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446783
上市公司会对去监管做出怎样的反应呢?如果你相信了媒体或是政治家,那么公司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守口如瓶。但如果公司让自己财务账簿完全摆脱公众监督视线,会将投资者推入一片漆黑。不同的公司应提供不同类型的披露方式,然后由市场对这些披露制定一种评判标准。监管机构设立上市要求,作为上市的前提条件,公司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1704446784
1704446785
某些投资者或许希望每周都能看到公司最新的财务状况报告。有些人则认为,季度性披露要求只会鼓励公司过分关注短期收益,忽视长期经营的稳健性。这些投资者或许希望降低收入和利润的披露频率,加大管理策略的披露强度。
1704446786
1704446787
独立研究机构及审计公司或许更适合完成对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管任务,因为它们无须获得政府许可,而是完全凭借声誉在市场中寻找立足之地。
1704446788
1704446789
FINRA的情况也不例外。如果我可以选择不接受FINRA的约束,我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个选择。如果政府担心我引诱容易轻信的投资者陷入毫无约束的游戏,我可以按规定做出声明:不接受FINRA监管,投资者责任自负。
1704446790
1704446791
尽管这样的声明可能会吓跑一些潜在客户,但我相信我肯定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毕竟,是FINRA迫使我在次级贷款问题上误导了客户,让我将小投资者拒之门外。
1704446792
1704446793
如果没有FINRA或是SEC盯着我,我的客户难道就不能得到保护吗?那我不妨这样问你:你认为谁更在乎我的客户,是FINRA或者SEC的监管者,还是我呢?如果我欺骗自己的客户,最终谁会遭受损失呢,是FINRA或者SEC的监管者,还是我?
1704446794
1704446795
我没有能力强迫他人委托我帮他们理财。我之所以能吸引到客户,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能力说服他们:我能比我的竞争对手更好地帮他们理财投资。如果没有建立在能力、诚信和公平基础上的声誉,我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1704446796
1704446797
当然,去监管注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投资者必须亲自对公司进行名副其实的尽职调查,但由此带来的利润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也注定多于付出的代价。
1704446798
1704446799
投资者应该学会在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下主动了解市场、了解公司,确保形势尽在自己的掌控中。市场应为小投资者提供更好的选择。但是很多投资者目前还被共同基金或在线折扣交易商拒之门外,因为监管制度的存在,让他们找不到可以帮助自己的投资专业机构。
1704446800
1704446801
在去监管的投资和金融大环境中,必将涌现更多小规模的投资公司,而它们也必将给予客户更多的关注。
1704446802
1704446803
在这样的环境中,经济将摆脱监管造成的无谓损失,而我们都将从中获益。
1704446804
1704446805
在任何行业都存在着一些不择手段、丧失道德的经营者,证券经纪业也不例外。但是,打着维护公平竞争和保护投资者旗号的监管机构,也给市场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副产品,那就是更高的投资成本和更低的服务质量,而这些代价是所有投资者都无法规避的,与这项损失相比,个别投资者因欺诈遭受的损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1704446806
1704446807
而且这些监管似乎并没有让欺诈者和舞弊者远离投资市场。实际上,我更倾向于认为,正是因为监管让投资者彻底放松警惕,才会出现如此多的欺诈和舞弊,如果没有监管,或许情况会好得多。
1704446808
1704446809
此外,在自由市场制度下,客户群体的壮大很快就会使欺诈者无藏身之地。在真正的自由市场中,只有那些诚实守信的公司才能赢得继续发展所需的声誉,并依靠这种声誉继续发展。因此,欺诈将成为个别现象,而且只能是偷偷摸摸、小打小闹的行为,拥有良好声誉的公司将不断壮大,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远离欺诈。
1704446810
1704446811
在现在这种高度监管的环境里,大公司可以凭借监管坐拥天然优势,将新创公司带来的潜在竞争扼杀在摇篮中:因为小公司的资源根本就不足以达到监管机构设置的门槛,以至于干脆被挡在门外。实际上,这种准入门槛正是经纪人离开公司、建立自己的经纪公司与前雇主展开竞争的主要障碍。此外,更多的小公司会因缺乏规模经济效应而破产,因为它们根本就无力承担日渐膨胀的监管成本。在过去几年里,超过1/3的小经纪公司退出了市场。
1704446812
1704446813
这个体系的荒唐之处还在于,每当出现大公司敲诈客户的事件时,FINRA就会不加区分地一网打尽,结果小公司也会跟着遭殃,而与那些直接招致监管政策出台的大公司相比,它们却成为最可怜的受罚者。于是,尽管作为始作俑者的大公司会被罚款,但是因为它们的不法行为将更多的竞争对手驱逐出行业,这些大公司反倒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1704446814
1704446815
总之,监管不仅不能发挥竞争市场的优势、去伪存真、优胜劣汰、让最有创新力和最有效的公司成为市场主导者,反而导致行业不断萎缩,留下少数大而不倒的公司,为市场提供数量有限、质量低劣的服务。
1704446816
1704446817
解决方案之二:侵权法改革
1704446818
1704446819
催生市场泡沫的部分原因在于“群体思维”。而群体思维的首要因素就是在前面提到的政府监管,其次是法律诉讼的威胁。
1704446820
1704446821
通常,投资专业人士为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与他心中的最佳投资方式不一致。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法律诉讼的威胁。
1704446822
1704446823
在2009年和2010年对医疗保险法案进行辩论时,你或许会提到有些人提出“防御性医疗”。这个概念的含义是,医生在给患者治疗时,有时考虑更多的可能是防止患者因治疗无效而对自己提起医疗事故诉讼,因而不会采取最有利于治疗疾病的方法。
1704446824
1704446825
和防御性医疗一样,防御性投资也是客观存在的,当然,被保护的不是客户。人们常说:“没人会因投资IBM而被解雇。”对经纪人和投资顾问而言,自我保护就意味着只提供最安全的投资建议,而不考虑最佳建议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把客户的钱放在大家都投资的地方,即使出现差错,你也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你可以说,“嘿,没人能预料发生这样的事”)。相反,如果你独辟蹊径,选择了一个其他人不太看好的策略,一旦投资失败,你就危险了。
1704446826
1704446827
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你可能会因此被解雇,更糟糕的是,法律诉讼甚至会让你倾家荡产。
1704446828
1704446829
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防御性投资催生了泡沫,并让我们的经济不再稳定。
1704446830
1704446831
当然,我们需要一种健全的侵权制度,保护投资者免受欺诈行为的侵害,但我们并不需要在证券法中设置一系列专门性的侵权法。欺诈投资者与其他欺诈行为不应有什么区分,他应该和哄骗你购买一辆劣质汽车或是在你的房子上弄虚作假的建筑商受到同样的惩罚。
1704446832
[
上一页 ]
[ :1.7044467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