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660240
1704660241
1704660242
1704660243
图三十八
1704660244
1704660245
白1托,并不难算到,黑2拐,白3退,简单吃黑。
1704660246
1704660247
1704660248
1704660249
1704660250
图三十九
1704660251
1704660252
黑2扳吃,白3挡,黑4提,白5以下收气,大致如此,白也杀黑。
1704660253
1704660254
1704660255
1704660256
1704660257
图四十
1704660258
1704660259
白二一路夹,是常用的手筋。黑2挡,白3紧气,至白9,也是杀黑。
1704660260
1704660261
1704660262
1704660263
1704660264
第三十六谱 222-237
1704660265
1704660266
因白的误算,被黑222立到,角里成了双活,白的空就差得更多了。
1704660267
1704660268
共237手
1704660269
1704660270
黑胜
1704660271
1704660272
老将快心的一胜。
1704660273
1704660274
这局棋的前半盘,双方的着法都是堂堂正正的,但年轻人的99手突然出现变调,出了很不应该的纰漏,真叫人措手不及。程兰如到底因何缘故,把棋子放到了这里,这令今天的我们无从得知而又非常费解。这一手棋,也许是本局最大的败笔。白99与黑100不成比例的交换,顿时拉开了双方的差距,使局势的优劣之别变得明显起来。自此之后,年轻人无心恋战,老将徐星友虽然在最后的官子收束上有所松懈,但已无碍于他的胜局。
1704660275
1704660276
因为99手的莫名其故,我以为本局的精彩程度,与前几局相比,是要打一个折扣的。如果白99走在了正确的地方,那么不仅本局的精彩程度大大提升,最后的胜负也会因此变得微妙难言,也许年轻人在长距离的竞技中,会在最后关头超越老将。
1704660277
1704660278
但不管如何,本局是年届七十的徐星友很不容易,也是快心快意的一胜。老将把比分扳成三比三平,既展现了他作为棋坛霸主的功力和斗志,又昭示了双方接下来的四局棋的争夺会更加激烈、精彩。
1704660279
1704660280
另外,本局孰先孰后,在清代的辑录者中,还有过一番勘误及辨正。据王存善《寄青霞馆弈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7月第1版,第376页)载,“此局《弈理析疑》误刻徐先程后,故修圃有星友始终不肯大飞云云,当依藏本改正作程先徐后。”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弈理析疑》的版本中,辑录者是把本局的先后手搞颠倒了。后来施襄夏在手批十八局的时候,或许取材自《弈理析疑》,也没有改正过来,虽然他对本局的评价非常高,说“局势紧严,可以取法”。只是到了王存善辑录《寄青霞馆弈选》之时或之前,王存善或别的辑录家才发现了这一问题,然后依据藏本作出了更正。至于所提及的藏本为何,我们今天已经无从得知了。
1704660281
1704660282
《寄青霞馆弈选》辑录本局时,还加了一段来源于《鸿雪轩谱》的旁证,“主者因兰如屡胜,此局阴令众国工不必合谋,看二人对垒如何,而兰如遂负。自此以后,仍令众算胜徐,而徐亦因此旋里矣。”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判断,本局确信是徐星友获胜,又根据本局是黑棋取胜,得出执黑者必定是徐星友,由此,再推出执白先行者为程兰如。这一旁证显然为前一段的“勘误”之说加了一层保险。
1704660283
1704660284
孰先孰后,在今天来看也许不应该成为问题,但在清代,像“徐程十局”这样重量级的大赛,记谱者居然出了纰漏,并以讹传讹,影响到施襄夏的《手批十八局》,实在令人感叹。这里胜负的颠倒,也影响到徐星友对程兰如究竟是两胜还是三胜,这关乎徐霸主的颜面,关系实在匪浅。
1704660285
1704660286
1704660287
1704660288
[
上一页 ]
[ :1.704660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