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719159e+09
1704719159 中国这三百年的朴学成立于顾炎武同阎若璩;顾炎武的导师是陈第,阎若璩的先锋是梅。陈第作《毛诗古音考》(1601—1606),注重证据;每个古音有“本证”,有“旁证”;本证是《毛诗》中的证据,旁证是引别种古书来说《毛诗》。如他考“服”字古音“逼”,共举了本证十四条,旁证十条。顾炎武的诗本音同唐韵正都用同样的方法。《诗本音》于“服”字下举了三十二条证据,唐韵正于“服”字下举了一百六十二条证据。梅是明正德癸酉(1513年)举人,著有《古文尚书考异》,处处用证据来证明伪《古文尚书》的娘家。这个方法到了阎若璩的手里,运用更精熟了,搜罗也更丰富了,遂成为《尚书古文疏证》,遂定了伪古文的铁案。有人问阎氏的考证学方法的指要,他回答道:
1704719160
1704719161 不越乎“以虚证实,以实证虚”而已。
1704719162
1704719163 他举孔子适周之年作例。旧说孔子适周共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1704719164
1704719165 (1)昭公七年(《水经注》)
1704719166
1704719167 (2)昭公二十年(《史记·孔子世家》)
1704719168
1704719169 (3)昭公二十四年(《史记·索隐》)
1704719170
1704719171 (4)定公九年(《庄子》)
1704719172
1704719173 阎氏根据曾子问里说孔子从老聃助葬恰遇日食一条,用算法推得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食,故断定孔子适周在此年。(《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第一百二十条)
1704719174
1704719175 这都是很精密的科学方法。所以,“亭林百诗之风”造成了三百年的朴学。这三百年的成绩有声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考证学,金石学,史学,其中最精彩的部分都可以称为“科学的”;其间几个最有成绩的人,如钱大昕、戴震、崔述、王念孙、王引之、严可均,都可以称为科学的学者。我们回顾这三百年的中国学术,自然不能不对这班大师表示极大的敬意。
1704719176
1704719177
1704719178 然而从梅的《古文尚书考异》到顾颉刚的《古史辨》,从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到章炳麟的《文始》,方法虽是科学的,材料却始终是文字的。科学的方法居然能使故纸堆里大放光明,然而故纸的材料终究限死了科学的方法,故这三百年的学术也不过文字的学术,三百年的光明也只不过故纸堆的火焰而已!
1704719179
1704719180 我们试回头看看西洋学术的历史。
1704719181
1704719182
1704719183 当梅的《古文尚书考异》成书之日,正是哥白尼(Copernicus)的天文革命大著出世(1543)之时。当陈第的《毛诗古音考》成书的第三年(1608),荷兰国里有三个磨镜工匠同时发明了望远镜。再过一年(1609),意大利的伽利略(Galileo)也造出了一座望远镜,他逐渐改良,一年之中,他的镜子便成了欧洲最精的望远镜。他用这镜子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的黑子,金星的光态,月球上的山谷。伽利略的时代,简单的显微镜早已出世了。但望远镜发明之后,复合的显微镜也跟着出来。伽利略死(1642)后二三十年,荷兰有一位磨镜的,名叫李文厚(Leeuwenhoek),天天用他自己做的显微镜看细微的东西。什么东西他都拿来看看,于是他在蒸馏水里发见了微生物,鼻涕里和痰唾里也发现了微生物,阴沟臭水里也发现了微生物,微菌学从此开始了。这个时候(1675)正是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成书的时候,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还在著作之中。
1704719184
1704719185 从望远镜发现新天象(1609)到显微镜发现微菌(1675),这五六十年之间,欧洲的科学文明的创造者都出来了。试看下表:
1704719186
1704719187
1704719188
1704719189
1704719190
1704719191
1704719192
1704719193 我们看了这一段比较年表,便可以知道中国近世学术和西洋近世学术的划分都在这十年中定局了。在中国方面,除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部奇书之外,都只是一些纸上的学问;从八股到古音的考证固然是一大进步,然而终究还是纸上的工夫。西洋学术在这几十年中便已走上了自然科学的大路了。顾炎武、阎若璩规定了中国三百年的学术的局面;伽利略、开普勒、波耳、牛顿规定了西洋三百年的学术的局面。
1704719194
1704719195 他们的方法是相同的,不过他们的材料完全不同。顾氏、阎氏的材料完全是文字的,伽利略一班人的材料完全是实物的。文字的材料有限,钻来钻去,总不出这故纸堆的范围;故三百年的中国学术的最大成绩不过是两大部《皇清经解》而已。实物的材料无穷,故用望远镜观天象,而至今还有无穷的天体不曾窥见;用显微镜看微菌,而至今还有无数的微菌不曾寻出。但大行星已添了两座,恒星之数已添到十万万以外了!前几天报上说,有人正积极实验同火星通信了。我们已知道许多病菌,并且已知道预防的方法了。宇宙之大,三百年中已增加了几十万万倍了;平均的人寿也延长了二十年了。
1704719196
1704719197 然而我们的学术界还在烂纸堆里翻我们的筋斗!
