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342252e+09
1704342252 第三步“得出备选解读方案”要坚持两个基本态度。其一是尽量减少负面解读,比如“我的假设是,绩效评估结果说明我不受待见,但事实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我和评估者的面对面谈话非常积极正面。”这个态度能稳住事态不让负面情绪泛滥。但同时你也可以尝试进行正面解读,关于评估的实验也证明这能进一步提升和振奋情绪。5在绩效评估这个事例中,乐观一点的情形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满意我的工作,但想要向我传达一个信息:无视经验丰富的同事提出的意见不太明智,我应该更加配合别人。他们希望我把这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当你真这么做时,可能会意识到这当中至少有一些方面是对的。
1704342253
1704342254 “重新评估”这个办法了不起的地方在于,采纳对事实的另一种解读实际上能改变人们体验和记住困境的方式——这个过程并不只涉及温情脉脉的话语。情绪复元力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思想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凯文·奥克斯纳(Kevin Ochsner)和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格罗斯(James Gross)证明,把一件不愉快的事与积极的故事联系起来时,人们大脑的生存回路激活程度会降低。6采取不同的视角会改变我们对原本不愉快事件的神经反应,让我们的情绪体验出现实实在在的变化。
1704342255
1704342256 重新评估是巴特克应对奥运会期间那段糟糕日子的一个重要工具。“当时我会做各种负面假设,看什么都黯然无光,但后来我意识到这是大脑慌了神。我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真实情况,不要做过多的推测。因此我学会了只要禁不住焦虑担心,我就问自己,‘我确定知晓的是什么?’以及‘我在假设什么?’”这些问题向巴特克揭示出一个重要的“不会再变”的假设:他那些不幸的决定无法逆转。但他在挑战自己、改变思路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事实上,我们比预想中更快地缩减了业务规模,后来生意也有了起色。”
1704342257
1704342258 巴特克说,通过重新评估这个办法,他体会到了生命中更强韧的一面:“面对事情的起起伏伏,我现在感觉更淡定自若。”这也正是奥克斯纳与格罗斯研究的结果:越多地学习在困境中去重新评估,事情不如意时我们就越容易保持镇静。而这在现代职场是一种很有用的才能。
1704342259
1704342260 放弃沉没成本
1704342261
1704342262 当意识到自己还有余地去逆转决策、缩减业务规模后,巴特克轻松了不少——但他做决定前还有一道心理障碍要克服,那就是和已经花出去的用于扩大产能的钱“吻别”。他明白自己必须继续向前,但投资失利后还是忍不住继续投钱,希望生意能有起色。对巴特克而言,放手并不容易。他说:“缩减业务规模真的是个很艰难的决定,因为我们已经投入了那么多,我自己也投入了那么多。”
1704342263
1704342264 不只巴特克是这样。如果我们已经在某件事情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或资金却看不到改观的前景,当必须要抛开这一切时,所有人都会觉得很难。如果你曾因为“我已经买了电影票”或“我已经看了半小时”而决定继续看一部糟糕的电影,你就会对这点深有体会。哪怕当时就走出电影院,不要再浪费无聊的一小时本可以让你更开心。工作上,可能你有个项目(或关系)运转不顺,你也花了一段时间努力扭转局势。你感觉如果妥当地把事情了结,你的生活会更美好,但却因为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精力而不甘心放弃。人们普遍觉得要放弃时间、精力或资金方面的不利投资难度很大,为此经济学家甚至专门创造了一个术语——沉没成本谬误。想到要失去过往的沉没成本我们总不免挣扎纠结,而其实改变路径能让我们收获更多。7
1704342265
1704342266 那么假设你手头的事情正进展不顺很可能是因为你之前做的某个决定。你会选择继续坚持还是改变方针继续前进呢?分析人士和行为科学家对你该怎么做投资的意见完全一致。简言之,你应该:
1704342267
1704342268
1704342269 想象自己完全从头开始,就当所有过往的事件和成本都已经全部抹去了。
1704342270
1704342271
1704342272 当前情况下进一步投入时间、精力或资金,未来会有什么成本和收益?
1704342273
1704342274
1704342275 自己从当前情况抽身后,未来可能的成本和收益如何?
1704342276
1704342277
1704342278 比较两者,问问自己:我应该留还是走?
1704342279
1704342280 在比较坚守和走开的优劣势时,你可以把与你抽身离开可能相关的声誉或关系方面的成本也纳入其中。但你应该无视过去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只要你还活在一个时间往前走而不是往后退的世界里,那些过往的成本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704342281
1704342282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违反直觉,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如果人们能密切关注继续前进带来的好处,那么我们就能更清晰理智地考虑沉没成本。8我们自然的倾向是放大损失的感觉——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损失厌恶——而忽视放弃带来的好处。对巴特克而言,他很难不去想已经倒霉地花出去的租货车和买蔬菜的钱,更别提对他自尊心的伤害了。但放弃新增产能的确会产生很大收益,能止住公司每天五位数的资金大流血,一下子就能振奋士气和提高生产效率。一想到这点,巴特克觉得逆转自己的决策就变得容易多了。
1704342283
1704342284
1704342285
1704342286 最后,如果你面临的情况是即便削减损失也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收益,这时候可以把错误当成有益的试验,而你收到的回报是更丰富的人生经历。这是你面对未来很明确的优势: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你就已经掌握了如何应对的宝贵知识。
1704342287
1704342288 如果别人搞砸了,你该怎么做
1704342289
1704342290 我们不可避免要依靠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人,不论是在一个庞大组织的某个虚拟团队里辛苦合作,还是在单枪匹马创业时碰到无能的供应商。被别人辜负很不好受。但显然,你现在已经积累了一整套工具来保持镇定,继续前进,应对模棱两可——这些都能在你有求于人但对方又无法及时或按计划履行承诺时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但跟搞砸了事情的人谈话时,你也可以运用前面几章提到的工具,让双方更可能从已经造成的烂摊子当中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1704342291
1704342292 然而,首先允许我再谈谈第三节课提到的建议。通常把事情弄糟的人会觉得尴尬、焦虑、满身是刺,或三者兼而有之。这就意味着他们身陷防守模式,负责推理、自我控制和规划的深思熟虑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你可能认为他们哪怕感觉再难受些也应该,但这并无助于你获得他们理性的配合来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因此,如果你希望他们的思维敏锐些,可以尝试下面介绍的三个方法来把他们拉出防守模式——或至少不把他们往更深处推。
1704342293
1704342294
1704342295 正视他们的感受。 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生气或苦恼,但如果你能表现出理解他们(很可能)并不是有意造成眼前面临的问题,你就更可能不“惹到”他们。
1704342296
1704342297
1704342298 假设“人性本善,处境使然”。 说说他们搞砸事情的行为本身,而不要批评其道德品质。比如你可以说“你交付任务晚了三天,这是第二次了”,而不要说“你总是推迟,你这个人真不行”。(第九章提到的关于提出棘手问题的建议在这方面也有帮助。)
1704342299
1704342300
1704342301 专注于找到解决方案,不要一味责备。 批评是最能触发深度防守反应的方式之一。所以如果你确实需要马上解决一个问题,眼下更好的策略是专注于找到解决办法。(如有必要,更严重的后果可以随后追究。)
[ 上一页 ]  [ :1.7043422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