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348208
差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买方感知价值的持久性,以及无竞争对手模仿。买方的需求或者认知在不断变化,这是一个持久的风险因素,可能降低特定差异化战略的价值。竞争对手也有可能模仿企业的战略或者直接忽略企业已经采取的差异化战略的基础。
1704348209
1704348210
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差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差异化的起因。要实现可持续性,差异化必须建立在移动壁垒的基础上,即竞争对手很难轻易复制。正如本书上文所述,独特性的来源因其可持续性而有所不同,而差异化的成本在不同企业之间也不同,直接影响差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差异化在下列情况下能变得更加长久。
1704348211
1704348212
企业独特性的来源与壁垒有关。专有知识、关联、相互关系和先发优势是更有持久性的独特性来源,比单纯某个活动的政策选择更持久。诸如广告的价值信号活动也更持久,因为它经常涉及壁垒。然而,过分依赖价值信号的差异化更容易受到买方深刻了解产品的影响。
1704348213
1704348214
企业具有差异化的成本优势。具有可持续性成本优势的企业开展产生差异化的活动,能获得更持久的差异化效果。
1704348215
1704348216
差异化有多种来源。复制差异化战略的总体难度部分取决于企业有多少独有的特征。如果差异化有多种来源,该差异化战略就具有更强的持久性。若差异化只取决于某一种因素,如产品设计,那么其持久性就会弱很多。专注于某一项来源的差异化会给竞争对手明显的集中点。多种价值活动的协调作用产生的差异化往往更持久,因为竞争对手想要模仿,就需要实施一系列的变化。
1704348217
1704348218
企业在开展差异化的同时创造了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买方改变自己的供应商时需要支付的固定成本。转换成本使企业即使面临着产品和竞争对手一样的情况下,依然有资格获取溢价。如果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同时创造了转换成本,差异化的可持续性就会增强。转换成本和差异化相似,源于买方应用产品的方式。企业与众不同的活动经常能提高转换成本,因为买方往往要充分利用企业产品的独特性来调节自己的活动。
1704348219
1704348220
史都华的例子展示了对持续差异化来源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的方法(见图4–7)。就史都华开展差异化的来源而言,最持久的当属其菜单和制酱技术、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与主要食品分销商的关系以及基于市场份额龙头地位而获得的广告成本优势。竞争对手想要复制这些差异化要素,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史都华的差异化战略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反,恒适对连裤袜的新包装技术和直销商店模式则是政策选择,并没有专有知识、执行战略的大规模优势以及模仿壁垒的保护。正因为如此,恒适的差异化战略很快就被业界各家企业模仿,无法取得令人艳羡的产品溢价。
1704348221
1704348222
差异化的陷阱
1704348223
1704348224
开展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会碰到几个常见的陷阱,对差异化战略的基本功能或对成本缺乏全面了解,就容易陷入这样的陷阱。
1704348225
1704348226
企业的独特性未必具有价值
1704348227
1704348228
企业在某方面具有独特性,并不代表就能开展差异化。企业具有的独特性除非能降低买方成本或者提升买方可见的价值,否则就不会产生差异化。最有说服力的差异化战略起源于买方可以感知并能量化的价值源泉,也起因于那些虽不能量化但却有明显价值的信号。测试独特性是否有价值,就要看企业能否据此从消息灵通的买方手中得到产品的溢价。
1704348229
1704348230
差异化泛滥
1704348231
1704348232
如果企业并不了解自己影响买方价值链或者对价值看法的机制,就很容易产生差异化的冲动。比如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水平高于买方的需求,企业就有可能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攻击,被质量适中、以低成本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对手赶超。若无法正确分析绩效的临界值或者没能理解买方采购标准的收益递减规律,就有可能开展没有必要的差异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正确理解企业活动与买方价值链的关系。
1704348233
1704348234
溢价幅度过大
1704348235
1704348236
差异化产生的溢价是企业差异化和可持续性的体现。实施差异化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溢价过高而被买方抛弃。除非企业愿意与买方共享创造的价值,按照更合理的价格供应商品,否则很有可能使买方实施后向一体化。正确的产品溢价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差异化程度,还反映了企业的相对成本的总体地位。如果企业不能保持和竞争对手的成本近似,即使保持了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企业的产品溢价也有可能超越一直以来的水平。
1704348237
1704348238
忽略价值信号显示的需要
1704348239
1704348240
企业有时候会忽视显示价值的信号,将自身的差异化战略建立在看似真实的差异化基础上。然而,由于买方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完全理解供应商之间的差别,就出现了价值信号。忽视价值信号标准往往使企业受到价值较低但却清楚地理解买方采购过程的竞争对手的攻击。
1704348241
1704348242
不知道差异化的成本
1704348243
1704348244
差异化的感知价值应超越买方成本,否则差异化不可能带来出色的企业业绩。企业不会为了差异化而将自己执行活动的成本分离出来,往往会想当然认定差异化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它们要么在差异化上投入更多,由产品的溢价覆盖这笔成本,要么就无法理解利用成本驱动要素降低差异化成本的各种措施。
1704348245
1704348246
专注于成本,却忽略了整个价值链
1704348247
1704348248
有些企业只是从实物产品的角度看待差异化,没有从价值链的其他方面挖掘潜力和机会。虽然企业只是生产商品,但整个价值链常能成为差异化多元可持续性的基础。
1704348249
1704348250
无法认识买方细分市场
1704348251
1704348252
买方采购标准及其重要性各不相同,由此创造了买方细分市场。如果企业不能充分意识到买方细分市场的存在,其战略就不能很好地满足买方需求,往往使企业受制于竞争对手集中战略的攻击。买方细分市场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选择集中战略,但企业必须将自身的差异化建立在买方认同的采购标准上。行业细分提出的战略问题将在本书第7章中详述。
1704348253
1704348254
差异化步骤
1704348255
1704348256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确定差异化战略基础和选择差异化战略的必要分析步骤,下面回顾一下本章提出的观点。
1704348257
[
上一页 ]
[ :1.7043482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