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591134e+09
1704591134
1704591135 假如我们给自己买了一辆跑车,作为退休/中年危机的礼物,为此,我们贷了款,每个月都得还一笔钱。意料之中,车开起来感觉很棒,这让我们忘了随时可能会因为车祸而丧命,也忘了贫穷生活中所要面临的各种选择。然而,我们发现自己能开车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渐渐地,驾驶也不如最初那般让人激动不已了。每个月的还款提醒着我们,这部车多么昂贵,当初买下它又是多么鲁莽的一个决定,我们越来越没法替它开脱。于是,我们一次性还清了贷款。一下子付掉那么大一笔钱,当然很痛苦,但我们不用再遭受每个月偿还贷款时的痛苦和随之而来的罪恶感了,甚至让我们又找回了开着敞篷车四处兜风的快感。每个月,我们都不用再为还款而感到焦虑,我们开始享受这辆车,即便开的次数仍然不那么多。
1704591136
1704591137 为正在使用的东西付钱这件事,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付款之痛,也削减了使用过程中的幸福感。如果一家餐厅的老板发现,平均每位客人花25美元吃一餐,其实只吃了25口,结果会怎样?那就等于,1美元一口。于是有一天,这位老板决定开展一次5折的优惠活动:每口只需50美分。然后,他又决定给出更多优惠,说道:“你们吃了几口,我就收你们相应多少钱!没吃的,不需要你们埋单。”当食物端上来之后,侍者就站在一边,每当我们吃一口菜,他们就在笔记本上留一个小记号。在我们吃完后,侍者会把账单收走,只收取我们吃过的那部分的费用,每口50美分。这明显是一种非常经济的用餐方式。但会有多少乐趣呢?似乎一点儿都不有趣,不是吗?丹曾经把比萨饼带去课堂给学生吃,每口收取25美分的费用。结果怎样?学生们都尽全力咬出了最大的一口。他们认为,这样做,就能避免付款所带来的痛苦。当然,这样吃起来很难受,喉咙被塞得满满的,面目狰狞,所以,这也不是多占便宜的事,当然更不能算是一种享受。概括地来说,按吃了几口收费并不是好的付款方式,因为它让用餐体验变得极为糟糕。也就是说,如果将它用于减肥,倒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办法,因为进食中的不适感会超越享受感。况且,计算自己吃了几口也比计算摄入多少卡路里简单多了。
1704591138
1704591139 商界有个案例,主角是一家叫AOL(美国在线)的小公司,从它某次将付款和消费分开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让这两者同时进行是一件让人多么痛苦的事。都到21世纪了,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AOL,就搜索一下吧。
1704591140
1704591141 1996年的时候,AOL的总裁鲍勃·皮特曼宣称,要取消之前的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使用服务20小时内(包括20小时)收取费用19.95美元,之后每增加一小时收取2.95美元,另一种是使用服务10小时内(包括10小时)收取费用9.95美元,之后每增加一小时收取2.95美元],并统一改成收取19.95美元,不限时使用。随后,AOL的工作人员花费数小时忙于各项工作的准备,以应对由于价格变化而吸引的乐意使用其服务器的用户。他们分别查看了之前两种服务的数据,看看其中有多少人的上网时长接近10小时和20小时,他们估计,这项新的收费方式会刺激某些用户更频繁地使用互联网。但同时,大多数人还是会继续使用之前的服务,除非他们原本就比较接近时长极限。在计算这些数据的时候,他们坚信,在之前的收费方式下,如果一个客户的上网时长只有7小时,那么,他之后可能还是会保持差不多的上网时长。考虑到这些假设,他们增加了几个百分点的可用服务器。现在,他们无疑已经准备好迎接不限时收费的曙光了,是不是?
