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521519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祖先所用的更贴近大自然的机制——调节集中效应。现代人到商店常常会购买相同的商品,比如说金枪鱼、咖啡或茶、大米、意大利干酪、解百纳葡萄酒、橄榄油,以及其他在我们看来不容易替代的商品。由于现代人所固有的习惯、文化传染的黏性,以及工厂生产的僵化,导致我们过度使用某些特定的商品。这种集中化消费是有害的。比方说,过度消费金枪鱼可能会伤害到其他动物,扰乱生态系统,并导致物种的灭绝。不仅这种危害会呈非线性上升,而且一旦发生资源短缺,会导致价格不成比例地飙升。
1704521520
1704521521
在同一个问题上,我们祖先的做法则不同。珍妮弗·邓恩是一位研究狩猎–采集者的复杂性研究人员,她考察了记录阿留申人,即北美原住民部落的行为的相关证据,在这方面我们的数据充足,时间长达5 000年之久。这些证据显示,他们在狩猎行为上缺乏集中性,总是变换狩猎对象。他们不像现代人那样有顽固而僵化的生活习惯。每当一种资源不足时,他们便会变换资源,就好像在保护生态系统一样。所以,他们懂得凸性效应,或者说,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他们了解凸性效应。
1704521522
1704521523
请注意,全球化促进了集中化趋势的蔓延,就好像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只有狭窄出口的巨大房间,所有人都争相涌向同一个出口,导致伤害加剧。正如当今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读哈利·波特,都登录脸谱网站(Facebook)一样,每个富裕起来的人都会参加相同的活动,购买相同的商品:他们喝解百纳葡萄酒,希望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旅游,梦想在法国南部购置第二套房产;旅游景点变得不堪重负:7月时去威尼斯旅游就能体会到。
1704521524
1704521525
财富的非线性
1704521526
1704521527
我们当然可以将当今全球化带来的脆弱性归咎于复杂性的增强,各国的相互关联和文化传染导致经济变量的波动造成比以前更严重的影响——这是世界向极端斯坦转变的典型现象。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即财富。财富意味着更多,由于非线性效应,更多将带来巨大差异。财富更多会导致我们更容易犯更严重的错误。正如投资上亿美元的项目要比投资500万美元的项目更加不可预测,也更可能超支,日渐富裕的世界也因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和脆弱性饱受困扰。这一切都是增长造成的——在国家层面上需归咎于各国极力追逐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即使在个人层面,财富也意味着更多的麻烦;我们缓解财富带来的并发症可能最终会比追求财富所花费的努力还要多。
1704521528
1704521529
小结
1704521530
1704521531
最后我想这样总结本章的内容:不管在什么领域,从瓷杯子到组织,到政治制度,再到公司的规模,或机场的延误,脆弱性总是隐藏在非线性中。此外,我们的发现可能会被视为我们反对赤字。想想与飞机延误或项目超支完全相反的情况,即可以从不确定性中受益的情况,我们发现的事情呈现出与我们所看到的脆弱的、厌恶随机性的情况截然相反的镜像。
1704521532
1704521533
[34]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是相同的,正如我们在无序家族表中所看到的。因此,要注意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对脆弱事物造成伤害。
1704521534
1704521535
1704521536
1704521537
1704521539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第19章 炼金石与反炼金石
1704521540
1704521541
1704521542
1704521543
他们告诉你何时会破产——黄金有时就是一种特殊的铅。
1704521544
1704521545
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前面章节的想法向你们阐述清楚之后,读者们,现在轮到我放松一下,以技术性的语言来阐述问题了。也就是说,本章将对前面的概念做进一步深化,内容也将更为深奥,已经明白前几章内容的读者可以跳过本章。
1704521546
1704521547
如何识别谁将破产
1704521548
1704521549
让我们来看一种识别脆弱性——反炼金石——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资助的抵押贷款巨擘房利美的故事来说明。这家公司最终轰然倒塌,给美国纳税人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具体数字还在计算中)。
1704521550
1704521551
2003年的一天,《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艾历克斯·贝伦森来到我的办公室,带来了一份有关房利美的秘密风险报告,这是一位内部人士给他的,也是一份直击风险计算方法核心的报告,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房利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风险计算,并向任何需要了解此项情况的人披露信息,无论是公众还是其他人。但是,只有深谙其道的人才能让我们看到该方法的本质,看到风险是如何计算的。
