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659631
共228手
1704659632
1704659633
黑胜
1704659634
1704659635
这局棋,又可说是徐星友的遗憾之局。前半盘,老将对局面的把握体现出了他深厚的功力,先是在右上角取得醒目的实利,黑虽然在外围连续行棋,但在徐星友眼中,这显然算不上什么势力;在右下角的战斗中,白41夺去黑角,巩固了右边的拆二,黑的形势仍未见有大的转机;白47扳头,舍弃了简明有利的下法,有用强的嫌疑,这里是出了一点问题,虽然如此,仍不足以使局面的优劣之势发生动摇;但白71的二路拐,在中央战斗的紧要关头却走了一着官子,明显脱离了主战场,相当于停了一手,这给了程兰如很好的机会,使得本来白可以加以攻击、利用的一块黑棋,获得了喘息之机,并最终形成了一定的厚味,徐星友老先生对此,一定是懊悔不已:这里,可以说是本局的转折点;待到黑84抢先攻击白左边孤子的时候,黑已然占据了明显的主动;此后,老将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黑也有所退让,但黑凭借全局的厚味加上细腻的收束,确保了最后的胜利。
1704659636
1704659637
徐程十局进行至此,正好完成了一半的赛程,年轻的程兰如凭借第四局和第五局的连续胜利,取得了三比二的微弱领先。对徐星友而言,这是一场不对称的竞争,他在体力和精力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功力深厚,因此在接下来的五局棋中,我对老将重整旗鼓,挽回颓势,仍抱有期待。
1704659638
1704659639
1704659640
1704659641
1704659643
徐程十局(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一辑名局03) 第六局○程兰如●徐星友
1704659644
1704659645
第一谱 1-6
1704659646
1704659647
1704659648
1704659649
1704659650
之前的五局棋,是年轻的程兰如领先一局,这个优势并不算大,但考虑到第四、第五局是程兰如的两连胜,年轻人的气势正盛,我想年长的徐星友的压力就大得多。因为在俩人对局以前,徐星友的声名不坠,是享誉海内达几十年的国手,在当时中国的围棋界,是当然的第一人;而年轻的程兰如从南方来向他挑战,事先并不为当时的棋界所看好,因此他毫无包袱,一身轻松,而且几盘棋下来,年轻人愈挫愈奋,越战越勇,可以说赛程甫一过半,已经隐隐然地现出了后来居上的势头。再加上年龄上的不平等,漫长的十局赛制,双方的优劣之别就更加明显,所以徐星友是越来越难下。但是我们从前五局棋的内容上看,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棋局的进程也往往十分紧张,老将徐星友不愧为当时的大国手,古稀之年还能下出这么漂亮的棋,但是胜利的女神往往倾向于年轻人,老牌的国手在后五局中是不是还能抵挡得住,确实是一个疑问。
1704659651
1704659652
白3高高跃起,强调1、3两子对全局势力的影响,是古时的常法,但今天的人们对此似乎是缺乏理解的,因为白3的收益还在未知,与黑4的交换,已经先期损失了现钞(实地),一般来说是不肯的,因此这种下法,只在特殊的场合才能为今人所接受。
1704659653
1704659654
白5紧紧夹击,把黑大飞角封锁于内,强调外围作战,是古风。但黑6不为所动,悠然拆二,视白对左下的种种攻击手段于不顾,与白3、5的求战心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了徐星友冲和恬淡、后发制人的棋风。
1704659655
1704659656
1704659657
1704659658
1704659659
第二谱 7-10
1704659660
1704659661
白9镇,体现了年轻人的锋芒,是程兰如年轻气盛的一种表现。
1704659662
1704659663
黑10沉稳地拆边,不带一丝火气,徐星友真是老而弥辣。对此,施襄夏有一番妙评:“三关,九镇,不脱当年习气。黑子布局皆正,不为白子所摇动。”
1704659664
1704659665
1704659666
1704659667
1704659668
第三谱 11-14
1704659669
1704659670
白11投入,13双飞,黑12、14仍然不为所动。
1704659671
1704659672
第四谱 15-20
1704659673
1704659674
1704659675
1704659676
1704659677
白15拆二时,黑16立即飞下逼应,正是时机——白15既然要在边上生根,自然不能容忍黑17位再爬一着,使拆二成为浮棋。于是白17挡,被黑先手得利。
1704659678
1704659679
白19拆逼时,黑20又施故伎,这一着既要搜根,又要高效地把角地护住。
1704659680
[
上一页 ]
[ :1.7046596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