1704719198
1704719199 不但材料规定了学术的范围,材料并且可以大大地影响方法的本身。文字的材料是死的,故考证学只能跟着材料走,虽然不能不搜求材料却不能捏造材料。从文字的校勘以至历史的考据,都只能尊重证据,却不能创造证据。
1704719200
1704719201 自然科学的材料便不限于搜求现成的材料,还可以创造新的证据。实验的方法便是创造证据的方法。平常的水不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以证实水是氢气和氧气合成的。这便是创造不常有的情境,这便是创造新证据。
1704719202
1704719203 纸上的材料只能产生考据的方法;考据的方法只是被动的运动材料。自然科学的材料却可以产生实验的方法;实验便不受现成材料的拘束,可以随意创造平常不可得见的情境,逼拶出新结果来。考据家若没有证据,便无从做考证;史家若没有史料,便没有历史。自然科学家便不然。肉眼看不见的,他可以用望远镜,可以用显微镜。生长在野外的,他可以叫它生长在花房里;生长在夏天的,他可以叫它生在冬天。原来在人身上的,他可以移种在兔身上、狗身上。毕生难遇的,他可以叫它天天出现在眼前;太大了的,他可以缩小;整个的,他可以细细分析;复杂的,他可以化为简单;太少了的,他可以用人功培植增加。故材料的不同可以使方法本身发生很重要的变化。实验的方法也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然而因为材料的性质,实验的科学家便不用坐待证据的出现,也不仅仅寻求证据,他可以根据假设的理论,造出种种条件,把证据逼出来。故实验的方法只是可以自由产生材料的考证方法。
1704719204
1704719205 伽利略二十多岁时,在本地的高塔上抛下几种重量不同的对象,看它们同时落地,证明了物体下坠的速率并不依重量为比例,打倒了几千年的谬说。这便是用实验的方法去求证据。他又做了一块板,长十二个爱儿(每个爱儿长约四英尺),板上挖一条阔一寸的槽。他把板的一头垫高,用一个铜球在槽里滚下去,他先记球滚到底的时间,次记球滚到全板四分之一的时间。他证明第一个四分之一的速度最慢,需要全板时间的一半。越滚下去,速度越大。距离的相比等于时间的平方的相比。伽利略这个试验总做了几百次,他试过种种不同的距离,种种不同的斜度,然后断定物体下坠的定律。这便是创造材料,创造证据。平常我们所见物体下坠,一瞬间便过了,既没有测量的机会,更没有比较种种距离和种种斜度的机会。伽氏的试验便是用人力造出种种可以测量,可以比较的机会。这便是新力学的基础。
1704719206
1704719207 哈维研究血的循环,也是用实验的方法。哈维曾说:我学解剖学同教授解剖学,都不是从书本子来的,是从实际解剖来的;不是从哲学家的学说上来的,是从自然界的条理上来的。(他的《血液运行》自序)
1704719208
[ 上一页 ]  [ :1.7047191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