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550544
1704550545
79.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1704550546
1704550547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1704550548
1704550549
80.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1704550550
1704550551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704550552
1704550553
81.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
1704550554
1704550555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1704550556
1704550557
8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
1704550558
1704550559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
1704550560
1704550561
83.转移支付乘数(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 multiplier)
1704550562
1704550563
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1704550564
1704550565
84.税收乘数(tax multiplier)
1704550566
1704550567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1704550568
1704550569
85.财政赤字(budget deficit)
1704550570
1704550571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704550572
1704550573
86.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1704550574
1704550575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权力当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高主管机构。中央银行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特别是要保证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个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1704550576
1704550577
87.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1704550578
1704550579
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
1704550580
1704550581
88.法定准备金率(ratio of reserve requirement)
1704550582
1704550583
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由于准备金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1704550584
1704550585
89.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1704550586
1704550587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1704550588
1704550589
90.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s)
1704550590
1704550591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1704550592
1704550593
91.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
上一页 ]
[ :1.7045505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