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502200
1704502201
三、资金来源约束会计恒等式的证明
1704502202
1704502203
我们接下来对(4—1)式作一个简单的证明,以显示从宏观经济的总量层面看问题,这一表达至少在会计上是正确的和完备的。
1704502204
1704502205
首先,我们将实体部门所有代表性个体的资金来源和运用进行加总。对于实体经济部门总体来说,一个单位的债权必然对应另外一个单位的债务,合并以后,有∑ΔBi≡0;一段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土地的供应、古董的供应不变,并且交易过程中,一个单位的购买对应另外一个单位的出售,有∑ΔLi≡0。这样就得到了实体部门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加总:
1704502206
1704502207
1704502208
由
1704502209
1704502210
∑ΔBi≡0; ∑ΔLi≡0
1704502211
1704502212
1704502213
有
1704502214
1704502215
其次,我们引入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
1704502216
1704502217
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其资金来源是现金的供应以及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资金的运用表现为央行的国内资产,包括对商业银行和实体部门的债权,以及国外净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资金来源包括从央行获得借款以及实体部门的存款,资金的运用表现为对实体部门的贷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及国外净资产。
1704502218
1704502219
我们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合并。在加总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样可以相互抵消。这样,我们就得到整个金融部门的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的加总,表达为式(4—3):
1704502220
1704502221
1704502222
1704502223
1704502224
(4—3)式中,ΔFSNFA(Financial Sector NFA)是金融部门持有的国外净资产的变化。
1704502225
1704502226
将(4—3)式代入(4—2)式,我们可以得到公式(4—4):
1704502227
1704502228
1704502229
由
1704502230
1704502231
1704502232
1704502233
1704502234
1704502235
有
1704502236
1704502237
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收入Y,等于一个国家的消费C、实物资本存量变化ΔPC、实体部门国外净资产ΔNFA以及金融部门国外净资产ΔFSNFA几项之和。
1704502238
1704502239
进一步来看,实物资本存量的变化,比如机器、厂房以及存货增加,实际上对应支出法下的资本形成或者说投资,即
1704502240
1704502241
1704502242
1704502243
1704502244
实体部门国外净资产ΔNFA以及金融部门国外净资产ΔFSNFA之和,实际上就是一国持有的国外净资产的变化。
1704502245
1704502246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国的经常项目盈余CAS,恒等于该国持有的国外净资产的变化,有
1704502247
1704502248
1704502249
[
上一页 ]
[ :1.70450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