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507213e+09
1704507213 (62) Mill(1848),第962页。
1704507214
1704507215 (63) 例如,19世纪50年代伦敦的供水是由“7家独立的公司和机构分别进行的,其中6家原在供水范围内竞争,一直到许多小街上同时有2—3套管道”,这样效率低下才在竞争中集中为一家供水的局面。见West,第579页。
1704507216
1704507217 (64) 维塞尔,1914,转引自West,第578页。
1704507218
1704507219 (65) Demsetz,1968.
1704507220
1704507221 (66) 人们熟知的垄断定价行为,首先是哈伯格给予模式化的(见Harberger,1954)。
1704507222
1704507223 (67) 见West,第579页。
1704507224
1704507225 (68) 同上。
1704507226
1704507227 (69) 电讯产业课题组(1998),第36页。
1704507228
1704507229 (70) 《再论》,第19页。
1704507230
1704507231 (71) 方宏一对中国电信果然有此一比,“电信垄断使中国信息产业处于类似清王朝末期的岌岌可危境地……一旦电信市场对外开放,‘八国联军’蜂拥而至,中国电信只能徒唤奈何”(《再论》,第11页)。
1704507232
1704507233 (72) 电讯产业课题组(1998),第21—22页。
1704507234
1704507235 (73) 1998年7月26日,就在宣布购并TCI后1个月,AT&T又宣布将与BT合资组建一个100亿美元资本的全球电信公司的消息(见Dow Jones & Company, Inc. Tech Center, July, 26, 1998)。
1704507236
1704507237 (74) 像可口可乐和微软,多少都有一点有人称之为“创新性垄断”,但是商业史可以证明,如果没有行政性禁入的特别保护,任何一个“创新垄断者”度不可能在一得之见的基础上“死吃”市场和顾客。
1704507238
1704507239 (75) 见1998年6月27日出版的《经济学家》,文章题为“中国的硅谷”。
1704507240
1704507241 (76) 同上。
1704507242
1704507243 (77) 电讯产业课题组(1998),第22页。
1704507244
1704507245 (78) 关于这些专线网的状况,见杨志坚内容翔实的研究报告(杨志坚,1998)。
1704507246
1704507247
1704507248
1704507249
1704507250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本) [:1704504091]
1704507251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本) 再论数网竞争——对中国电信业1999—2000年改革的评论
1704507252
1704507253 中国电信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原来政企合一、行政性独家垄断的体制框架。怎样评价中国电信业正在形成的市场体制现状及其面临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电信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数网竞争体制,才能适应国内市场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1704507254
1704507255
1704507256
1704507257
1704507258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本) [:1704504092]
1704507259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本) 一、数网的发端:有限和不平衡的竞争
1704507260
1704507261 “数网竞争体制”的含义,是“数个电信基本网络彼此开展市场竞争”。在先前已经发表的评论中,本文作者指出,源于数字化的“三网(语音、图像和数据)聚合”的技术趋势,并没有为独家垄断电信基础网络市场的模式选择提供根据。相反,根据全球电信业和中国自己的经验,“三网聚合”要在“数网竞争体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得以实现(周其仁,1998)。从这样一个基点来看问题,经过开放部分电信增值业务(1993)、组建中国联通(1994)、中国电信(香港)境外上市(1997)、全行业政企分离(1998)、分拆中国电信(1999—2000)、充实中国联通公司(1999—2000)、联通公司境外上市(2000)和组建中国网通(1999—2000),中国电信业开始形成市场竞争的体制。
1704507262
[ 上一页 ]  [ :1.7045072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