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648221e+09
1704648221 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原则都没有考虑供给的问题。很少会有天上掉馅饼的情况,能供给多少商品,很少与产权及相关游戏规则无关。大多数商品都是人生产的,而人们都想让他们的努力得到回报。如果一种稀缺品的分配方式不能使生产这些商品的人们得到适当的回报,那么这种分配方式最终一定会崩溃。但是,我们把对供给的讨论推迟到第4章,这一章只关注需求的概念。即使只看需求这一面,一个鼓励自由交换稀缺品产权的系统,即把稀缺品属于边际上愿意出最高价格的人,这一系统也有常常被人忽视的重要优点。其中最基本的是,它允许人们根据各自特定的境况进行优化,从而扩大人们的自由和权力。想想汽油的例子。
1704648222
1704648223 有很多种方式来节约汽油:多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几个人合开一辆车、搬到离单位近一点的地方住、在高速公路上开慢点、调节发动机、取消纯粹的兜风、更周密地计划、把几次旅行合并到一起、不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度假,或者买一辆小点的、更省油的车等。每种优化方式的成本或代价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区别。有些人住的地方周围有方便的公交条件,他们改乘公共汽车可能代价并不大,除非他们乘公共汽车会晕车。有些人可能会和同事比邻而居,这样他们几个人合开一辆车的成本就比较低,除非他们中有些喜欢在上班路上独自思考问题,而有些则喜欢把音乐开得很响。有些人正在考虑买车,他们可以很方便地改买一辆小点的车,放弃买大车的计划,除非他们有一大家子人,或者经常要搬运乐器和音响设备。没有一个公式可以适用于所有人,也没有一种最好的方式让人们优化。欧洲人很久以来就允许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混合规划,很多欧洲人的住宅和办公室要么就在一栋楼里,要么挨着不远,这样坐电梯或者步行就可以上班。如果我们认为节约汽油很重要,而节约方式本身也不能代价太大,我们就应该善意地看待汽油相对价格的上涨。
1704648224
1704648225 旁白 激励。
1704648226
1704648227 当一个东西的价格上涨时,并不需要告诉使用者去节约,他们此时不需要经济学家指点该做什么。相反,他们会找到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来优化,即使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不用告诉他们首先要减少浪费,那恰恰是他们想做的,尽管对于什么是浪费可能各有各的看法。也不用盯着他们确认他们是否真的在节约,因为此时“骗人”最终是在骗自己。提高水价就会使人们努力去找漏水的地方并堵住漏洞。多数情况下,人们不需要受很大的罪就能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因为他们自然会选择那些代价最小的方式来优化;既然他们远比别人更清楚自己的状况,就会在所有可能的方式当中选取最好的那种。
1704648228
1704648229
1704648230
1704648231
1704648232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 [:1704646692]
1704648233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 3.16 只有钱重要吗?货币成本、其他成本和经济计算
1704648234
1704648235 我们在本章的讨论中从来没有暗示说,对于购买者而言,在他们花钱购买某种东西的时候,以货币表示的价格就是衡量成本的全面尺度。有的时候,货币价格确实是一个不充分的尺度。在这点上,经济学家懂得并不比其他人要少。需求的概念绝对没有向人们暗示,金钱是对人唯一重要的东西。
1704648236
1704648237 旁白 用货币衡量的价格使经济核算成为可能。
1704648238
1704648239 认定人们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会少买某种东西,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仅仅看重钱,也不意味着人们是自私的,同样也不意味着对社会福利的关注不会影响人们的行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建议对这个问题持如下的看法:一项行为的机会成本上升时,选择者会倾向于少发生这种行为;一项行为的机会成本下降时,选择者会倾向于多发生这种行为。人们不仅仅对期望的收益变化做出反应,他们还会比较期望的额外收益与额外成本,无论他们用什么方式来估算此成本。在商业化的市场经济中,货币是一个通用的度量单位,相当于“米尺”,很容易被理解。更准确地说,货币使人们能够计算相对的收益与成本。每个人都会注意钱,因为所有人都能用它推进他们感兴趣的任何事业。
1704648240
1704648241 如果人不能光靠吃饭活着,那么人也不能光靠钱活着,但这并不意味着饭或者钱不能给人带来重要的利益或用处。货币价格的变化是协调人们生产和消费计划的有用信号,这也正是经济学家如此重视价格变化的原因。
1704648242
1704648243
1704648244
1704648245
1704648246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 [:1704646693]
1704648247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 简短回顾
1704648248
1704648249 权衡,权衡,再权衡——大多数物品是稀缺的,意思是它们只能通过以其他物品为代价才能获得。
1704648250
1704648251 任何物品都有替代品。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有多种方式,他们对各种方式期望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在各种稀缺品之间做出权衡,这就是优化的含义。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在现有条件下的期望额外收益和期望额外成本。
1704648252
1704648253 “需要”这一概念忽视的内容正是“需求”这一概念强调的内容:达到目的有多种方式以及权衡的重要性。
1704648254
1704648255 “需求法则”断言,人会对需求进行优化。对于任何商品,他们在价格高的时候会少买,在价格低的时候会多买。
1704648256
1704648257 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表述了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前者指为了得到该商品必须支付的价格,后者指人们要购买这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是一条曲线,不要和特定价格下的需求量混淆。
1704648258
1704648259 不要把需求量的变动和总体需求的变动搞混!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变了,而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只有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变化。在图形中,仅仅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移动。
1704648260
1704648261 当经济学家说需求自身也会增加或降低时,他们的意思是整个曲线的右移或者左移,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一般有六个。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将增加,如果:①消费者数量增长;②消费者口味和偏好发生变化,使得这种商品更加为人喜欢;③收入增加(当这种商品是正常品时)或者收入减少(当这种商品是低档品时);④替代品的价格上涨;⑤互补品的价格下跌;⑥消费者预期商品未来会涨价。
1704648262
1704648263 同样,需求下降的原因包括:①消费者数量减少;②消费者口味和偏好的变化,使得这种商品不那么为人喜欢;③收入减少(当这种商品是正常品时)或者收入增加(当这种商品是低档品时);④替代品的价格下跌;⑤互补品的价格上涨;⑥消费者预期商品未来会跌价。
1704648264
1704648265 当价格变动时,人们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意愿会相应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少的程度由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1704648266
1704648267 当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时,我们说需求是有弹性的,价格变化会使得对该商品的总货币支出向相反方向变化;当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时,我们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价格变化会使得对该商品的总货币支出向相同方向变化。
1704648268
1704648269 购买者对价格变化究竟有多敏感?某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主要取决于替代品的供应。替代品的供应越好,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常,发现或找到替代品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在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过程中也发挥作用。此外,某种商品在某人的预算中所占比例对弹性也有影响。消费者一般对便宜或低于预算的商品价格变化不太敏感,而对昂贵或超出预算的商品价格变化更加敏感。
1704648270
[ 上一页 ]  [ :1.7046482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