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348786e+09
1704348786
1704348787 阻止进入
1704348788
1704348789 竞争对手在延迟进入或者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在多方面推进防御战略的开展(见第14章)。
1704348790
1704348791 增加报复的概率和强度。竞争对手的存在有可能使潜在的新进入者更有可能发生报复行为,并提升报复的严厉程度。竞争对手还可以成为抵御新进入者的第一道防线,主要使用削价等战略来击垮它们。而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企业却难以承受削价战略,因为这会大大减少这类企业的收入。另外,如果市场准入者面临着很多竞争对手,它就会对这个行业望而却步。面对某个实施集中战略、在市场上一统天下的企业,新进入者可能更愿意行动。占据领导地位的企业在服务某些行业时,有着非常复杂的动机。因为在这些细分市场,它们更有可能遭受实施集中战略的新企业的攻击。
1704348792
1704348793 竞争对手本身不会阻碍其他新进入者,但是如果这类竞争者本身实力太差,就会吸引新进入者进入行业,而新进入者也未必会直接攻击市场领导者。
1704348794
1704348795 表明成功进入的难度。竞争对手可以证明在竞争中成功击败企业非常困难,且追随者的利润并不可观。宝洁公司的福爵品牌市场份额增幅有限,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要与通用食品的麦斯威尔咖啡争夺市场,就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后来进入市场的企业会低估市场进入壁垒以及市场领导者的竞争力。
1704348796
1704348797 封锁合理进入的途径。竞争对手可以占据那些行业进入的逻辑要塞,避免后来者插足。在起重机车行业,将小型起重机出售给小规模的买方就是行业进入的逻辑渠道。小型起重机对服务的要求较少,而小型买方面临的变更供应商的转换成本也较低,因为这类买方只买一辆起重机,不会有车队面临的通用性问题。所以,这类产品细分市场的进入壁垒要比其他细分市场的进入壁垒低。在本例中,这个细分行业的利润率不高使得很多美国生产商选择了忽略不计。对美国起重机生产商而言,遗憾的一点是没有可靠的美国竞争对手来阻挡行业进入门槛,因而日本生产商成功地利用该细分市场作为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虽然可能有行业领导者服务于该细分市场,但是如果该细分市场相比核心业务结构吸引力不强,市场领导者就会把这个细分领域转给竞争对手去做,反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详见第7章)。
1704348798
1704348799 竞争对手还可以填补产品空缺,这些市场缝隙有可能对领导企业来说微不足道,或者与企业具有混合动机的领域有关联。市场上存在的竞争对手,可以填补这些产品空缺,这就增加了潜在新进入者入行的难度。因为它们的产品并非首创,而是与竞争对手类似,所以它们并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不能借助产品独特性进行扩张。买方往往追求第二家甚至第三家供应商,这就为竞争对手开辟了入行的道路。由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来填补这些空白,能有效阻止市场新人与企业争夺地盘。
1704348800
1704348801 占领销售渠道。一旦企业拥有竞争对手,分销商或零售商就能代售多个品牌的产品,新进入的企业获取销售渠道就会比较难。如果行业里只有一两家企业,则分销商就会极力吸引新的竞争对手来降低市场领导企业的议价能力或推动自有商品的供应。竞争对手的存在使渠道商早已有了充分的品牌系列或组合,新进入企业就要承担更高的渠道商获取成本。
1704348802
1704348803 如果没有可靠的竞争对手来满足自有品牌市场的需要,市场领导企业最好能够提供自有商品作为抵御手段。话虽如此,但很多市场领导者往往会避免自有品牌业务,原因是这些企业认定自有品牌会降低自身品牌商品的地位,电视机行业里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和齐尼思两个品牌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希尔斯本身无法从美国无线电公司、齐尼思或者其他有资质的美国生产商那里获得高水准的、可靠的自有电视机,它就积极鼓励日本企业进入美国的彩电市场。
1704348804
1704348805 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的素质
1704348806
1704348807 并非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有同样的优点或者缺点。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能够按照上述方式帮助企业的同时,而不对企业构成长期威胁。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能给企业带来危机感,还能和企业实现稳定和赢利的行业平衡,而不让企业与之陷入漫长的拉锯战。糟糕的竞争对手大体上却有与之相反的特征。
1704348808
1704348809 没有哪个竞争对手能满足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具备的所有检验标准。竞争企业往往兼有优秀和低劣的竞争对手的特征。据此,有些管理者认定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些竞争对手要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事实,也没能说明不同的竞争对手对企业的竞争地位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实践角度来看,企业必须理解其竞争对手在整个行业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并据此采取相应的行动。
1704348810
1704348811 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的检验标准
1704348812
