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665089
1704665090
千和听了也笑起来,说道:“那富商回去只怕心疼得要跳井了,也怪他有眼无珠,竟想在你这‘太岁’头上动土。”说完见秀甫愁容已展,为凑趣又道:“还有一个笑话,也出在此地。长门藩主手下有个叫伊藤俊辅(即伊藤博文)的,此人到过英国,才能极高。有一次,伊藤与朋友山尾庸三同宿旅馆,看到一副棋具,山尾便问伊藤会下否?伊藤其实不懂棋,但不肯示弱,便答道:‘这有何难,不就是四子吃一子吗?’山尾认为他知弈,二人便弈了起来。这局棋着实令人绝倒。原来,这二位仁兄都是平生第一次弈棋,只知道围住便吃,弈到后来突然下出一个劫来。二人不知提劫要隔一招的道理,谁都不肯让步,于是你提过来我提过去,提了十多手,心中均感奇怪。山尾恍然大悟,道:‘难怪有些靠棋吃饭的人,弈一局棋要用好几天!’到底伊藤聪明,皱眉道:‘不对头,如此弈下去别说好几天,怕是一百年也是老样子。’于是二人只得停弈,跑去请教别人。此事一传出,闻者无不笑破了肚皮。”
1704665091
1704665092
千和说完,二人同声大笑。千和见秀甫心情已然好转,便正色道:“大丈夫四海为家,在哪儿不能干番事业?何必非死守在坊门。此地近来从江户(东京)来了几位好手,改天将他们请来,大家热闹一番再说。”
1704665093
1704665094
千和所说的几位棋友乃小林铁次郎、高崎泰策、水谷缝治和泉恒治郎。此四人日后都为秀甫创办“方圆社”立下了汗马之功,成为棋坛赫赫有名的人物,不可不先作介绍。
1704665095
1704665096
小林铁次郎5岁学弈,11岁投奔井上家十三世松本因硕门下,很快便升为四段,其棋力足以让松本因硕一先。此人不但棋高,而且人品好,头脑清晰,处事干练,是个难得的人才。
1704665097
1704665098
高崎泰策也是神童,8岁时曾与坊门五段高手濑川鹰五郎弈过两盘授九子局,结果一胜一败。濑川评其技时说道:“此子手筋甚妙,如若苦学不怠,高段可期!”嘉永五年(公元1852年),高崎10岁时,正式拜井上门下的藤田三段为师,不论严寒酷暑,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干活,至晚方歇,还要忙中偷闲,研究棋谱,用功程度着实惊人。16岁时成为初段。在此期间,他曾于一年之中弈了二千八百局棋,其中对老师弈了二百五十局,从受八子一直进步到受先。这等苦练精神实非常人所能及。
1704665099
1704665100
水谷逢治乃大岛人氏,此人聪明绝顶,似乎天生就是下棋的。别人学弈须从师,他却无师自通,13岁时便称霸乡里。当时秀策偶尔路过那里,水谷的父亲带他去见秀策试弈。一局试下来,秀策大为惊异,当即劝其随自己回江户学弈。可惜水谷之父毕竟是乡下人见识短,觉他年幼不放心,竟然谢绝了,平白放过一个天赐良机。不过,水谷虽未去江户,但苦学之下棋艺大进,竟渐入精妙之境。水谷仅凭已力而步入高手之列,不能不说是个怪才。
1704665101
1704665102
泉恒治郎大阪人士,8岁学弈,12岁时便有二段实力,被人称为棋童。之后,棋艺虽有进步,终因不得明师指教,迟迟未升至高段。不过,此人足智多谋胆识过人,倒是个干大事业的人物。
1704665103
1704665104
几天后,铁次郎等四人果然应约来访,秀甫一见大喜。原来铁次郎、高崎不但与秀甫认识,而且因皆好诗画一类,甚是投缘。故而此番重逢,双方都是又惊又喜。水谷、恒治郎与秀甫虽初次见面,但久闻其名,自然也欢喜不尽。于是旧友新知客地相逢,杯盏交触高谈阔论,自有一番热闹,不在话下。
1704665105
1704665106
此后,秀甫留居京都,一住便是三四年,直到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才重归江户。
1704665107
1704665108
1704665109
1704665110
1704665112
日本围棋故事(修订本) 第三十二回 世事炎凉四家遭闷棍穷途末路两雄被关押
1704665113
1704665114
话说御城棋自废止以来,日本棋界便开始走下坡路了。秀甫滞留京都之时,由于幕府的津贴一再削减,四大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1704665115
1704665116
