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716625
1704716626
讲解
1704716627
1704716628
除了让大家理解观点或理念,讲解更重要的是把握各个理念的应用。相对而言,理论类图书需要更多的讲解,更加侧重于对应用的指导。切忌只讲理念,不接地气,大家听完之后频频点头,觉得你说的都对,觉得作者太深刻了,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跟自己关联起来。
1704716629
1704716630
我们拿对《引爆点》的一段拆解来说明怎样把理念转化为对学习者的行动建议:
1704716631
1704716632
R 阅读原书拆页
1704716633
1704716634
对于联系员认识的人来说,他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704716635
1704716636
他们应该是大家不费力气就能找到的人,因为不论什么原因,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亚文化社会以及不同职位的人群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之所以能跨入许多不同的领域,是其天性在发挥作用,这种天性集好奇心、自信心、好交际和活力于一身。
1704716637
1704716638
他们眼里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他们能发现许多可能性,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忙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排除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或住得很远的人,或者我们多年都未曾谋面的人。而联系员却喜欢所有这些人。
1704716639
1704716640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704716641
1704716642
作者写作此书的时候还没有推特、脸书或微博等社交媒体,不然他可以更简明直观地介绍:一般的社交媒体用户,关注的人数也就50人左右。只有少数微博用户具备“联系员”的特征,即:①他关注了300人以上;②他的粉丝数和关注数差不多;③他经常与关注的人联络(转发或评论);④他乐于介绍人们互相认识。
1704716643
1704716644
所以,有些粉丝数量超10万甚至超100万的用户,并不符合上述所有条件,他们只是名人,并不是“联系员”。
1704716645
1704716646
你关注的人中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吗?如果有,请每次上网时去他的主页看看,发表一两句评论。让他记得你、关注你,跟你成为朋友。
1704716647
1704716648
当然了,微博只是一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联系员”的存在。
1704716649
1704716650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1704716651
1704716652
请从你认识的人中选出符合“联系员”特质的人,并参照上述条件描述他为什么是“联系员”。
1704716653
1704716654
如果这个人还不是你的“好朋友”,请规划如何与他建立交往,在3个月内和他成为好朋友。
1704716655
1704716656
最后,你希望成为“联系员”吗?如果希望,你需要规划自己的行动。比如:给张涛打电话,问一问上次他提到的岳母住院做手术的事情怎么样了;给王二发邮件,让他把儿子的满月照片发来看看。
1704716657
1704716658
每次和人聊天时,都可以想想介绍对方和谁认识,比如,可以这样说:“我突然想起来,我有一个朋友也刚去青海旅行过,你们肯定有很多可聊的。他的微博账号是……”
1704716659
1704716660
叙事类图书
1704716661
1704716662
确定知识拆页
1704716663
1704716664
拆解叙事类图书的前提是,拆书家个人的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别人看到的是故事,你却能从中得到启发;别人关注的是情节,你却能联想到我该怎么做;别人看完后感叹,你看完后却能超越。
1704716665
1704716666
对于叙事类图书(小说、传记、历史等),拆书家可以从如下4个方面寻找可供学习者拆为己用的片段:
1704716667
1704716668
1.找人物做得好的地方。
1704716669
1704716670
2.找人物做得不好的地方。
1704716671
1704716672
3.超越人物表现,看原则;脱离通常的好坏评价,从结果和利益的角度来评价;考虑人物的动机。
1704716673
1704716674
4.找冲突。找那些凭借自己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也无法解释的地方,找那些和自己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找那些和大众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
[
上一页 ]
[ :1.7047166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