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44821e+09
1704448210
1704448211 最后,如果你的父母都是大学生,那么他们当然希望你能追随他们的足迹,而且他们的母校接收你的可能性更大。
1704448212
1704448213 换句话说,帮助一个孩子考进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的所有因素同样也是以后提高他们收入的因素。大量研究揭示出这样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大学学位与收入之间存在着极强关联性。但这种关联性只能说明高收入者与高学历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并不能说明大学学历一定会带来更高的收入。
1704448214
1704448215 大家都知道,关联性不等于因果性,但摆出这些数据的学者似乎没有这个概念。真正的统计学者可以对这些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及高中考试的成绩进行调整。这样,你就会发现学位带来的优势极其有限。
1704448216
1704448217 的确,2011年,《纽约时报》对上述兰德公司、杨百翰大学及康奈尔大学联合研究中提及的数字进行了分析:
1704448218
1704448219 1999年,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安德鲁·梅隆基金会的经济学家对艾迪及其同事采用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解读:他们对知名大学学生及其他具有“能力明显相近”(以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得分及班级排名表示)但因偶然因素被知名大学拒绝的非知名大学学生进行了比较。在这两个群体中,毕业生的收入并没有显现明显的差异。由此看来,平平淡淡的低成本成才之路或许更可取。
1704448220
1704448221
1704448222
1704448223 在上大学是否值得这个问题上,我想你也会得出相似答案。对于高中各项考试的平均分、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及人口特征类似的高中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不包括更高学历获得者),如果对比一下他们的终生收入(扣除获得学位成本后的净额),我猜想没有大学经历者的收入或许会高于大学毕业生。除了大学本身的成本(加上利息)以外,还有因学习和不能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和工作经验,这使得有能力的辍学者在事业上或许更成功。他们更有可能成为企业家,拥有更强的自信心,而且更敢于逆流而上。
1704448224
1704448225 学历是求职成功的必备条件吗
1704448226
1704448227 如果考虑到各种数据及各类因素的调整,或许还可以说明大学学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但即便是这个事实也不能证明大学确实能带来具有真实价值的知识或技能。我认为,学位的所谓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雇主的一种思维偏差。
1704448228
1704448229 但还是有很多雇主认为,大学教育是有价值的。不管他们对错与否,大学学历依旧是一项硬指标。让人痛心的是,这也成了很多父母送孩子读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教育一无是处,但雇主(尤其是大公司的雇主)还是要求求职者满足这个条件。很多公司高管或负责招聘的管理者年纪都相对较大,他们思维陈旧,始终把大学当作提供真正教育和技能的地方。
1704448230
1704448231 设想一下,当数百万家庭为子女求学而投入巨额财富时,在多大程度上将导致无经济价值呢?
1704448232
1704448233 作为雇主,即便你认为大学教育没有价值,也会指望它发挥一下筛选功能。考入大学并拿到学位确实可以证明一个人善于学习并具备一定的能力,尽管它不代表任何重要技能,但能体现基本素质。
1704448234
1704448235 毋庸置疑,拥有大学文凭对获得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在寻求第二份工作时,第一段工作的阅历远比学历重要得多。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教育背景对人才的筛选功能与非理性的亲学历偏见必然逐渐消除。随着越来越多出自这个日趋僵化的高等教育体制的“人才”成为公司招聘主管和所有者,大公司开始采取更精确的人才筛选机制,小公司则日趋灵活且富有弹性。 
1704448236
1704448237 这同样是一种泡沫。当下,高等学位的大部分价值只是源于一种错误认识:它具有价值。不过这种价值就像2006年的拉斯韦加斯房地产泡沫,幻觉大于现实。随着社会偏见的弱化,高等学位的价值必将回归当前教育体系的真实价值,绝对不会这么高。
1704448238
1704448239 虚度光阴,浪费精力
1704448240
1704448241 今天,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在大学里能学到必要的知识或技能呢?你是否认为当下的高等教育真的无比重要呢?
1704448242
1704448243 美国大学教育留给我们的印象多半是遍布校园的酗酒行为、填鸭式的教育、伏案打瞌睡的学生,还有教师终身制带来的不思进取,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我们不应对学位的价值寄予厚望。
1704448244
1704448245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不应该强求每个人都要获得学位。说得更明白一点儿,并非每个人都是上大学的材料。我们的世界绝非人皆天才的“乌比冈湖”。从智商的定义上说,在18岁的美国人中,肯定有一半人的智商低于平均值。
1704448246
1704448247 拥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智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读大学的材料。虽然说起来不难,但大多数人恐怕还没有在心理上做好上大学的准备。假如你的专注力很差,学习习惯也很糟糕,或者说得更不留情面,你的智商有点儿低,那么大学教育恐怕很难开启你的心智。坦率地说,它只能给你带来几年之久的折磨与烦恼。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大学教育过于简化空洞,以至于它几乎毫无价值。
1704448248
1704448249 这就是在浪费所有人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不是这样自寻烦恼,把时间花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课程上,这些学生或许可以去赚钱,掌握真正的技能。人们之所以要在大学里浪费时间和精力,完全是出于一种误导性观念:所有人都应接受大学教育。事实上,那些花费在补习课或是低素质学生身上的资源原本可以用来深化现有课程,使其更具启发性。当然,这对父母来说纯粹就是在浪费金钱。
1704448250
1704448251 最大的成本还得说是学生自己付出的机会成本。有些18~22岁的孩子根本就不是读大学的材料,他们原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学习营销技巧,到实践中掌握一项技能,或是学习一下理财之道。年轻人很容易接受收入不高的工作,因为他还可以住在家里,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只要掌握了一技之长,收入自然会逐渐增加,此时,他就可以离开父母的“温室”,或是找个室友合租一套公寓,并开始在经济上承担更多的责任。他们迟早会掌握足够的技能,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1704448252
1704448253 不必为读书而储蓄的情况
1704448254
1704448255  任何有责任感的父母都会为孩子读大学而储蓄,这样做正确吗?大学教育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对吗?事实并非一贯如此。某些情况下,大学不仅浪费了孩子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浪费了父母的大量钱财。大学教育或许适合你的孩子,但前提是他会勤奋学习,掌握大量知识,并最终有助于他的职业发展。很多孩子被送进大学完全是因为父母和同学认为他们应该上大学。不一定非要把孩子送进大学,更不要因此导致自己经济拮据。如果你准备为孩子高中之后的道路做储蓄,最好开立一个开放式账户。或许你的儿子想环游世界,而不是读大学,或许你的女儿在实习阶段需要你提供生活费。如果你把这笔钱存放在一个专用于教育的储蓄账户里,一旦它被用于读大学以外的活动,你就要承担一定的损失了。考虑到美国大学教育的恶劣现状,这样做的概率必定很高。
1704448256
1704448257
1704448258
1704448259 年轻人可以到一家制衣店工作,或是到汽车修理厂谋得一份差事。如果他们能在这些领域的老手带领下工作,他们自己也很快会成为熟手。实际上,很多技术型工人的收入非常可观。西装和汽车确实价格昂贵,但有钱人也需要西装和汽车给自己撑门面。
[ 上一页 ]  [ :1.704448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