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64482e+09
1704644820
1704644821 (5)闭路电视节目。
1704644822
1704644823
1704644824
1704644825
1704644826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1704632892]
1704644827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第十八讲 企业的性质、边界与产权
1704644828
1704644829 正如我们在第十三讲开头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的企业理论有两个基本问题,而这两个基本问题都是在30年代被人提出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会存在企业?这是由科斯于1937年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科斯提出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对传统的新古典理论进行挑战。因为,在主流的新古典理论中,尽管也有所谓“企业理论”,但在该标题下人们所谈论的实质上是市场机制,企业仅仅被当作一只黑箱,被视为是在满足一系列有关的边际条件时,实现利润极大化的一个单位。科斯问,既然市场机制是那样有效,干吗还需存在企业呢?企业与市场机制从组织机构的角度说,究竟有什么区别?
1704644830
1704644831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在现代公司制度中,公司资产的极大部分是实际控制在经理手中的,这些经理在控制资产时事实上只抵押一小部分私人资产,甚至完全没有资产抵押,难道这些抵押很小甚至毫无抵押的经理会按资本投资者的利益而行动吗?这个基本问题是由贝利(Adolf Berle)与米因斯(Gardiner Means)在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前五年提出来的。这是他俩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权》(1932年)一书的主题。
1704644832
1704644833 过了近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才见到经济学家们开始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威廉姆逊(O. Williamson,1975年,1985年),克莱因(B. Klein)—克莱福特(R. Crawford)—阿尔钦(A. Alchain)(1978年),格拉斯曼(S. Gross man)与哈代(O. Hart)(1986年),哈代与莫尔(J. Moore)(1990年)在回答科斯提出的问题上获得了重大进展。另一方面,阿尔钦与德姆塞茨(Demsetz)(1972年),米尔利斯(J. Mirrlees)(1975年,1976年),赫姆斯特姆(B. Holmström)(1979年)则在理解贝利与米因斯所观察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分离这一现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1704644834
1704644835 我们已经在本书的第十三讲介绍了关于第二个问题的基本分析。在这一讲,着重分析有关第一个基本问题的答案。应该指出,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经济学家们已给出了完整的答案,而只能说,每人好比是盲人摸象,只抓住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企业的性质、边界与产权问题会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而获得新的回答。这也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中国经济学界在该点上应该对人类做出贡献。
1704644836
1704644837 本讲的安排如下:在第一节先介绍科斯本人对此问题的思考与其继承人威廉姆逊所形成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第二节分析威廉姆逊1967年关于等级控制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理论模型;第三节讨论资产的专用性与投资的专用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扼制”(“hold-up”)问题;第四节分析所有权的成本与效益,并讨论产权与人的关系,强调在进行产权重组与企业重组时不要忽视人力资本,而这一点在当前中国的企业改革中尤其显得重要。
1704644838
1704644839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1704632893]
1704644840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与边界
1704644841
1704644842 一、科斯的回答
1704644843
1704644844 1937年科斯在提出为什么会存在企业这个问题时,自己已经对此做了回答,其回答实质上界定了企业的性质与边界(企业的范围与规模)。
1704644845
1704644846 1.企业的性质
1704644847
1704644848 所谓企业的性质,就是指企业作为一种机构(organization)区别于市场机制的地方。在科斯看来,企业与市场是对交易活动进行组织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当人类的交易活动是通过价格机制在不同单位(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时,就形成市场机制;当人类的交易活动是通过企业家(entrepreneur)的协调在内部进行时,就形成企业组织。通过市场而展开的交易活动会产生某种交易费用,通过企业家内部协调而进行交易活动也会产生交易费用。企业与市场之所以会共存,其原因在于,某一类活动由市场而非由企业来完成交易,会节约交易费用;反之,另一类交易活动如由企业而非由市场来完成,也会节约交易费用。
1704644849
1704644850 2.交易费用
1704644851
1704644852 交易费用(又称交易成本)是与生产、流通过程中出现的显性成本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它专指人类进行交易而产生的费用。而这种费用又根植于人类的本性与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
1704644853
1704644854 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不完全性。而人类又具有规避风险与机会主义的一面。由于人的活动的不确定性与人类本性中的上述劣根性,就产生了两方面的交易困难:一是如何从不完全的信息中,在不确定的经济活动中寻找并确定一个贴切的、稳定的价格?二是规避风险的经济当事人在未来是不确定的前提下如何为长期的契约关系而进行讨价还价?
1704644855
1704644856 上述双重的困难实质上规定了科斯所谓的交易费用的内涵与外延。交易费用实质上是指:(1)寻找合适的价格的费用;(2)为形成契约而展开讨价还价的费用;(3)履行契约与对违约进行惩治的费用。
1704644857
1704644858 这三类费用是专指以市场机制来完成交易活动而付出的费用。请注意,以企业来完成交易尽管也需要花成本,但这种花费不属于“交易费用”的内涵。
1704644859
1704644860 3.企业的边界
1704644861
1704644862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实质上定义了企业的边界。其核心论点是:市场交易中的主要成本是获知交易条件的费用以及砍价时交易双方所付出的代价。一般说来,如果交易是初次相交,获知交易条件的成本便是主要的;如果交易关系是长期的,则讨价还价即砍价所付出的代价往往会非常高昂。这种交易费用可以通过赋予一方以权威而降低。按科斯的说法,这种权威恰恰是定义了企业:即在一个企业内,交易活动仍会出现,但它们是作为老板的指令的结果而出现的,不容对方讨价还价,价格机制是被压抑了的。
1704644863
1704644864 这种权威的安排本身也是会导致代价的。即权威集中于一方手里本身会产生相当大的行政上的僵硬。因此,科斯认为,企业的边界就在于,当在企业范围内进行交易所产生的边际节约等于由于企业内权威的增大而产生的边际僵硬成本时,企业的范围刚刚好。
1704644865
1704644866 二、阿尔钦与德姆塞茨的贡献
1704644867
1704644868 科斯的上述思想,被引用的次数很多,但几乎没有被应用。为什么用不上?原因可能有两条:第一,上述思想极难数学化、公式化。第二,从概念上说,科斯的论点亦有弱点。这种弱点是阿尔钦(Alchian)与德姆塞茨(Demsetz)在1972年指出来的(见”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777(1972))。阿尔钦与德姆塞茨指出,科斯把企业内部的权威与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不成文契约的功能加以区分,但这种区分并不见得能成立。比如,科斯说,雇主对雇员有一种权威——即雇员如干得不好,雇主可以解雇对方。阿尔钦与德姆塞茨批评说,雇主这种解雇雇员的权威,在多大程度上会强于一个消费者有权停止购买杂货店的货物的权威呢?难道消费者的这种权威不会降低交易费用吗?如果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这种权威与企业内部雇主的权威难以区分的话,那么,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边界又在什么地方呢?
1704644869
[ 上一页 ]  [ :1.704644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