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638378e+09
1704638378
1704638379
1704638380
1704638381 公式(8.11)称作勒纳指数(Leaner index)。
1704638382
1704638383 勒纳指数刻画的是垄断利润的边际,又称价格标高程度(markup),它是指垄断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对于垄断价格之比率。而勒纳指数式告诉我们,这是取决于商品的需求弹性的:弹性越大,市场产品之间越有竞争性,价格标高程度越低,垄断利润的边际便越小,即垄断程度就越小;反之,弹性越小,垄断价格标高程度就越高,垄断程度也越高。但这都是弹性大于1为前提。
1704638384
1704638385 例4:需求的弹性独立于价格时的勒纳指数。设需求函数为
1704638386
1704638387      q=kp-ε
1704638388
1704638389 求勒纳指数。
1704638390
1704638391 解:这里ε是需求弹性,k>0是一个常数。那么其弹性为
1704638392
1704638393
1704638394
1704638395
1704638396
1704638397 即弹性恒等于常数ε,与价格变化无关。所以勒纳指数也恒等于与价格变化无关。
1704638398
1704638399 例5:在例4的基础上,讨论规模报酬不变时,垄断企业的垄断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1704638400
1704638401 解:如果垄断者的技术显示其具有不变规模报酬,即边际成本C′等于单位产量成本,那么
1704638402
1704638403
1704638404
1704638405
1704638406
1704638407 如果ε=2,由可以解出p=2C。即垄断价格总是为单位成本的两倍。
1704638408
1704638409 这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见到的。即许多垄断者定价时其实并不计算其边际成本,但他们知道单位产量的成本,便大概地几倍于单位成本制定价格。
1704638410
1704638411
1704638412 如果ε=1呢?即如果弹性恒等于1,那只有C′=0时,才能满足那么,图8.8中的MC线就等于q轴,MC线与MR线相交点必是MR=0的点,这样企业就不是垄断企业。这再次表明,垄断出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弹性大于1。
1704638413
1704638414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1704632845]
1704638415 第三节 价格歧视与两部收费
1704638416
1704638417 通常的价格理论假定市场上的消费者是同质的(homogeneous or identical)。其实,消费者是异性的(heterogeneous)。由于消费者的偏好不同,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同一商品的主观评价(V),即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垄断的厂商有可能实行差别的价格政策,来实现其最大的利润。在中国以往的计划体制下是实行一物一价的,但价格放开后,尤其是外国垄断者的进入,使价格歧视这一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价格歧视会对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福利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垄断者会比教科书中描绘的垄断者富有更大的创造力,他们总会设计出各种机制来获取消费者剩余。
1704638418
1704638419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与种类
1704638420
1704638421 要给出一个关于价格歧视的精确定义是很困难的。通常,价格歧视是指同一物品对同一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同一物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收不同的价格。
1704638422
1704638423 价格歧视的种类有三。三种程度的价格歧视的划分最早是由庇古(Pigou)(1920年,《福利经济学》)做出的。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的价格歧视。它由图8.10表示。
1704638424
1704638425 由于垄断厂商可以对不同的需求量索取不同的价格,因而能够获得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但是,实行这种完全的价格歧视,厂商必须拥有关于需求者的偏好的充分信息,而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1704638426
1704638427
[ 上一页 ]  [ :1.7046383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