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392946e+09
1704392946 ⑦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1704392947
1704392948 增加营业外收入,可以有很多手段,如剥离坏账,减免利息,国家税收的优惠或退税,一次性出让某个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某个项目、某个子公司、某个参股公司的股权等等。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上市公司把一个劣质资产高价卖给关联方,获得一笔意外之财,从而大大提升公司的利润。出售、转让和置换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和存货等)是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实施战略重组的重要手段。但在会计上,由于技术的原因,如果这种出售、转让和置换作价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则,它就可能作为报告粉饰手段,让营业外收入成为改变企业利润的最简单、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营业外收入是反映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转移利润的重要科目。而债务重组会给债务企业带来营业外收入。但这种收益是一次性和临时性的,如果企业不以此为契机改善经营管理、盘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即使其能一次性获得债务重组收益,也将仍然陷于财务困难的泥潭。
1704392949
1704392950 (2)明确营业外支出内容。
1704392951
1704392952 明确营业外支出相当于国外的损失或非常损失,是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
1704392953
1704392954 ①固定资产盘亏。
1704392955
1704392956 ②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1704392957
1704392958 ③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1704392959
1704392960 ④债务重组损失。
1704392961
1704392962 ⑤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704392963
1704392964 ⑥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704392965
1704392966 ⑦计提的再建工程减值准备。
1704392967
1704392968 ⑧罚款支出。
1704392969
1704392970 ⑨捐赠支出。
1704392971
1704392972 ⑩非常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
1704392973
1704392974 ⑪赔偿金、违约金。
1704392975
1704392976 ⑫职工子弟学校经费等。
1704392977
1704392978 (3)分析营业外收支是否存在下列漏洞。
1704392979
1704392980 营业外收支可能存在下列漏洞:
1704392981
1704392982 ①转移罚没收入,不作利润处理。企业在经济交往中,收取的赔款、罚金、滞纳金等各种罚没收入均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有的企业为了将罚没收入挪作他用,便虚挂往来账户如“其他应付款”中。
1704392983
1704392984 ②转移营业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不属于经营性收入,不交纳销售税金。而经营收入却应交纳销售税金。有的企业为了少交税金,故意将营业收入转为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
1704392985
1704392986 ③转移正常停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按规定,由于水、风、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及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但有的企业为了控制利润水平,延期交纳所得税,便将正常的停工损失也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某企业年终对机器的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在停工期间所支付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所耗燃料、动力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共计20万元,企业全部作为非正常停工损失,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使其对利润的影响额为20万元,对所得税影响额为6.6万元。
1704392987
1704392988 ④提前报废固定资产,调整当年利润。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均应列作营业外支出。有些企业为了调整当年利润和少交所得税,将部分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处理。
1704392989
1704392990 3.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和获得利润的手法
1704392991
1704392992 (1)了解非经常性损益获得利润的手法。
1704392993
1704392994 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两者性质截然不同。经常性损益具有连续性、重复性,是企业的核心收益;而非经常性损益则具有一次性、偶发性、非重复性。通常,经常性损益应该是构成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不少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喧宾夺主,占净利润的比重相当可观。如果将非经常性损益混同于经常性损益之中,公司的业绩水平必将严重扭曲,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判断也会受到影响,难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理性的投资决策将因之而无从谈起。因此,如何从收益总额中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反映真正体现公司盈利能力的经常性损益日显重要。
1704392995
[ 上一页 ]  [ :1.70439294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