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655701e+09
1704655701
1704655702 在最根本的哲学层面分析“中国蛋糕论”,其实就是如何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问题。
1704655703
1704655704 从这一层面说,“中国蛋糕论”所提出的问题是,中国发展到当前阶段,应该继续重点抓好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还是应该重点抓公平分配,以理顺生产关系为中心工作?
1704655705
1704655706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我们到底该持何种观点?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公平与效率的逻辑悖论和历史实践,早就宣布了它的美丽空想性和过于乐观性。
1704655707
1704655708 调查中,45%的人选择分好“蛋糕”,显示出当前国人对公平的偏爱。它已经充分说明,是到了花大力气理顺生产关系、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时候了。
1704655709
1704655710 当然,我们必须要重申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总根源,坚持生产力维度是毋庸置疑的方向。
1704655711
1704655712 一些人,以公平分配为理由,提倡放弃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高喊“祖国啊,你慢些走”之类的口号,实际上就是放弃了生产力维度,不符合客观的历史规律。
1704655713
1704655714 但要谨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为前提,要防止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1704655715
1704655716 成也生产力、败也生产力,必须花更多的工夫理顺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关系。
1704655717
1704655718 如果不能顺应生产力的发展,及时调整生产关系,如果还是将全部工作用在想尽一切办法保持经济总量上,而不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人分享“蛋糕”,必将引起中国社会的动荡。
1704655719
1704655720 需要打的“预防针”是,分好“蛋糕”并不比做大“蛋糕”容易。生产关系的理顺是比生产力的发展更难解决的问题。
1704655721
1704655722 因为做大“蛋糕”,涉及的是人从自然那里获得财富的问题;分好“蛋糕”,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如何来分这份财富的问题。
1704655723
1704655724 后面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从上层建筑出发,依靠顶层设计,从上至下自觉推动各个方面的变革,确保现有的经济基础,现行的政治制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拦路虎。
1704655725
1704655726
1704655727
1704655728
1704655729 读懂社会的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如是读 [:1704654925]
1704655730 读懂社会的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如是读 四、社会的变革更替
1704655731
1704655732 1
1704655733
1704655734 如何正确对待社会的必然变革?
1704655735
1704655736 社会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各要素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的动态发展。
1704655737
1704655738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社会的变革更替,是无法阻挡的,是历史的必然。
1704655739
1704655740 一种社会形态不会永恒地存在下去。不正视社会变革,只想江山永固,注定是自欺欺人,最终将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过。
1704655741
1704655742 我们必须直面必然的社会变革。
1704655743
1704655744 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1704655745
1704655746 有人说,马克思是暴力革命论者,他鼓动一部分人去革另一部分人的命。
1704655747
1704655748 实际上,这是片面的理解。马克思给人类社会的变革提供了两种选择,而不是唯一的。
1704655749
1704655750 如果执政者觉察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并通过改革的方式,成功改变了生产关系,改变了政治体制,顺应了生产力发展,就不会有革命。
[ 上一页 ]  [ :1.7046557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