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501903e+09
1704501903 二、资本存量的扩大是总供应扩张的主要来源
1704501904
1704501905 如果说迄今为止我们可以大体断定2005—2007年期间影响经济的主要冲击是总供应的扩张,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弄清楚,这到底是来自资本存量的增长,还是劳动力供应意愿的上升?需要弄清楚,在多大程度上这可能来自技术进步的加速?
1704501906
1704501907 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进行区分是相对容易的:如果资本存量的有效扩大是主要的原因,那么在劳动力市场将会出现就业扩大与二资加速上升并存的局面;如果劳动力供应意愿上升是主要的,那么将出现就业扩大与工资减速并存的局面。
1704501908
1704501909 中国的总量统计就业数据可能存在很多不足,但如果我们认可其揭示的趋势,而非看重数据所显示的水平和规模的话,容易看到在2005—2007年期间城镇就业人数确实在加速上升(见图3—17),同时登记失业率连续下降(见图3—18)。
1704501910
1704501911
1704501912
1704501913
1704501914 图3—17 城镇就业人数增速
1704501915
1704501916
1704501917
1704501918 资料来源:CEIC,安信证券。
1704501919
1704501920
1704501921
1704501922
1704501923 图3—18 城镇登记失业率
1704501924
1704501925
1704501926
1704501927 资料来源:CEIC,安信证券。
1704501928
1704501929 同期的工资数据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观察,即城镇平均工资增速(见图3—19)和CPI家庭服务与加工维修服务(见图3—20,我们认为它隐含了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趋势)。容易看到,在2005—2007年期间工资收入确实在加速增长。
1704501930
1704501931
1704501932
1704501933
1704501934 图3—19 城镇平均工资增速
1704501935
1704501936
1704501937
1704501938 资料来源:CEIC,安信证券。
1704501939
1704501940
1704501941
1704501942
1704501943 图3—20 CPI家庭服务与加工维修服务
1704501944
1704501945
1704501946
1704501947 资料来源:CEIC,安信证券。
1704501948
1704501949 劳动力供应量与平均工资水平的同时上升表明,劳动力供应意愿的上升,不是2005—2007年总供应扩张的主要原因。
1704501950
1704501951 技术进步方面的情况更复杂一些,部分原因在于它难以内生地解释,甚至无法准确地测量。许多对技术进步的测度实际上把它作为一个残差项,认为它是无法用资本和劳动力来解释的剩余的经济增长,这使得测量结果比较依赖对生产函数和资本存量等因素的某些具体设定。
1704501952
[ 上一页 ]  [ :1.7045019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