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657109
1704657110
徐星友是清代初期我国棋坛的著名国手,黄龙士去世之后,他战胜周东侯,成为实至名归的中国第一人,在大约三十年时间里,天下无敌,同时代的名家一一被他战而胜之,直到年青的程兰如从安徽北上向他挑战。程兰如与徐星友的年龄差距很大,有四十八岁,因此在体力和精力上,年轻人占了明显的优势。
1704657111
1704657112
徐星友是浙江杭州人,从他的大作《兼山堂弈谱》来看,他游历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处,便跟当地的高手切磋棋艺,但他主要的居所,应该还是在北京。因为北京从元朝时候便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依附于权贵而生的博弈之技,便也在此生枝生叶,到明末清初,已是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了。也正因为此,最吸引当时人注意力的、棋坛霸主的易位之战也常常在这里举行,徐程十局是如此,在此之前,还有明末的过百龄对林符卿之战。
1704657113
1704657114
在明清时代,棋坛的名手大都出自华东地区,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黄龙士是江苏泰县人,即今天的江苏省姜堰市人;后起的“四大家”中,施襄夏、范西屏两人都是浙江海宁人,梁魏今是江苏淮安人,程兰如是安徽歙县人。但华东地区的国手,还远不止此数。安徽于今来看似乎算不上一个很富庶的地方,但在明清时候,却是一个人才辈出、相当繁华的所在,读书人博取科场上的功名,仅休宁一县,清代就出过十四位状元,徽商则往来扬州一带,经营盐业、生丝等大宗生意。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也大都名产安徽南部,程兰如的家乡歙县,便是其中的一所重镇。
1704657115
1704657116
安徽涌现出来的国手,在程兰如之前,还有与黄龙士水平比较接近的周东侯,以及与周东侯旗鼓相当的汪汉年两位名家,其中,汪汉年与程兰如还是同县。安徽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还出过两位鼎鼎大名的国手——南刘北过。其中,刘棣怀是安徽桐城人,过惕生是歙县人,跟程兰如一个家乡。渊源有自,风流相继,真令人叹服而且感慨。
1704657117
1704657118
本局,程兰如的黑2、4,似乎一改第一局中的奔放,下得稳健异常。
1704657119
1704657120
第二谱 5-8
1704657121
1704657122
1704657123
1704657124
1704657125
白7双飞燕,黑8尖,简明。对付双飞燕,小尖是最简单的应手,一手棋角部就定型了,如走靠压的定式,则要花很多手数。
1704657126
1704657127
第三谱 9-12
1704657128
1704657129
1704657130
1704657131
1704657132
白9拆二,黑10立即飞下,要求先手利,这在古棋中是常见的接应。白11拆二,既夹击左边黑一子,又补强自己,是劳逸攸关的所在。黑12位长入,当然,白的拆二顿时失掉了根据。
1704657133
1704657134
第四谱 13-16
1704657135
1704657136
1704657137
1704657138
1704657139
所幸,白13在右侧还有拆二的余裕。这也正是上一谱白11未在12位挡的道理。
1704657140
1704657141
黑14关起,这在古代是当然的一手,黑16曲镇,对白下边发动攻击。
1704657142
1704657143
第五谱 17-20
1704657144
1704657145
1704657146
1704657147
1704657148
白在处理下边之前先在角上17位跳,是行棋的次序,此际,黑正准备攻击左边的拆二,当然不会同意白在二路托过,因此黑18阻渡当然。白先手得利,再19位关出,从容。
1704657149
1704657150
黑20压迫白角,顺势与右边一子取得连络,是古棋中常用的手法。
1704657151
1704657152
1704657153
1704657154
1704657155
图一
1704657156
1704657157
黑20如果改于1位压,也能达到封角的目的,白2退,黑3也退,白4穿象眼,此时并不严厉,黑5、7冲断即可。这也是一种下法。
1704657158
[
上一页 ]
[ :1.7046571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