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51562e+09
1704515620
1704515621
1704515622 图7.2 经合组织国家1961—2017年人均GDP增长率与1960年生活水平的关系
1704515623
1704515624 注:该图包含1960年后有数据可查的27个经合组织国家。
1704515625
1704515626 资料来源: Penn World Table 9.1版。
1704515627
1704515628
1704515629
1704515630
1704515631 图7.3 非经合组织经济体1961—2017年人均GDP增长率与1960年生活水平的关系
1704515632
1704515633 注:该图包含1960年后有数据可查的84个非经合组织经济体。为阅读方便,没有把所有经济体的名称标出。
1704515634
1704515635 资料来源: Penn World Table 9.1版。
1704515636
1704515637 极值处在分化
1704515638
1704515639 值得注意的是,趋同现象只是在平均的意义上才成立。并非所有国家的生活水平都在向最发达国家趋同,特别是,作为最发达国家的美国的人均GDP同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之间的比率在持续扩大。如果说趋同确有发生,那其实是俱乐部趋同,某些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趋同,而另一些国家落到了后面。具体而言,受普利切特的研究启发(Pritchett, 1997),并利用麦迪森关于人均GDP变化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表7.1,从中看到最发达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比率在1897—2016年间呈爆炸式扩大,从1870年的15.1倍激增至2016年的85.6倍。[3]
1704515640
1704515641 表7.1 人均GDP的分化
1704515642
1704515643
1704515644
1704515645
1704515646 注:最贫困国家在所涉年份有数据可查的各国中选出。
1704515647
1704515648 资料来源: 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2018)。
1704515649
1704515650 最贫困国家与最富裕国家的差距拉大不只源于它们之间的增长率差异。事实上某些国家的生活水平在1961—2017年间甚至有所下滑,也就是人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图7.4)。
1704515651
1704515652 相反,某些国家经历了超过8%的高增长率。增长势头最强劲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两国的GDP增长幅度大大超出西方七国(G7)的总GDP增长(图7.5)。
1704515653
1704515654
1704515655
1704515656
1704515657 图7.4 1961—2017年增长率的分布
1704515658
1704515659 资料来源: Penn World Table 9.1版。
1704515660
1704515661
1704515662
1704515663
1704515664 图7.5 西方七国的GDP与金砖国家的GDP比率
1704515665
1704515666 资料来源: 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2018), 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1704515667
1704515668 全世界收入分配格局的走势如何?
1704515669
[ 上一页 ]  [ :1.704515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