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621977e+09
1704621977
1704621978 同时,在国内市场上出现了来自外国的压力。在1978年,美国的零售商西尔斯百货公司申请在日本发行无担保债券,日本政府感到很难拒绝其要求,因为如果拒绝则很可能遭到美国的报复,特别是一家日本零售商——伊藤洋华堂刚刚宣布在当年晚些时候将在纽约发行无担保债券。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个可以保全面子的办法,制定了一系列企业发行无担保债券必须达到的标准,这些条件当时只有40家外国公司和2家日本公司——丰田汽车和松下电器可以达到。在1979年3月,西尔斯成为自1933年以来第一家在日本发行无担保债券的公司,很快,松下电器也发行了无担保债券34,原来的抵押规则被突破了!
1704621979
1704621980 尽管达到能够在国内市场发行无担保债券资格的企业越来越多,但还是存在严格限制——例如每月只能有一次发行,发行金额不得超过企业资产净值的2倍——国内的债券市场发展依然不理想。债券委员会继续反对建立债券评级机构,害怕这些机构建立之后将使自己变得多余。而且,他们还阻止了日立这样一家在外国市场上达到AA级评价的公司在国内市场发行无担保债券。
1704621981
1704621982 但是,随着大批企业继续去欧洲市场融资,银行终于醒悟,与其在一个越来越无关大局的国内债券市场上扮演一个捣蛋鬼的角色,不如放弃限制权以换取欧洲债券的承销业务。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终达成了交易,银行同意放松企业发行无担保国内债券的要求,而获得日本公司在国外市场发行债券的主承销商的资格35。
1704621983
1704621984 这样,欧洲市场带来的竞争导致了变化,使得日本公司能够利用日本的国内债券市场。不是各方的政治力量改变了,而是由于利润蒸发,维持现状的要求就少了,金融业的利益集团放弃了对改革的反对。外来市场和机构的竞争有一个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外国竞争者不属于国内卡特尔的组成部分,从而给公众利益创造了一个取胜的机会。
1704621985
1704621986 系统的证据
1704621987
1704621988 以上,我们提供了一些片段的证据来支持金融发展如何起步的理论。下面是一个更系统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国家和时期的金融发展格局。在19世纪下半叶,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出现了金融发展的高潮。在这个时期,由于土地改革引起的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增强了新兴的工业阶级的政治影响力。同时,运输成本降低,市场扩大,产生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和融资需求。政治变革和经济需求的幸运结合产生了金融发展的理想条件,以路易·波拿巴统治下的法国为榜样,各国政府开始积极发展金融业,结果到20世纪早期,欧洲的先进国家在金融业的发展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高于1980年左右的水准。
1704621989
1704621990 我们来比较这些发达国家在1913年和1980年的三个金融发展指标的数据,这些指标是以金融发展规模除以经济发展规模(例如股票市场的市值除以GDP)。
1704621991
1704621992 测量金融发展程度的办法之一是看银行作为资金中介的作用,即第一个指标,储蓄存款相对于GDP的比例。从1913年到1980年,这些比例下降了20个百分点,显示在20世纪早期,银行在分配储蓄方面有更大的作用。
1704621993
1704621994 当然,仅仅凭借这个信息来对金融发展下结论是不够的。随着直接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会失去原来的重要性,这样,在20世纪后期,直接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应该会增强。但是情况不是这样,如果我们用相似的指标考察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市值与GDP的比例),我们发现在1980年这个指标只有1913年的水平的一半。事实上,除了美国和挪威,其他国家在1980年这个指标都低于1913年的水平。
1704621995
1704621996 表1 1913年和1980年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
1704621997
1704621998
1704621999
1704622000
1704622001 资料来源:Rajan and Zingales(2003)这个指标都低于1913年的水平。
1704622002
1704622003 这个指标也不完美。例如,在1980年,挪威的股票市场市值与GDP比值很高,不是因为那里的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有很大的作用,而是因为挪威在北海发现了石油。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油价在1979年翻了几倍,因此挪威的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高涨。在很多情况下,股票市场的市值除了反映股票市场的融资重要性外还可能反映了其他因素。
1704622004
1704622005 然而,我们的第三个指标,通过股票发行获得的融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也反映了与前两个指标相似的情况36。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投资资金中通过股票融资的比例在1913年的水平都高于1980年,平均来说从13%降到2%(即使到1990年也没有达到1913年的水平)。总之,这些不同的指标反映了一致的情况:在多数国家,金融体系在1913年的发展水平要比1980年高得多。
1704622006
1704622007 当然,在这些国家中还有相当大的差别。在1913年,股票市场在英国、比利时和法国的地位远比在美国重要,这些差别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发展水平来解释。例如当时日本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4,而其股票市场却更加发达。如何解释这些差别?如何解释这些差别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又如何解释从1913年到1980年所有这些金融发展指标出现下降?
1704622008
1704622009 一个解释可能是在不同国家和时期,商品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国内金融发展的动机和力量各不相同。我们将对此进行验证。如果我们的推测成立,那么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应该与产品和资本的开放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1704622010
1704622011 20世纪有两个时期,世界的资本流动相对开放。一个是我们已经考察的20世纪初期。当时,许多国家在实行金本位制度,使得黄金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的通用货币。国际的资本流动相对很自由,资本在全球寻找高回报,不管是巴西的银矿还是印度的铁路。我们的分析说明,这个时期的资本流动比较自由,因此在那些大量进行对外贸易的国家里,既得利益集团反对金融发展的政治意愿和力量最弱。这样,如果发展金融产业的需求是一样的,那么在贸易越开放的国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也越高。
1704622012
1704622013 请大家观察图1,这个图反映的是在1913年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规模,以及该国的贸易开放度(乘以其工业化水平)37。该图的结果显示,贸易更开放的国家的确有更发达的股票市场(在给定的工业化水平上,工业化水平反映了发展金融产业的需求)。
1704622014
1704622015
1704622016
1704622017
1704622018 图1 1913年股票市场和开放程度的比较
1704622019
1704622020 请特别关注美国,尽管美国是当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其股票市场却相对落后,因为美国相对来说贸易比较封闭。
1704622021
1704622022 我们可以把反映一个国家金融服务便利程度的其他指标图表化,例如上市公司的数量,或者公开发行的数量,也能够得到相似的结果,那就是在“一战”以前,贸易更开放的国家资本市场也更发达。
1704622023
1704622024 在1930~1980年间,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减少,直到20世纪最后阶段才重新上升,个中原因我们今后再讲解。到20世纪末,已经重新回到世纪初的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指标,例如世界的GDP)。1997年的图形与上面的1913年的图形非常相似,可以说,在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贸易更开放的国家有更发达的金融市场。
1704622025
1704622026 数据的更多分析表明,在贸易开放度与股票市场的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1930~1980年间很弱,或者不存在,而这个时期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很小。因此,对于金融发展的环境来说,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两者都是必要的。
[ 上一页 ]  [ :1.7046219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