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349786
该逻辑函数有两个假设:第一,假如替代已经开展了百分之几,它会一直进行直至完成为止;第二,替代品的替代比率与被替代的余数成比例。后面一个假设导致了S形替代的发生。假如F/(1–F)是标注在半对数坐标轴上的时间函数,逻辑函数的替代曲线将是斜率为K的一条直线,如图8–3所示。
1704349787
1704349788
1704349789
1704349790
1704349791
图8–3 典型的逻辑函数曲线
1704349792
1704349793
假如决定S形替代曲线的逻辑原理在特定的替代过程中起作用,而且部分替代率的假设也成立,那么就可以应用逻辑函数来预测将来发生的替代轨迹。为此,替代历史的数据可以用来决定每年的F/(1–F)值。将F/(1–F)对应时间的关系画在半对数坐标轴上,可得到一条与早期历史重合的直线。按照逻辑曲线的原理,延长这条直线可以得出未来的替代曲线。
1704349794
1704349795
具体过程如图8–4所示。该图显示了啤酒罐行业中铝最初替代钢的情况。早期的替代历程完全符合逻辑曲线。按照历史的轨迹,如果逻辑曲线站得住脚跟,我们可以预计截至1982年,替代程度大约达到91%。这种估计的精度取决于逻辑曲线反映特定行业替代经济学原理的程度。这里有个重要的问题是潜在市场的规模及其上限。在饮料罐的例子中,逻辑曲线的上限非常清楚。当上限不断上升时,逻辑曲线往往有过高估计渗透率的倾向。替代过程后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执行既定功能要求使用替代品的强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1704349796
1704349797
是否按照替代历史轨迹划定的逻辑曲线进行替代,最重要的问题是相对价值/ 价格比推动替代进程的程度如何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逻辑曲线认定替代的动力比较稳定,如果相对价值/价格比下降,替代品的渗透将减缓,但这在逻辑曲线上永远不会出现。相反,如果替代品的相对价值/价格比上升,替代品的渗透率则会从早期的缓缓上升状态迅速转变成快速攀升。图8–5显示了啤酒行业中发生的情况。
1704349798
1704349799
1976年以后,两件钢罐装技术使得铝罐的渗透速度减慢。皇冠集团引进了新型的钢罐制造技术,大大降低了铝罐的相对价值/价格比。但是,1978年,啤酒行业排名第二的米勒啤酒宣布正式开展利用铝罐替代钢罐的测试。在等待测试的结果时,替代的速度进一步放缓。1979年米勒决定转向铝罐。米勒一转向铝罐,铝罐替代钢罐的速度就大大快于1976年的情况,米勒公司证明了替代的可行性。铝罐在1979年快速渗透的另一个理由是铝罐比钢罐更容易回收,且回收周期更短。1982年,铝罐的渗透率达到了98%。而此前根据历史渗透数据和逻辑曲线的预计,1982年铝罐的渗透率应该是91%。
1704349800
1704349801
1704349802
1704349803
1704349804
图8–4 啤酒罐行业铝对钢的早期替代
1704349805
1704349806
注:F/1–F在1.0处,对应50%替代水平。
1704349807
1704349808
在饮料罐这个例子中,逻辑曲线不能取代替代分析。逻辑曲线是我们详细分析替代经济学的起点。不同行业的替代轨迹各不相同,会受到技术变化和竞争实力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使用逻辑曲线,必须确定相对价值/价格比,充分理解并预计转换成本和在特定行业内的替代倾向以及相关因素的变化。鉴于替代品经济学原理因不同的细分领域而不同,必须按照细分领域而不是行业水平勾勒逻辑曲线。比如,啤酒制造商对瓶罐有不同的需要,有关铝罐替代钢罐的笼统的逻辑曲线就不如对啤酒罐本身两类瓶罐的替代逻辑曲线更有针对性。
1704349809
1704349810
1704349811
1704349812
1704349813
图8–5 啤酒瓶罐业铝罐对钢罐的替代
1704349814
1704349815
替代和竞争战略
1704349816
1704349817
替代的经济学原理对试图推动或者抵御替代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抵御替代的防御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与推动替代的进攻战略相反。我将首先介绍推动替代的战略,接着描述抵御替代的战略。
