元。且现在全国只有北京接收BBS前置审批,其他城市,包括上海,都不给BBS前置审批了。所以想做UGC社区的创业者们,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拿出100万元,在北京注册公司,然后再花1万多元找中介去搞定ICP证和BBS前置审批。现在很多社区其实都达不到这个条件,都是灰色经营,随时有被拔线的可能。其实自从2009年网络扫黄以来,草根站长这个行业就绝迹江湖了。
1704334881
1704334882
■ 很多门槛以100万元计算
1704334883
1704334884
林莺同意范凯的观点,100万元确实是一个好数字,很多门槛是以100万元计算的,而且100万元也可以用一段时间,让你不用为不停增资而办理繁琐的登记手续。
1704334885
1704334886
但是得真的有钱……包括创始人个人借的、融资来的等。如果没有怎么办,建议有多少先出多少地做着,然后想办法筹钱,增到100万元、1000万元。最好不要找财务公司垫资,否则财务公司垫完资,再把资金抽走,你就会被认定为抽逃出资,存在被行政处罚的风险,同时,也因不合规而为后续融资造成障碍。
1704334887
1704334888
当然,在资金不足以致无法办理ICP(网络内容服务商)等资质的时候,就得小心一点了,比如低调一些,和服务器托管商关系好一点,以便拔线前能得到警告,再赶紧想办法。
1704334889
1704334890
李剑波说他在注册的时候考虑了以下因素:
1704334891
1704334892
1. 当地园区支持政策对注册资金的要求,这个其实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园区会有一个微妙的环境。
1704334893
1704334894
2. 政府政策优惠对注册资金的要求,其实这个有点虚。
1704334895
1704334896
3. 团队成员能够承担的资金能力。
1704334897
1704334898
4. 团队虚拟股本估值的便于计算性,比如100万元,就100万股。如果50万元,100万股的话,每股0.5元有点奇怪。
1704334899
1704334900
5. 注册资金与实到资金的比例要求。
1704334901
1704334902
6. 你所在的行业的门面考虑,主要是考虑信用方面。
1704334903
1704334904
话说上海华为的注册资金也只有两亿元人民币,而中投公司的注册资金是2000亿美元。
1704334905
1704334906
知乎说
1704334907
1704334908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公司的注册资金就像你买一张电话卡开通服务时预存的话费,你预存的话费越多,优惠也就越多。注册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你后续增资和办理手续的繁琐程度。当然,注册资金的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1704334909
1704334910
1704334911
1704334912
亲历者说
1704334913
1704334914
李天放:课程格子用户超百万规模时团队只有4人,这是如何做到的?
1704334915
1704334916
李天放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找到个好的切入点,快速迭代,再借助一点运气,一个小团队或甚至一个独立开发者做出百万甚至千万用户级别的产品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
1704334917
1704334918
关于我们团队为什么那么小,主要有两个原因。
1704334919
1704334920
第一个是我们深信早期团员必须要找最优秀、最匹配的。不管我们多么需要帮助、多么着急,有多少事情做不过来,也绝对不会降低标准。
1704334921
1704334922
直到几个月前,团队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工程师写代码。他做安卓平台、web(网页)和聊天,我做后台、数据分析和iOS平台。当时跟我们做同类产品的团队都是二三十人以上的团队。假如我需要出去融个资或者谈个合作,团队就几周发不出新版本。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仍然会连续拒绝几十个不合格的面试者。团队也会质疑是不是我要求太高,或者建议能不能招几个应急的人先用,都被我拒绝了。这段时间内,投资人和创始伙伴多次被我弄得快要急死了,其实当时我自己也很着急。不过回头看我还认为自己的坚持是对的。团队的文化是自我复制的。最早进的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以后整个公司就会是什么样的,一旦锁定了之后是无法改变的。
1704334923
1704334924
第二个原因其实是我的一个严重失误。我在硅谷看到过很多神话般的故事,让我以为创业就应像人家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那样,四五个工程师做个好产品,然后滚雪球一样飞速冲到大公司的怀抱中。这些故事让我觉得小团队才是最酷的。直到不久以前我才明白,Instagram的故事是仅仅属于硅谷的。在中国,创业的环境很不一样。一路上有很多绊脚石、强盗,和想搭顺风车的人。四五个nerd(书呆子)走这条路是很危险的。这条路上也有大公司在前面等着你,只不过他们手里拿的往往不是一张支票。
[
上一页 ]
[ :1.7043348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