庆应三年(公元1867年)十月十三日,日本天皇下密诏讨幕。第二年,幕府军在京都郊外的伏见、鸟羽的决战中,被“倒幕派”军队击败,统治日本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于是改元明治,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明治维新”。
1704665117
1704665118
明治维新,对全日本来说是一大转机,但对棋坛四大家则是一大闷棍。元老们溜的溜了,跑的跑了。新人新政,虽然一切暂维旧规,但五十石俸米已减至十三石了,而且维新之初,百废待举,平民百姓哪有功夫来弈棋,是故免状乏人申请,干脆绝了收入。如此一来,弄得四大家家督捉襟见肘,寅吃卯粮,门下弟子也大半改行他去。
1704665119
1704665120
最不幸的是本因坊家。明治二年,政府发出通知,要把本因坊家世居的房屋拨给维新功臣居住。此讯如晴天霹雳,吓得秀和魂飞天外,马上内外打点,请求收回成命。否则的话,不但树倒猢狲散,十几代祖宗的积业毁于一旦,自己连安身之地都没有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交了若干地税,上面才算同意坊门续居。
1704665121
1704665122
当时坊门坐吃山空,又没有任何收入,眼看就混不下去了,只得清扫出几间屋子出租,靠房租糊口。好在时值战后,时势变迁,投宿者每日不绝,暂时尚能维持,却不料由此埋了祸根。这些借宿之人半夜打牌喝酒,一不小心碰翻油灯酿成火灾。日本式房屋乃全木结构,最怕失火,更兼时值隆冬,天寒地燥,风助火势,霎时就不可收拾。把个本因坊道场烧成一片废墟,仅有的一点备急积蓄全都付之一炬,其状惨不忍睹。
1704665123
1704665124
次日,坊门上下只得在废墟上搭个窝棚,勉强安顿。多亏坊门仓库离住宅较远,幸免于难,变卖些东西度日尚可喝口薄粥。秀和天生的硬脾气,虽逢此大难,也不肯自降身份去求助别人,领着众弟子苦苦支撑。
1704665125
1704665126
明治四年,维新政府下令索回俸米,换句话就是说政府不再给津贴,任棋士们自生自灭了。
1704665127
1704665128
事实上,一年十三石俸米少得可怜,取消不取消已无所谓,但此举对四大家心理上的打击着实不小。可怜秀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眼见弈道衰落,每况愈下,回顾往日之隆盛,恍如隔世一般。此中岁月,秀和神情恍惚,终日以泪洗面,两年后便一病不起,享年只有54岁。
1704665129
1704665130
秀和一生并无著述,但收徒极多,而且成大器者也极多,是其一大长处。日后,力挽狂澜重振弈风的“方圆社”,其中重要人物,几乎都是秀和的弟子。所以,日本棋坛有今日盛况,颇得力于秀和的授业之功!
1704665131
1704665132
秀和死后,长子秀悦继位,是为第十五世本因坊,也是第一位从父亲手中接过衣钵的本因坊。当时秀悦22岁,棋力已有六段,比起其他三家掌门人——井上家的松本因硕、安井家的十世算英、林家的秀荣等三个五段来,秀悦还算高出一筹,并不辱没“本因坊”三个字。
1704665133
1704665134
无奈,“天道酬勤”不假,但世上任何人如有一技突出,那么此人对于人情世故之应酬本领,必然稍逊,何况秀悦自小便浸泡在黑白子中,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哪晓得做人有这般难法。更兼时值维新大变革后,社会尚未安定,度日之艰难,连饱经风霜的秀和都经受不住,涉世未深的青年人上台自然更不济事了。那秀悦年少气盛,禁不得几个不如意,焦虑忧愁之下,精神便不对头了。
1704665135
1704665136
一日傍晚,某棋友在家招待几位客人吃晚饭,正饮酒间,忽见秀悦怀揣短刀,手提明晃晃利刃,一头闯将进来,大叫道:“不好了!后面有大群恶汉欲追杀我,望君助我一臂之力。”
1704665137
1704665138
众人见他神情恍惚,语不成声,皆信以为真,连忙出门去看,不料人影皆无。正疑惑间,只见那秀悦猛窜出来,四下挥刀虚砍,口中连连喊杀。众人大惊,方知此人神智失常。幸亏客人中有会武者,夺下秀悦手中之刀,将他送回坊门。
[
上一页 ]
[ :1.7046650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