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752477e+09
1704752477
1704752478 第五章会费
1704752479
1704752480 第十六条关于本会之经费从下之规定:
1704752481
1704752482 (1)经常费月收十钱。
1704752483
1704752484 (2)特别费遇有特别之场合,临时征收之,但入会时得征收基本金一元以上。
1704752485
1704752486 第六章会期
1704752487
1704752488 第十七条本会分为通常会及特别会,通常会有二:
1704752489
1704752490 (1)循例通常会为欲达第二条之目的,每三个月开之。
1704752491
1704752492 (2)选举通常会于每年四月、十月与循例通常会并行之,或特开之。
1704752493
1704752494 (3)临时会,职员补缺选举或会员及职员十八以上同意,认为有重要之事由,可提出其意见于干事,由干事特开之。
1704752495
1704752496 第十八条开会场所随时定之,开会日期由干事于七日前通知于书记。其会员又干事以外之各职员,则由书记通知之。
1704752497
1704752498 第七章公约
1704752499
1704752500 第十九条职员会员有违背会规,妨害本会名誉时,依第十四条之规定,得点退或停止其选举权。
1704752501
1704752502 第八章附则
1704752503
1704752504 第二十条本会规则经职员议决后即施行之。
1704752505
1704752506 (学友名簿略)
1704752507
1704752508 【《留日法政大学学友录》明治四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1704752509
1704752510 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 [:1704748454]
1704752511 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
1704752512
1704752513 1017 法政大学同学会
1704752514
1704752515 〇南京法政大学同学会
1704752516
1704752517 去夏以来,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地,日支同学会并行设立校友会支部。为加强留日支那同学间亲谊,本大学出身之汪兆铭君 ,计划召集同学聚会,以拥护和平救国。本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南京双龙巷陶庐举行原法政大学事务长竹内律师之欢迎会,兼同学会创立预备会,并协议决定下列创立趣意书及会规。其后,汪兆铭允为该同学会会长。
1704752518
1704752519 〇留日法政大学同学会趣意书
1704752520
1704752521 我辈之母校日本法政大学,于明治三十六年由和法法律学校改组而成。当年总理梅谦次郎博士应中国驻日公使之请,于大学本科和专门部兼收中国学生外,在校内特设中国学生班,教授政治、法律等科,以一年半或者二三年为期卒业,广泛为中国政治法律改革造就人才,其意至善。
1704752522
1704752523 其时清廷预备立宪,凡卒业归国者,多数为各省录用,或创设学校,或改良司法,于当日之政教裨益匪浅。至中国辛亥革命,梅总理已故,松室博士继承旧规,扩大校舍。因此,中国学生先后卒业者,至今已有七八千人。此全赖两先生一手提携,吾人终不能忘怀也。顾中国四十年前,闭关自守,对近代国家政治法律茫无所知,至此一跃而为中华民国。凡国内政界、法律界,乃至学界,本校出身者莫不身居要津。远如范源廉、汤化龙等前辈,近如汪兆铭、胡汉民等领袖,皆以其所学为本,为祖国贡献,成绩斐然可观。然则,若非两先生热心教育,奖掖后进,曷可臻此。两先生本心,无非中日同文,为树立两国亲善方针,更为中国造就多数人才,沟通中日文化,促进两国邦交,并臻强国。奈何近年邦交日疏,纷争迭起,此乃两先生始料所未及,亦我辈所痛心疾首者也。今幸中日和平已有端绪,凡我同学,正宜乘此时机,相互团结,继承两先生遗志,促进中日文化,力图永久和平。
1704752524
1704752525 本同学会之发起,不仅为母校光荣,亦可为两国前途庆也。
1704752526
[ 上一页 ]  [ :1.7047524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