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579175e+09
1704579175
1704579176
1704579177
1704579178 安妮女王十二年(1713年)第十二号法令规定:助理牧师应有充分的给养和奖励。鉴于某些教区助理牧师给养很不充分,兹特授权各地主教,以签字盖章,发放充足数额的生活津贴,每年不得超过50英镑,也不得低于20英镑。然而现在,待遇优厚的助理牧师年收入也仅40英镑,多数助理牧师年收入还不足20英镑。而伦敦的制鞋工年薪可达40英镑,同城任何行业的勤劳工作者,其年薪几乎都不低于20英镑。法律虽多次试图提高助理牧师的薪酬,并命令各地主教发放生活津贴,但似乎都毫无效果。法律既不能阻止助理牧师因竞争激烈而甘愿接受低于法定薪金的工作,也不能阻止普通劳动者因雇主的竞相雇佣而收入丰厚。
1704579179
1704579180 尽管教会中的下级职员境况窘迫,但高级职员的优厚俸禄和尊严却能保持教会的崇高地位。人们对教会职业的尊敬正可补偿下级职员收入的微薄。在英格兰和所有天主教国家,教会实际带来的好处要比表面大很多。因此,即便收入中等,教会职业的易得性也会吸引大批博识之人前来充任圣职。
1704579181
1704579182 国家不提供常俸的职业,如律师、医生等,如果公费教育也很普遍,职业竞争就会立马激化,从业者的收入就会大大减少,自费教育也就变得很不值。这些职业将完全由慈善机构培养的人来充任。他们人数众多且贫穷,故不得不满足于极低的报酬。原本极受尊崇的法律、医师等职业,其地位也将彻底沦丧。
1704579183
1704579184 而落魄文人阶层的境况正是如此。在欧洲各地,大部分文人都想供职教会,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们通常都是公费教育,且人数众多,因而劳动价格极低。
1704579185
1704579186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人的唯一职业就是公私教师。印刷术发明之后,这一职业仍比执笔卖文的职业更体面,收入更高。优秀教师的付出不比律师和医生少,但报酬却比他们低得多,因为教师行业挤满了公费教育的穷人,而律师和医生只由少数自费教育的富人担任。公私教师工资虽低,但若再加上执笔卖文者的竞争,他们的工资将更低。印刷术发明之前,学者和乞丐几乎是同义语。当时各大学校长似乎常给学生发放乞讨证。
1704579187
1704579188
1704579189
1704579190
1704579191 农业工人
1704579192
1704579193 早在中世纪,欧洲就零零星星地出现了从事农业生产的雇工。15世纪末到18世纪,“圈地运动”从英国开始,扩展到欧洲各国,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变得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售劳动力为生。他们受雇于资本主义农场,当上农业工人,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庞大群体。
1704579194
1704579195 古代没有公费教育,教师的报酬就很高。苏格拉底曾指责教师的自相矛盾:他们对学生作了最堂皇的承诺,承诺教给他们智慧、快乐和公正,却只收4迈纳或5迈纳的微薄报酬。教人智慧的人,自身无疑应是智慧的;但若一个人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卖如此好的货色,那他显然是个傻瓜。对当时的教师工资,苏格拉底的确没有夸张。当时,雅典优秀教师的普通工资绝不低于5迈纳。苏格拉底自己就向每个学生索要10迈纳报酬。据说他在雅典教书时,一次讲座的收入就有1000迈纳。普鲁塔克的酬金通常也是1000迈纳,其他名师也都收入颇丰。乔治阿斯曾向德尔菲神庙捐赠了一座纯金塑像,柏拉图的生活富丽堂皇,乔治阿斯、皮阿斯和普罗特格拉斯的生活都极尽豪奢。亚里士多德在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时,虽然奖赏丰厚,却认为回到雅典再开学园更划算。一二十年后,教师人数增多,竞争加剧,这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工资,也降低了人们对教师的尊崇。即便如此,当时优秀教师的待遇也比现在优厚。雅典市民曾派遣学院派大师卡尼阿德斯和斯多葛学派的大师狄奥根尼隆重出使罗马。尽管雅典当时已经衰落,但地位仍很显赫;而卡尼阿德斯是巴比伦人,雅典又以嫉妒外人担任公职著称,他们居然派遣他出使罗马,足见他们对这位大师的敬仰和爱慕。
