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502291
1704502292
在金融市场的均衡过程中,为了匹配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企业除了利用自有资金外,还会考虑增加外部融资,例如通过增加从银行的贷款,增加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的融资,卖掉此前持有的股票、债券、房地产或者海外资产等方式增加资金供应,这会造成金融市场几乎所有变量的调整。
1704502293
1704502294
然而,这样一种冲击因素导致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共同决定的广义均衡,其求解颇为复杂。在本节中,我们首先分析一些简化的情形,这无疑需要一些假定。
1704502295
1704502296
理论分析的简化过程一般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使分析过程尽可能地简单,这通常意味着需要考虑一些理论的极限情形;二是分析过程又不能太过简单和显然。一般来说,相对于分析的目的而言,分析过程必须要保留足够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1704502297
1704502298
二、资产重估理论初始阶段的工作假定
1704502299
1704502300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工作假定是:实体经济的调整具有粘性;相对而言,金融市场的调整和出清要更为迅速。
1704502301
1704502302
这一假定的合理性是明显的:金融市场的价格即时形成,可以随时对外部冲击、信息流动和供求变动作出反应;在实体经济领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价格粘性,在许多非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市场上,价格的调整也涉及许多隐性的成本,从而使得市场的出清比较缓慢。此外,实体经济领域的行为,从消费的变化到投资的实施,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惯性。
1704502303
1704502304
这一假定的意义,在于当我们专注于金融市场的均衡(我们不妨称作“狭义均衡”)时,可以将实体经济的变量看作外生的和给定的,从而使得分析过程变得十分简便。对于实体经济的波动和均衡,以及金融市场调整对实体经济的反向影响等,我们在其他章节进行讨论。
1704502305
1704502306
在狭义均衡的背景下,具体到(4—1)式中,我们可以将ΔPCi、Yi、Ci以及其他隐含的实体经济相关变量,诸如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等视为外生给定。我们关心来自它们的冲击对金融市场均衡的影响。
1704502307
1704502308
我们提出的第二个工作假定是:一国经济的总供应曲线是垂直的。
1704502309
1704502310
第三个工作假定是:一国银行体系的国内信贷供应曲线是垂直的。
1704502311
1704502312
对于一般的理论情形,这两项供应曲线当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意味着面对需求的上升,供应量(以及价格)会跟随上升。垂直的供应曲线意味着,在需求上升的条件下,供应量不作调整,只有价格在作出反应。
1704502313
1704502314
在实际中,例如当原油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极度紧张的时候,需求冲击主要引起价格方面的反应,这是容易观察到的。但一般而言,容易看到这两项假定使得我们集中于分析理论的极限情形,这会使得分析的过程更加简便。
1704502315
1704502316
这些工作假定放松以后的情形,我们放在接下来的章节进行分析。
1704502317
1704502318
三、资产优化配置
1704502319
1704502320
基于前述假定,(4—1)式中的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逐渐地明晰。ΔDCi、Yi−Ci以及ΔPCi属于外生变量;ΔM0i、ΔDi、ΔBi、ΔLi以及ΔNFAi属于内生变量。代表性个体在各类金融资产,也就是各项内生变量之间的配置行为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在平衡风险和收益因素之后进行优化。
1704502321
1704502322
为了求得这一配置过程的优化解(以*标记),我们还需要一些操作层面的假定,比如微观个体的风险偏好函数、各类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性质等。我们一般认为,一种具体类别资产的未来收益越高,或者风险程度越低,那么个体对其配置的数量也会越多。
1704502323
1704502324
依赖于这样的一系列操作假定,我们可以求得优化配置的结果。对操作假定进行一些数学性质的限制以后,可以使得这一结果是唯一的和确定的。
1704502325
1704502326
(4—1)式右边内生变量经过优化,即获得唯一解以后,我们将其表述为(4—8)式:
1704502327
1704502328
1704502329
1704502330
1704502331
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并不关心解的具体数值和解析形式,我们只需要知道存在唯一和确定的解,并且满足(4—8)式的约束就足够了。资产重估理论所关心的是,在面对经济体系中各项冲击时,个体在各类资产市场上配置的资金量调整的方向。这些冲击因素包括投资意愿波动、通货膨胀等实体经济冲击。实体经济冲击包括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海外投资收益的波动等金融体系的冲击,以及个体行为模式和风险偏好层面的冲击等。
1704502332
1704502333
容易看到,前述分析假设个体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具有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动机,以及判断资产未来收益和风险的能力。在现实条件下,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上,这样的假设是否可靠无疑令人怀疑。
1704502334
1704502335
实际上,我们更愿意相信,索罗斯所倡导的反射过程是对人类在金融市场上行为的更准确的描述。在那种情况下,个体认知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其行为会影响观察的结果,而这一结果返回来又会影响个体对世界的认识。
1704502336
1704502337
在一些情况下,个体对世界的错误认识(由于一些其他因素的作用)产生了其所期望的结果,这一结果返回来使得个体进一步确信其以前的认识是正确的,从而形成认识的自我强化过程。这也许对金融市场上泡沫的形成提供了认知和决策的心理过程方面最准确的描述。
1704502338
1704502339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资产重估理论呢?我们认为,资产重估理论倾向于从资金流动和配置的角度看待金融市场,而非从个体的认知和决策的心理过程来处理问题,其恰当性基本地取决于,其提供的预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现实观测相吻合。
1704502340
[
上一页 ]
[ :1.7045022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