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696474
周边裂开,然后在退缩时死去。
1704696475
1704696476
诚如爱默生所言,我们是什么,我们便只能看见什么。正是基于这点,读者在勃朗宁的罗兰身上看到一个如此满目疮痍的求索者,以致我们很难在文学上找到一个对等者。但丁在巡视地狱时,总是避免像“但是唷!那听上去像婴儿的尖叫”之类恐怖地含糊的效果。第二十四诗节中的耙,也许是一件酷刑工具,但读者已开始怀疑了。看来,好像是罗兰本人破坏和扭曲他所见的每一样事物,因而,也是他无法看见他所求索的目标,直到已经太迟:
1704696477
1704696478
27
1704696479
1704696480
还远远不是终点!
1704696481
1704696482
不是指距离,而是指夜晚,别
1704696483
1704696484
再把我的脚步往前移了!这个念头刚冒出,
1704696485
1704696486
便有一只巨大的黑鸟,魔鬼亚坡伦的知心朋友,
1704696487
1704696488
掠飞而过,龙翼似的大翅膀擦过我的帽子时
1704696489
1704696490
并不猛击——也许它正是我想要的向导。
1704696491
1704696492
28
1704696493
1704696494
因为,抬头一望,虽然暮色苍茫,
1704696495
1704696496
但我渐渐发现,平原已让位给
1704696497
1704696498
周围的群山——说是群山,实际上
1704696499
1704696500
无非是映入眼帘的丑陋的高处和土丘。
1704696501
1704696502
它们怎样让我吃惊——这谜你来解吧!
1704696503
1704696504
摆脱它们绝不是容易的事。
1704696505
1704696506
29
1704696507
1704696508
然而我似乎隐约看出某种恶作剧的诡计
1704696509
1704696510
发生在我身上,天知道什么时候——
1704696511
1704696512
也许是在噩梦中。这里是终点,那就
1704696513
1704696514
朝另一边进前。就在要放弃的当儿,
1704696515
1704696516
又一次,突然咔嚓一声明白到,
1704696517
1704696518
如同陷阱关上——你已在笼子里!
1704696519
1704696520
那只巨大的黑鸟绝不可能是魔鬼亚坡伦的知心朋友。在《圣经·启示录》中,恶坡伦被称为“无底坑的天使”。就我所知,在激起崇高感方面,英语诗歌很少能达到这首诗最后几节那样的效果:
1704696521
1704696522
30
1704696523
[
上一页 ]
[ :1.7046964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