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659042
1704659043
蝉联十三届名人赛冠军的马晓春九段,在中日名人对抗赛中,对日本名人保持者小林光一九段的先败后胜,就是一个例子。马晓春上来就连输了三届比赛,输得社会上很多人对他失去了信心,但马晓春自己心里最清楚,他每输一盘棋,跟小林九段的差距就少了一分,离战胜他就更进了一步,于是越下信心越足,越下斗志越旺盛。在双方的第四次交手中,也即第五届中日名人对抗赛,马晓春终于以2∶1初次战胜了日本棋界第一人小林光一,日本《棋》周刊还以“为零的突破而沸腾的中国”为标题报道了此事。这一届是马晓春的扳头之战,此后他愈战愈勇,年长的小林光一便再难抵挡他的势头了。
1704659044
1704659045
白3拆边的选点,不是在古人习以为常的三九路,而是在三十路,大约是想变换一下对局的心情。黑4防白两翼张开,是当然的大场。
1704659046
1704659047
1704659048
1704659049
1704659050
第二谱 5-7
1704659051
1704659052
白5、7立即投入,不让黑棋连成片,这与古代还棋头的规则有关——每多出一块棋,终局时就要多贴还一个子。
1704659053
1704659054
1704659055
1704659056
1704659057
图一
1704659058
1704659059
实战白7的紧逼,是古棋中惯用的手法,我们今天则多考虑在1位一间低夹,但白1并不必然优于实战的白7。黑2关,再4罩,白1的出路就被封住了,在边上求活当然不难,但本来活得便很小,还要还黑棋一个子的棋头,因此,古代棋手不肯这样下。这,也许便是实战白7的道理。
1704659060
1704659061
第三谱 8-12
1704659062
1704659063
1704659064
1704659065
1704659066
黑12拆边,务实。这里是布局的歧路。
1704659067
1704659068
1704659069
1704659070
1704659071
图二
1704659072
1704659073
实战黑12改在1位关,迫白2应一手,再3位镇策动攻势,以期迅速取得主导权的下法,在古棋中也很常见。
1704659074
1704659075
第四谱 13-16
1704659076
1704659077
1704659078
1704659079
1704659080
黑16在这里打入,显然是在窥伺A位的投拆三。
1704659081
1704659082
第五谱 17-19
1704659083
1704659084
1704659085
1704659086
1704659087
于是白17关,防之。前谱黑16与本谱白17,昊修圃先生评棋时都用了一个“必”字,可见这两手棋在古代,属“一定之着”。
1704659088
1704659089
黑18顺势飞起,调子非常好。这一手法值得向读者推荐,黑18既避开了白对黑角的封锁,阻止了白两边的连络,又缓和了白的种种分角手段,姿态也很轻妙;下一手在A位镇,白边上一子恐要无疾而终了。
1704659090
1704659091
白19压,醉翁之意在于上边一子。
[
上一页 ]
[ :1.7046590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