1704521552
1704521553
我们阅读了报告:简单地说,某个经济变量的上升将导致巨大的损失,而其下降(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则带来少量的利润。该变量如果进一步上升将导致更大的额外损失,如果进一步下降带来的利润也将更小。这看起来与图18–2中石头的故事别无二致。危害的加剧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立刻看出了房利美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它的风险显示出严重的凹性效应。就像图18–7中的交通:损失随着一个经济变量的偏离而加剧(我甚至都不需要了解是哪个经济变量偏离了,因为在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变量面前呈现脆弱性,意味着在所有其他参数面前都是脆弱的)。我承认我有点儿情绪化,而不是凭借我的大脑去思考,我甚至在了解我看的数据是什么之前就感觉到一阵痛惜。这是所有脆弱性之源,感谢贝伦森,感谢《纽约时报》刊登了我的关注。之后开始有人抹黑我,但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当时我还将该公司的几个关键人物斥为骗子,但并未引起他们太大的反应。
1704521554
1704521555
最关键的是,非线性更容易受到极端事件的影响——没有人对极端事件感兴趣,因为他们普遍对其有抵触心理。
1704521556
1704521557
我不停地告诉任何听我说话的人,包括偶然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好吧,几乎是每个人都说了),我告诉他们房利美公司正“坐在火药桶上”。当然,爆炸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就像豆腐渣工程造出的桥梁也不是马上就会坍塌的),所以人们始终说我的看法是错误的和毫无根据的(他们的论点大多是该公司的股票还在上涨,或其他更加圆滑的说法)。我还推断其他机构,包括几乎所有的银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审视了类似机构后,我看到这个问题非常普遍,我意识到银行系统的彻底崩溃是必然的。我也非常肯定自己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我重返市场,对“火鸡”们进行报复。这就像《教父》第三部中的一段话:“正当我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时,他们却把我拉了回来。”
1704521558
1704521559
有些事情的发生就像是早就被命运安排好了一样。房利美破产了,一同破产的还有其他一些银行,只是破产所花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了一点,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1704521560
1704521561
在这个故事中,愚蠢的地方在于,我没有看到金融脆弱性和一般脆弱性之间的联系——我也没有使用“脆弱性”一词。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看到太多瓷杯子。但是,多亏了我在阁楼上的写作时光,我对脆弱性与反脆弱性有了衡量标准。
1704521562
1704521563
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以下内容:搞清楚我们的错误计算或错误预测总的说来是否弊大于利,以及伤害加剧会导致什么后果。就像国王和他儿子的故事一样,一个10磅重的石头所造成的伤害是5磅重石头所带来伤害的两倍还多。这种伤害加剧的趋势意味着一块大石头最终将砸死人。同样的,大的市场偏差最终也会毁灭一家或多家公司。
1704521564
1704521565
每一次,当我意识到脆弱性直接源于非线性和凸性效应,以及凸性是可衡量的,我都会兴奋不已。检测伤害是否加剧的技术适用于任何需要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决策的情况,以及风险管理。虽然在医学和技术上这是最有趣的部分,但最急需的却是经济领域。所以,我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使用一种脆弱性的度量,以取代他们现今明知无效但仍在使用的风险度量。大多数风险管理人士都因他们的风险管理模型的糟糕表现(或者说随机表现)而感到失望,但他们不喜欢我以前的立场——不要使用任何模型。他们需要一些替代性的工具。现在,新的风险度量工具出现了。
1704521566
1704521567
因此,这里有一些可以使用的技术,实际上是被我称为脆弱性(和反脆弱性)检测启发法的一种简单启发法,工作原理如下。比方说,你要检测一下一个小镇是否过度优化了。如果你测量到,当车流量增加10万辆时,行车时间会延长10分钟。但是,如果车流量继续增加10万辆,行车时间会延长30分钟,那么这种加剧恶化的行车时间显示,镇上的车太多了,交通非常脆弱,必须减少车流量以缓解加剧恶化的情况(我再次重申,加剧恶化就是剧凹性,或者说负凸性效应)。
1704521568
[
上一页 ]
[ :1.7045215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