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438518
1704438519
1704438520
1704438521
图8-4 贝叶斯定理的收敛性
1704438522
1704438523
从理论上来讲,科学就应该这样产生作用。达成共识的科学概念难以琢磨,但真理越辩越明,新证据不断出现,科学观点总能汇聚到一起并且向真理逼近,一如股市的曲折反复。科学界在对范例进行改编、使之与新证据相符时,虽然有时也操之过急,但通常总是过于保守。而不变的是,只要踏上了贝叶斯之旅,所有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固有观念都会重新得到审视,并最终走向真理。
1704438524
1704438525
举个例子来说,此时很多科学家正在使用的统计学方法或许正在进行范式转移。我在这里对费希尔统计学方法中出现的瑕疵所作的批评并不新奇,也不过激:多年来,不论是临床心理学、政治科学,还是生态学领域的著名学者,总在发出这样的声讨,但迄今为止统计学方法仍没有任何根本性的改进。
1704438526
1704438527
然而,最近一些德高望重的统计学家认为,“频率主义”统计学方法不再适用于大学课程。另有一些教育学者也在考虑将费希尔定理从学报中移除。事实上,近10年出版的各类刊物都在向人们宣传贝叶斯定理。
1704438528
1704438529
乌尔加利斯也是一样。虽然不是每次作预测都遵循贝叶斯定理,但是他在假设中检验统计数据,从篮球知识中获取认知方法,甚至乐于接受概率性答案,这些完全是贝叶斯定理倡导的做法。
1704438530
1704438531
教科书和传统观念不会说变就变,但贝叶斯定理始终认为,我们定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因为贝叶斯定理预测到贝叶斯理论家终会大获全胜。
1704438532
1704438533
1704438534
1704438535
1704438537
信号与噪声:大数据时代预测的科学与艺术 第九章 国际象棋大战:计算机与人类的智能博弈
1704438538
1704438539
1704438540
1704438541
和很多前辈一样,24岁的埃德加·艾伦·波也为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着迷,这是一台会下国际象棋的新奇机器,拿破仑·波拿巴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是它的手下败将。1770年这台机器在匈牙利问世,那时艾伦·波还未出生,美国也未建立。19世纪30年代,这台机器来到美国海港城市巴尔的摩和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巡回展览,而此前几十年这种机器就已经风靡欧洲了。艾伦·波推断这不过是一个精巧的骗局,齿轮和传送装置暴露了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的秘密——一定有一位象棋高手坐在箱子里,操纵杠杆,移动棋子,每次“将军”时,方巾包裹的头就会向下点一下。
1704438542
1704438543
艾伦·波被视为“侦探小说之父”,他的有些推理作品神秘而离奇。比方说,这次他的怀疑就是有据可依的。艾伦·波怀疑一个人(后来他断定此人便是德国国际象棋大师威廉·斯伦贝谢),在拆卸和组装机器时都有他的身影,但比赛一开始他就不见了踪影(啊哈!原来是威廉·斯伦贝谢在箱子里)。
1704438544
1704438545
然而,在艾伦·波有关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的文章中,真正有预见性的观点,应该是他抓住了这个机械人对我们今天所说的人工智能(这一术语直到120年之后才出现)的深层影响。计算机未来有望能模拟甚至改进人的高级功能,艾伦·波的文章对这一前景表达了非常深刻、非常现代的矛盾心理。
1704438546
1704438547
艾伦·波承认,若真有一台机器能下国际象棋,那将十分引人注目。在他写那篇文章时,人们口中“与众不同”的第一台机械计算机——查尔斯·巴贝奇称为差分机的机器——都还未被构想出来。巴贝奇想过要制造计算机,但终其一生都未能完整地制造出来,而且,这台计算机除了完成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外,最多只能粗略估计一些基本函数的值,比如对数运算。艾伦·波认为巴贝奇的想法已经很吸引人了,但归根结底,这台机器能做的不过是输入可预测的信息,转动齿轮,然后再输出可预见到的结果。这毫无智慧可言,纯粹是机械计算而已。但是,若一台计算机会下国际象棋,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下棋需要智慧。
1704438548
1704438549
1704438550
1704438551
1704438552
图9–1 土耳其机器人
1704438553
1704438554
艾伦·波说道,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台下棋机器,从定义上看,这台机器肯定局局获胜,因为机器是不会犯计算错误的。但是,这个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并非招招完美,艾伦将这一事实当作进一步证伪的证据:这不是一台机器,而是由人控制的器械,充满人性的缺点。
1704438555
1704438556
尽管艾伦·波的逻辑也有缺陷,但时至今日人们仍对机器心存敬畏。在所有表现人类智慧的一流发明中,计算机最震撼人心。比尔·盖茨常被票选为“全美最令人敬佩的人”,而苹果和谷歌则当选“最受欢迎的公司”。我们总是期待计算机既省力又完美,甚至能够克服人类的缺点。
1704438557
1704438558
另外,人们相信电脑程序的计算结果百分之百的准确,甚至是有预见性的。2012年,两个英国青少年被指控行骗,他们向股票投资者推广选股机器人“MARL”,称它能“进行每秒1986832次的数学计算”,同时可以避免“人类的直觉判断”,投资者只要购买了 MARL 推荐的低价股票,每过1个小时投资就能翻倍。最终两个少年成功骗取了100多万美元。
1704438559
1704438560
即使计算机预测没有使人们更容易被骗,大家对它仍心怀敬畏。比如,一些计算机能预测医院病人康复的概率。在新闻报道中,这些计算机常被表述成现实版的人工智能哈儿9000(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计算机)。在电影中,哈儿9000认为自己对宇航员不再有什么用处了,于是便试图遏制他们的活动。
1704438561
1704438562
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迅速提高。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对待计算机及其可能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也许应该抱有更加健康的心态。技术作为节省劳动力的手段,确实可以惠及人类,但我们不该期待机器能代替我们进行思考。
1704438563
1704438564
国际象棋的人机大战
1704438565
1704438566
1912年,西班牙工程师莱昂纳多·托雷斯·克维多制造了另一个版本的土耳其机器人,将其命名为“棋手”。尽管常有人将棋手这个机器人视为第一款国际象棋计算机游戏,但是它的功能非常有限,只能处理剩下3个棋子的残局,决定这3个棋子的走步。“棋手”也没有像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那样的标志性头饰。)
1704438567
[
上一页 ]
[ :1.7044385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