1704591142
1704591143 大错特错。实际情况是,一夜之间,人们连接网络时长的总数相对之前,整整翻了一倍。当然,AOL对此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它只得从其他在线供应商那里寻求帮助,那些供应商倒是乐意配合(而且,对于能趁机敲诈AOL一笔,他们还挺高兴的)。皮特曼为自己开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供应商,并没有历史先例可供我们参考。不会想到它们会翻倍……这就像电视台的收视率突然增加了一倍一样。”
1704591144
1704591145 但是,AOL的那些数据狂人真的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吗?如果公司团队查看过付款的相关的内容,考虑到付款之痛,他们就应该意识到,当消费和付款同时进行的时候,当用户在自己的屏幕上方看到一个时钟在计算剩余时长的时候(这正是原有的收费方式采取的办法),他就很难不去思考剩余时间的问题,也会一直想着,如果超时,会被收取多少费用。这样一来,他们上网的乐趣就降低了。所以,当计时器不再显示服务内容剩余时长(10小时或20小时)时,付款之痛也就随之消失了。于是,人们可能会用更长时间使用和享受这项服务,比之前长得多。
1704591146
1704591147 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的付款之痛不一定都是坏事。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支出。能源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在给车加油时,我们看着气泵上的金额不断增加。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花钱后,我们感受到了付款的痛苦,也许就会考虑换一辆更省油的车,或另找人合伙用车。但在家的时候,电度表通常在屋外或者被隐藏了起来。我们很少会去关注它。而且,我们也看不到每天或每周的使用量,电力公司只会按月,甚至更长的周期来出账单。这部分的费用往往会直接从我们的支票账户中扣除。因此,我们不可能知道某个具体时刻自己花了多少钱,也就意识不到自己在支出,感受不到它所带来的痛苦。不过,也许有办法能帮我们解决家用能源的使用和超额使用问题?(剧透:我们会在第三部分更详细地讨论这一问题。)
1704591148
1704591149 未来付款
1704591150
1704591151 啊,未来。为了理解未来付款(在用过某样东西后才为它支付费用)会对付款之痛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对以后的钱看得没有当下的钱重要。如果有100美元,我们是想要现在就拿到,还是一天后、一周后、一个月后甚至一年后再拿到?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现在就拿到这笔钱。未来的钱在价值上会被打折扣。(无数研究显示,我们会以各种不合理的方式轻视未来的钱,而这种行为又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后果。)我们相信在未来付款时所受的痛苦没有现在支付那么严重。而且,这个以后越遥远,对现在的伤害就越小。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会让当下的我们觉得那样东西几乎是免费的。直到巨大的、未知的、乐观的未来到来之前,我们都不需要为此埋单,而且那个时候,说不定我们买彩票中了奖,可能一跃成为一位明星或是太阳能飞行器的发明家。
1704591152
1704591153 信用到期的信用
1704591154
1704591155 信用卡的主要心理力量,是将我们消费的时间和付款的时间区分开,这正是信用卡的邪恶天赋之一。因为它让我们可以将付款时间往后推(我们付款的最终期限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使得我们的财务视野变得不那么清晰,也让我们的机会成本更加模糊,当下的付款之痛因此有所减轻。
1704591156
1704591157 想象这种情况:当我们在餐厅使用信用卡支付费用时,真的觉得那个时候在付钱吗?并非如此。我们只是签下自己的名字;而付款,是在将来某个时间点才会真正发生的事。同样地,当我们稍后看到账单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在付钱吗?也不是。那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已经结清了餐厅的消费。信用卡公司不仅利用时间差产生的错觉来减轻付款之痛,而且它还这么做了两次——一次是让我们觉得以后才要付钱,一次是让我们觉得已经付过钱了。通过这种办法,信用卡让我们更享受生活,也更肆无忌惮地消费。
1704591158
1704591159 信用卡放大了我们的欲望,减轻付款之痛,并因此改变我们对价值的认知与理解。当付款变得更加简单又不是那么明显,当付款和消费之间存在时间差的时候,信用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我们在购物时所感受到的付款之痛。它创造了让我们更愿意花钱的超脱感。正如伊丽莎白·邓恩和麦克·诺顿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超脱感不仅事关我们当下的感受,它还改变了我们对这段支付经历的记忆方式,让“记住自己花了多少钱变得更加困难”。(他们还强调,研究显示,有30%的学生低估了自己的信用卡账单,而工商管理硕士在使用信用卡时,对产品的购买力也会翻倍。)比如,我们去商店买袜子、睡衣和难看的毛衣时,如果使用信用卡付款,那么回到家后,我们对具体消费金额的印象可能就没有直接用现金支付那么清楚。信用卡就像科幻电影里的记忆橡皮擦,但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钱包里。