1704348813 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有很多特征。由于竞争企业的目标、战略和能力并不是静态的,因而评估竞争对手的好坏标准也要随之改变。
1704348814
1704348815 诚信可靠。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有充分的资源和能力,激励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差异化效果,并与企业共同取信于买方。除非竞争对手具有必要的资源,能够长期作为可靠的竞争企业,且买方认定这样的企业能够替代原有的供应商,否则竞争对手无法作为比较的参照,也无法推进市场的开发。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的诚信可靠对于其阻挡新进入者至关重要。竞争对手必须拥有充分的资源来实施报复,让新进入者感受到威胁。如果买方打算寻找新的供应源,竞争对手就代表了可以取代企业的候选企业。最后,竞争对手必须足够强大,督促企业不能自满。
1704348816
1704348817 对自身弱点有清醒的认识。虽然诚信可靠是重要的标准,但相比企业,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有着明显的弱点。理想状况下,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认为其缺点很难改变,而竞争对手没必要处处示弱,但至少得让竞争对手的弱点被人所知。这样一来人们就会认定竞争对手不可能想在企业感兴趣的行业里较量,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纯粹是痴心妄想。
1704348818
1704348819 理解规则。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能理解并按照行业的竞争规则办事,能够明白并解读市场信号。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能够推动市场开发,并提升现有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单纯地试图实施涉及技术或者竞争中断临时启动的战略,从而赢得竞争地位。
1704348820
1704348821 设想现实。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对行业及企业的相对地位有着比较现实的设想。它不会过高估计行业的增长潜力,也不过分扩大生产规模;当然它也不会忽略投资,不会给新进入者机会。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不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即使要获得市场份额,也不会挑起与企业的竞争,更不会因为低估自己的实力而不敢与新进入者叫板。
1704348822
1704348823 了解成本。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明白付出的成本,并依此定价。它不会傻兮兮地交叉补贴生产线或者低估管理费用。在上述讨论中,呆瓜式竞争对手不可能成为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
1704348824
1704348825 改善产业结构的战略。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能够保护并加强行业结构中的合理因素。例如,其战略可能升级行业的进入壁垒,强调质量和差异化,而不是靠削价或者借助销售方法的本质来降低买方的价格敏感性。
1704348826
1704348827 具有本质上比较局限的战略理念。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的战略观念本身限制在企业不感兴趣的某个细分市场或者行业内,而竞争对手这样做却有充分的战略理由。例如,按照超凡质量实施集中战略的竞争对手如果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能成为一个有利的竞争对手。
1704348828
1704348829 拥有适中的退出壁垒。对于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退出壁垒的存在足以使其遏制后来者插足,但此壁垒又不至于将竞争对手局限在行业内。退出壁垒较高会产生风险,在面对战略困难时,竞争对手不是退出行业而是扰乱行业的秩序。
1704348830
1704348831 可协调的目标。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拥有与企业可以协调的目标。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满足于使企业获得高利润的市场定位,这往往体现了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的一项或者多项特征。
1704348832
1704348833 在产业中拥有适中的战略利益。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不会为取得市场的统领位置或者快速增长而投入过多。这样的企业认定要在行业中长期立足,利润一般就可以,而不是一味主张改善自身和其他对手的关系,以获得更重要的战略地位或者心理优势。糟糕的竞争对手却认定行业地位是公司广泛目标的核心。例如,若认定外国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就抢占自己的战略市场,有这种想法的企业就不可能是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它过分地看重行业地位,反而无法理解游戏的规则。
1704348834
1704348835 具备可比较的投资回报率目标。友好互利型竞争对手试图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但不会过分看重获得的税收收益、雇用家族成员、提供就业机会、赢得外汇(很多政府所有的企业就属于这种情况)、为上游产品提供销售渠道或者其他利润较小的目标。利润目标和谐的竞争者不太可能为了打败对手企业打价格战或鲁莽做大量投资。目标的差异使得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比国有航空公司更适合作为波音公司的竞争对手。
[ 上一页 ]  [ :1.7043487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