1704349818
1704349819
推动替代的战略
1704349820
1704349821
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相对价值/价格比、降低转换成本或者提升买方的替代倾向等战略措施来触发或者加速替代的过程。当然上述措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可以参考下列几个有关推动替代的做法。
1704349822
1704349823
1. 瞄准早期的转换者。在前文中我强调了行业中的某些买方和买方细分领域因为具备更高的替代相对价值/价格比、更低的转换成本或者更强烈的替代倾向等,更有可能采用替代品。替代品瞄准的细分领域的排序是替代战略最重要的内容。试图寻找替代的企业应该集中精力对付早期的转换者,然后利用自身与买方的交易记录获得更多的支持,触发自我发展的腾飞阶段。早期的转换者可以是那些重新设计产品、更换设备或者急需使用替代品提供价值以及具有冒险精神的采购者。为了赢得这些买方的青睐,企业必须要进行替代尝试。例如,冒纳罗亚公司将一种坚果以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出售给航空公司,获得了试用的机会。
1704349824
1704349825
2. 提升企业在替代品相对价值/价格比影响最大的行业中的供应量。产品以及价值链的改进对替代的影响越大,替代品的相对价值/价格比受到的影响也越大。在深刻理解了相对价值/价格比的基础后,按照先前提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够决定自己的研发活动和营销活动的任务优先级。例如,在彩电行业里,买方从黑白电视转向彩电是因为偏好良好的图像质量,因此替代过程一开始,画质就比功能或者样式对相对价值/价值比的影响更大。同理,在许多行业里,真正的问题不是实际产品的性能,而是买方拿不准替代品。面对这种情况,向买方提供保证就是推动替代的有效工具。
1704349826
1704349827
3. 降低转换成本或者为转换成本提供补贴。假定替代品具有绝佳的相对价值/ 价格比,则降低转换成本的投资在刺激替代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应该把部分技术开发用于降低转换成本的措施上,并且创造多种途径推进信息在买方间的传播,这与利用说明手册或者业务通信进行宣传一样直接有效。
1704349828
1704349829
企业为某些买方的转换成本进行补贴,这样做好处很多。企业不需要对所有买方的转换成本进行补贴,只需要补贴那些采用了替代品后能够触发替代过程进入腾飞阶段的主要买方就可以了。这些买方是舆论引导者,对其他买方来说,这些企业是可靠的价值风向标。补贴转换成本包括免费培训、支付产品重新配置或者测验的费用、提供或者辅助附属设备的设计、辅助生产程序的改良、授予高昂的抵换折让、提供退货保证以及免费登门示范等。
1704349830
1704349831
4. 投资显示价值信号的活动。替代品面临的主要障碍可能是潜在买方缺乏对替代品的认识和了解。企业要确定买方用来评判替代品价值的最重要的显示价值信号标准,并大力投入,尽可能影响这些标准。买方往往会误解替代品的相对价值/价格比,尤其当相对价值/价格比不明显,但具有上文具备的特征时。因此,显示价值信号对于成功的替代过程非常有用。
1704349832
1704349833
5. 使用初步的前向一体化或诱发后向一体化来实现促销作用。铝业成功实施的战略是有选择性地对下游产品进行前向一体化,创建市场对替代品的需要。相关的战略将刺激终端用户进行后向一体化,进入中间行业,借此绕开那些不愿意进行替代的生产商。通过前向一体化,创建终端用户的需要,企业有时候能够逼迫顽固的中间商买方来承担替代的转换成本。前向一体化还可以显示替代品的绩效,成为发展替代品使用程序或者降低转换成本的重要手段。
1704349834
1704349835
初步的前向一体化在终端用户面对全新的替代转换成本时是最有效的,而中间买方则面临着重大的转换成本。金属瓶罐的情况就是这样,饮料制造商转向铝罐更容易,但要承担启用新设备的昂贵的投资成本。
[
上一页 ]
[ :1.7043497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