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445751e+09
1704445751
1704445752 当然,作为最大的那个债务人——联邦政府,它拥有最根本的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大多数国债均采用了短期票据进行融资,而且大多数短期票据又都是在一年内到期。利率上调将导致偿债成本大幅提高,最终,赤字本身也会因高利率招致的经济紧缩而加剧。
1704445753
1704445754 联邦政府必须削减开支,这当然是好事,但削减开支也会带来短期阵痛,尤其是对那些曾受益于政府开支的人。实际上,美国很多超级公司都是政府承包商,例如波音和通用电气,还有很多公司是借助补贴或政府采购等形式依赖着政府开支。
1704445755
1704445756 当最大的挥霍者准备减少开支时,消费开支必将大幅缩减。最初,这可能导致某些公司破产,失业率上升。但是,当原来用于支撑政府开支的资源得到解放并用于生产性用途时,其他公司就有可能因此得到扩张,新公司破土而出。但这样的转换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
1704445757
1704445758 “再多印点儿钞票吧!”
1704445759
1704445760 尽管这会带来令人窒息的经济紧缩,但政治家们总有办法再一次掩盖真相,那就是向经济中注入更多的钞票。
1704445761
1704445762 还需要清偿国家债务吗?没问题,只需再多印一点儿钞票,用它偿还。
1704445763
1704445764 还需要为退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等不可持续的权益埋单吗?没问题,只需再多印一点儿钞票,抬高名义工资,进而增加税收收入即可。当然,这些权益的真实价值会一落千丈,但至少可以让政治家们维持社会福利事业欣欣向荣的假象。
1704445765
1704445766 某些人似乎更偏爱这种出路,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转嫁责任,指责产品制造商和服务提供者不负责任地提高价格(尽管价格上涨或许只是企业应对通货膨胀的必要手段,是企业面对货币问题做出的自然反应)。比如,2011年,在石油价格因美联储打造的通货膨胀而应声上涨时,本·伯南克和奥巴马总统异口同声地把油价上涨怪罪于投机商,并成立专门机构调查背后的造孽者。
1704445767
1704445768 但这条路只能通向极度通货膨胀,将使普通美国民众在经济上遭受灾难性的损失。所有依赖固定收入的人都将遭殃,而价格和工资的不可预见性将招致一场远比利率上调的后果更严重的混乱。
1704445769
1704445770 痛苦的治疗手段:长痛不如短痛
1704445771
1704445772 尽管货币供给的紧缩、利率的高企以及政府服务及开支的大幅削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阵痛,但这显然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1704445773
1704445774 在实行高利率和信用紧缩的情况下,贷款将得以减少。于是,人们逐渐开始偿还债务。此外,高利率还有利于刺激储蓄。储蓄最终将转变为投资资本,为企业奠定基础。当然,政府规模的缩减将为市场参与者开辟新的天地,他们必将投资于更有发展潜力的事业,而不是一味讨政治家的欢心。
1704445775
1704445776 其实,这个一再拖延且极端痛苦的治疗手段本应在2001年或2008年诉诸实践,我们本应在2002年或2009年就经历这场崩溃。即将来临的崩溃无疑将更加剧烈,因为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政府的债务持续发酵,金融机构负债和私人负债也持续攀升,美国人所面对的失衡远比那时可怕。
1704445777
1704445778 很多政治家将大声疾呼,游说政府切忌采取痛苦难耐的紧缩和削减支出的对策,而在像我这样的人大喊“美国人需要忍受”的时候,我们注定会被视为残酷无情的野兽,就像我们在2008年反对政府救市时也曾得到同样的评价。
1704445779
1704445780 但痛苦是难免的,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它将以何种形式到来,抑或是减少货币供给,抑或是极度通货膨胀。区别就在于,收紧银根和上调利率都会像服药那样,尽管痛苦,但有益于治病,而极度通货膨胀则只会带来破坏性的痛苦。
1704445781
1704445782 作为一个国家,美国不得不放弃挥霍无度的习惯,接受降低整体生活水平这个难以接受的选择。一方面,借助于更严厉的信贷和更紧缩的货币政策,美国人至少难以继续入不敷出的生活;另一方面,美国也将无法延续超出生产能力的过度消费——只能选择踏踏实实地做事。换句话说,美国人将失去那张永远无须偿还的信用卡。
1704445783
1704445784 但是在短期内,形势将会持续恶化。经济尚需恢复平衡,而这其中必然要涉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就职于太阳能板、银行业、不动产及政府等泡沫行业的人将成为失业者,他们需要重新寻找工作。这种转换显然需要付出代价。
1704445785
1704445786 代价最惨重的损失莫过于美国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发行者曾经拥有的声望和尊严。大多数人不理解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所具有的价值,这样的地位可以使美国人购买任何东西都无须支付一分钱。一旦美国丧失这种地位,搭便车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美元对其他货币呈现大幅贬值,而这就意味着美国人需要以更高的价格购物。
1704445787
1704445788 对很多人来说,经济崩溃与随之而来的震荡却是有益的,尤其是在长期内,这种收益将更加明显。政府只能迫不得已地萎缩,在经济中为真正的企业家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清偿债务那一天,或许美国人就可以面对一个小政府。此外,那些拥有储蓄的人,以及负债较低且拥有土地、黄金或自然资源等硬资产的人,将受益于银根紧缩政策。经济紧缩将肃清不良投资及政府身上的流毒,就像《旧约》中的洪水可以清除世界上的所有邪恶一样,当洪水退却,理性的经济将获得生根发芽的机会。
1704445789
1704445790
1704445791
1704445792
1704445793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1704445170]
1704445794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第二章 政府:万恶之首
1704445795
1704445796 有人说,20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1704445797
1704445798 媒体与政治家们一致认为,“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造成了这场危机,并引发了随之而来的一切苦果。这成为强化法制和监管的理由,或者说,政治家、官僚和中央银行行长应该有更大的权力。于是,有人告诉我们,只有监管才能保障经济安全。但就在一场真正的大崩盘即将到来时,同样还是这些政治家,他们依旧会指责资本主义和缺乏监管。
1704445799
1704445800 事实上,大政府在催生泡沫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也是产生资源错配的主要根源。另外,大多数保守主义者和有限规模政府支持者提出的解释过于简单,他们指责自由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大政府”计划扭曲了抵押贷款市场。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很多泡沫性计划和机构的存在并不是以强化平等或监管为目标,而是被描绘成有利于创造“所有权社会”[2]的“亲增长”政策。而这些“亲商”型泡沫制造机的核心就是美联储。
[ 上一页 ]  [ :1.7044457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