1704591160
1704591161 研究还显示,人们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不仅更愿意付钱,而且往往乐意买更贵的东西,给更高的小费,很有可能低估甚至忘记自己花出去的钱,更快地做出消费决策。此外,光是展示信用卡的相关工具,像标签或者刷卡机(将信用卡及它的“好处”轻松地灌输进我们的意识之中)就会产生这些受信用卡影响的行为。这可是千真万确的:1986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哪怕只是在桌上有信用卡公司的标识,都能刺激人们的消费行为。
1704591162
1704591163 换句话说,相比其他支付方式,信用卡,甚至只是信用卡的暗示,都会让我们的消费变得更多、更迅速、更肆无忌惮,也更容易遗忘。在某些方面,它就像一剂药,模糊了我们合理处理信息和采取行动的能力。虽然我们不喝酒、不吸毒,也不依赖信用卡(至少现在还没有),但它们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且令人担忧的。
1704591164
1704591165 信用卡也使我们对消费的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与现金支付相反,它诱使我们积极思考消费的好处,而当使用现金支付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想到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想到和现金分开这一令人沮丧的事实。当手持信用卡的时候,我们会想象眼前的甜点尝起来会多么美味,某样东西如果放在壁炉上,会多么和谐。而当使用现金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更倾向于甜点会使我们变胖,以及为什么我们没有壁炉。
1704591166
1704591167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由于不同的付款方式,付款时的难易程度,以及付款会带来的痛苦程度,都让我们对它们的看法产生了巨大分歧。
1704591168
1704591169 为了花钱,她努力工作
1704591170
1704591171 信用卡的力量不仅表现在当下的时间差上(分隔享受和付款之间的时间),而且,它还分散了我们对付款这件事的注意力。越不去注意它,我们遭受的痛苦就越少,也就越不能合理地评估事物的价值。
1704591172
1704591173 轻轻松松地刷卡,比掏出钱包、看看自己还剩多少钱、拿出一些钞票、数一数、再等对方找钱这一系列动作要简单得多。在使用现金时,我们会考虑、注意、接触、抓取、移动、分类并清点正在花的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而如果使用信用卡的话,失落感就不会那么真切,不会那么发自肺腑。
1704591174
1704591175 信用卡将一个月内的所有消费合并成一张简单的账单,这让付款变得更简便、更轻松。信用卡公司就像聚合器,它将我们的所有消费汇集在一起,吃饭的费用、买衣服的费用、娱乐的费用等,形成一个总数。我们已累积到一个金额,因此,再拿这张卡去刷笔别的消费似乎也不是什么让人难以下手的事,因为不管刷不刷,我们欠信用卡公司的总额都没有多大不同。
1704591176
1704591177 正如我们在前文学到的,当一笔钱(比如,用来吃晚餐的200美元)被放进一笔更大的消费金额中(比如,每月5000美元的信用卡账单),那么被放进账单里的这200美元,与它自身被单独审视时相比,就显得没那么多了,也不是那么重要了,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也减少了。因此,当我们使用信用卡支付时,很容易低估一笔200美元的额外开销。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偏见,特别是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比如在获得40万美元贷款的时候,花几千美元来装修地板,或是已经花25000美元买了一辆新车的时候,再花200美元买一部车用CD机就成了一件无须多加思索的事。
1704591178
1704591179 信用卡并不是唯一一种兼具减轻痛苦和混乱价值效应的金融工具。投资顾问也会通过各种收费方式从投资者那里赚钱。举个例子,他们通常会收取(假设是)1%的证券投资组合(“资产管理”,他们喜欢这么称呼它)提成。也就是说,他们会从我们赚的钱中抽取自己应得的那部分。我们永远不会去关注那1%,也不会觉得失落,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因此也就感受不到付款的痛苦。但如果我们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付费给投资顾问的呢?假如,每个月,我们都得付给对方大约800美元,或是每年年底,都得开一张价值1万美元的支票给对方呢(从我们的百万美元投资组合里,万一呢)?这会不会影响我们对他们服务的态度?会不会让我们想要寻求更多帮助、建议或时间?如果我们意识到管理资金的成本,那么我们会不会考虑其他选择呢?
1704591180
1704591181 或者,对于那些没有大额投资组合的读者,你们可以想一下,史密斯夫妇在度假结束那天面对的19页账单中的所有项目,或是自己的手机账单中,不同的服务费和下载费,同网费混在了一起。或者有线套餐,每个月,我们都在手机、网络和电视上订阅了《巴布工程师》,因为“我们蹒跚学步的小家伙能摆弄遥控器吗”?是的,他可以。
1704591182
1704591183 使用受限
[ 上一页 ]  [ :1.70459113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