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644898e+09
1704644898 威廉姆逊(Oliver Williamson)在科斯的观点走向数学形式的道路上给出了关键性的观念。其中之一就是对资产专用性的阐述。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两本专著里:一是1975年出版的《市场与等级:分析与反托斯的含义》(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与1985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前一本书比后一本书要重要,因前一本书提出了许多原生性(original)的概念。其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便是“特定关系投资”(relationship-specific-investments)——专门为一群人或专门用于某种资产的投资。比如,一家企业为满足一群特定的消费者的需要而扩张自己的生产能力;如,一个人在城里找到了新工作,需要重新安家,如该新工作丢掉了,他重新安家的成本很可能收不回来了。又如,一个学生为联系出国,要考托福、GRE,这需一年左右的时间投资,这就是专用于联系出国的投资,即如果联系出国失败,这项投资就沉淀(sunk)掉了,再也无法收回了。因为考托福与GRE没有别的用处,英语能力并不由此而大长。威廉姆逊由此发展了科斯的思想,他指出,在存在“特定关系投资”的地方,交易成本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一旦某企业或个人为另一家企业或个人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受制于人”了,后者就可能对前者进行“扼制”。这时,企业组织的出现,便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为什么?企业组织的存在可以把具有资产专用性的投资纳入同一个企业,从而大大避免浪费“特定关系投资”的可能,进而鼓励人们进行这种“特定关系投资”,提高它们的投资效益。这种观念是可以数学化的。而将它们数学化的过程,便是80年代新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1704644899
1704644900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1704632894]
1704644901 第二节 等级控制与企业规模
1704644902
1704644903 这一节所阐述的思想是基于威廉姆逊1967年的论文《等级控制与企业规模的优化》(载于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5(2):123—138)。我们分两个层次来对此进行介绍:
1704644904
1704644905 一、竞争性企业的等级控制与企业规模
1704644906
1704644907 1.基本假定
1704644908
1704644909 我们从竞争性企业这一假定出发,所谓竞争性企业,就是指:
1704644910
1704644911 (1)其是“价格接受者”。
1704644912
1704644913 (2)其目标是利润极大化。
1704644914
1704644915 除此以外,我们还假定:
1704644916
1704644917 (3)一家企业有m个管理层次,每个层次对下一级层次都管理s个人。这样,最高层只有一人,为总指挥(总经理);第2层有s人;第3层就有s2,…,第m层有就sm-1人。注意这里,只有最低层的工人才处于生产第一线,即是第m层的sm-1个工人才真正从事生产活动,我们假定所有的中间层次的管理者都是“脱产干部”。
1704644918
1704644919 (4)设α为“失控”(control loss)参数,且0≤α≤1。即每往下延伸一个管理层,生产率就会由于控制放松而下降(1-α)%。这样,只有α的生产率才得以保持下来。
1704644920
1704644921 (5)工资水平随管理层级别上升而上升。设最低层的第一线工人的工资水平为w0,比他们上一级的管理者(小组长)的工资水平为βw0(β>1);再上一级的干部(班长)的工资水平为β(βw0)=β2w0;…,如此上推,最高层干部(总经理)的工资水平为βm-1w0。
1704644922
1704644923 (6)除劳动—工资成本之外,每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为r。
1704644924
1704644925 2.生产函数
1704644926
1704644927 不考虑资本对生产的贡献,设产量只是第一线工人劳动投入的函数,这样,总产量Q可以写为
1704644928
1704644929
1704644930
1704644931
1704644932 这里,θ为劳动生产率参数(θ>0)。
1704644933
1704644934 式(18.1)是说,sm-1是生产第一线工人人数,且最终只有αm-1(每上一级都会损失生产效率(1-α))会保持下来,所以总产量是最终保持下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函数。
1704644935
1704644936 3.总成本函数
1704644937
1704644938 生产Q的总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劳动—工资成本与非工资成本。非工资成本为rQ。劳动—工资成本则比较复杂。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请看下表:
1704644939
1704644940 表18.1 劳动工资与等级
1704644941
1704644942
1704644943
1704644944
1704644945 由表18.1可知,总工资成本为
1704644946
1704644947
[ 上一页 ]  [ :1.7046448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