1704579196
1704579197 竞争的加剧虽然降低了公职教师的地位,但教师工资的下降对民众显然有利。如果欧洲的学校和学院组织更合理,民众会受益更大。
1704579198
1704579199 第三,欧洲政策限制劳动和资本在不同职业、不同地方自由活动,导致劳动和资本不同用途产生不均等。
1704579200
1704579201 《学徒法》妨碍劳动者的自由活动,甚至劳动者不能在同一地方的不同职业间转移。同业公会的排外特权妨碍劳动者的自由活动,甚至使同一职业的劳动者不能在不同的地方之间转移。
1704579202
1704579203 某种制造业的工人工资很高,而另外一种却只能满足温饱。前者处于前进状态,需要不断增加工人;而后者处于衰退状态,工人过剩。这两种制造业在同城时,会因学徒法令而无法协助;在同城附近时,会因学徒法令和同业公会的排外特权而无法协助。如果没有这些荒谬的规定,劳动者便可很容易地转换职业。
1704579204
1704579205
1704579206
1704579207
1704579208 维多利亚时代
1704579209
1704579210 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到她1901年逝世的63年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巅峰时期,其工业生产能力曾一度超过除其之外的全世界的总和。维多利亚时代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也是一个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这一时期,英国中上层社会人士推崇前所未有的优雅生活,极度追求餐饮品质,盛行下午茶,成就了一个传奇般的黄金时代。
1704579211
1704579212 比如,织素麻和素丝的技术几乎完全相同,但与织素羊毛的技术略有差异,故麻织工或丝织工经过几天的学习便能成为基本合格的毛织工。如果这三种主要制造业中的任何一个正在衰退,那么该制造业的工人便可以转移到其他两种,而其工资既不会涨得太高也不会降得过低。英格兰的麻布制造业因特别法令而开放,但它还没有得到大力推广,故其只能给其他衰退制造业的工人提供有限的就业机会。在学徒法令实施的地方,衰退制造业的工人一般只得请求教区救济。
1704579213
1704579214 妨害劳动者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因素相同。一种行业能够使用的资本量,大半取决于该行业所能使用的劳动量。但是同业公会法规对资本在地域间自由流动的妨碍程度,要小于它对劳动的影响。在自治城市,富商取得经商权要比贫穷技工取得劳作权容易得多。
1704579215
1704579216 欧洲普遍存在同业公会法规妨碍劳动自由流动的现象。据我所知,《济贫法》对劳动自由流动的妨碍是英格兰特有的现象。《济贫法》颁布之后,贫民出了所属教区就既难取得居住权,又难找到工作。同业公会法规只妨碍制造工人和技工劳动的自由流动,而由于《济贫法》使人很难获取居住权,故它妨碍到一般劳动的自由流动。恐怕《济贫法》是英格兰最大的乱政。
1704579217
1704579218 英国贫民一直都是依靠修道院的施舍维生,修道院破毁便不能施舍贫民。后来,政府几度设法救济贫民,但收效甚微。伊丽莎白女王三十四年颁布的第二号法令规定各教区都有救济其辖区贫民的义务,而且每年要任命管理人会同教区委员,通过教区税法征收足够的金钱来救济贫民。根据这一法令,各教区都必须赡养其辖区的贫民。然而,各教区的贫民要如何计算,直到查理二世第十三年和十四年颁布的法令才规定出算法。该法令规定:只要在某教区不间断地住过40天,他就可以取得该教区的户籍。然而,根据教区委员或贫民管理人的陈述,治安推事二人须在这10天内把新居民遣回其原居住教区。除非该贫民租有年租金为10英镑的土地,或者能向治安推事缴纳脱除原属教区户籍的保证金。
1704579219
1704579220
1704579221
1704579222
1704579223 伦敦的穷人
1704579224
[ 上一页 ]  [ :1.7045791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