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75953e+09
1704759530 1979年春天,美国浙江大学校友会出面邀请浙江大学代表团访问美国。浙江大学是“文革”后继上海交大后第二个组织代表团访问美国的我国高校。代表团由当时的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刘丹带队,成员有王启东、周春晖两位副校长及教务处长等,何志均作为教授代表参加了赴美代表团。
1704759531
1704759532 封闭那么多年后首次走出国门,教授们惊叹于美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开了眼界。代表团从美国东部城市纽约进去,从西部城市洛杉矶出来,一个月里,代表团马不停蹄地考察了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等10多所美国知名大学。何志均说:“到了美国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计算机学科很落后,不仅教学都是老的课程,硬件的落后也使得很多软件都没有办法进行实验,关起门搞教学、科研是不行的。”
1704759533
1704759534 在美国考察期间,何志均购买了美国计算机学科的最新教材,回国后就着手翻译美国教材,并对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的课程进行改革。第二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就开始采用翻译成中文的美国教材进行教学,后来来不及翻译,有几门重要的课程就直接用英文教材进行上课,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计算机学科国际最前沿的知识。
1704759535
1704759536 要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必须要有先进的设备。在考察期间,浙江大学的老师们非常羡慕美国高校里一台台先进的计算机,他们商量着一定要带一台计算机回国。教授们把吃饭的钱省下来,花了近1万美元买了台微型计算机。这台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成了浙江大学的宝贝,运回国后就放在学校里供各个学科共享。何志均深感硬件在开展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从美国回来后,他把系里所有的实验经费、科研经费都集中起来,换成外汇,1981年又托人从美国买回了4台这样的计算机。
1704759537
1704759538 此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不断从国外购买价廉但功能先进的计算机,正是有了这些工具,浙江大学在软件研究方面才能早走了一步,“年轻”的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才得以较快地站到全国高校计算机学科的第一方阵。何志均说,正是有了这样的硬件支撑,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才能开展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研究,潘云鹤才能进行CAD的研究,并成为国内的权威。1981年我国正式实行硕士生、博士生制度时,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首批拥有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6年被国家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
1704759539
1704759540 数字化敦煌:科学与艺术的一次完美结合
1704759541
1704759542 敦煌石窟艺术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于一体,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涵深邃、艺术精湛、保存完好而享誉国内外。以往,要欣赏这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壁画,必须得亲临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敦煌莫高窟。但现在我们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大学也能浏览洞窟壁画的每一个细部。
1704759543
1704759544 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我们轻击鼠标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敦煌”字样和以漫漫黄沙为背景的敦煌佛像,笙歌也随之飘起。伴随着画面一帧帧的推移,我们仿佛慢慢走近了敦煌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跟着鼠标箭头,又打开了第45窟,“走”过一段灰暗的洞门和甬道,“进入”了窟内,七个盛唐时期的彩塑就逼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随着鼠标的移动,洞窟四壁以及窟顶壁画就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1704759545
1704759546 这是科学与艺术的一次完美结合,潘云鹤等浙江大学计算学院的老师们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将敦煌洞窟群“搬进”电脑,借助计算机的三维立体构像,使人们“身临其境”品味1500年前壁画的精湛艺术。
1704759547
1704759548 促使潘云鹤等人开发数字化敦煌这一课题,出自一个偶然的机会。1994年4月,我国著名敦煌艺术学家常书鸿的女儿、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访问浙江大学,她向当时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提出,能不能用计算机技术把敦煌壁画保存下来。由于敦煌石窟年代久远,当时壁画受损严重。路甬祥当即找到当时的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所所长潘云鹤,商量这一构想是否可行,潘云鹤感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潘云鹤还提出,可以将整个洞窟模型存入计算机中,开发出一套虚拟的石窟仿真系统,使人们在千里之外通过数字化敦煌系统游览这一世界文明的宝库。
1704759549
1704759550 其实潘云鹤早年从事计算机美术图案CAD研究时,就得到过常书鸿先生的指点,把敦煌壁画融入计算机图案的创作系统,他心仪已久,并为这一课题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敦煌数字化埋下了伏笔。潘云鹤和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所的研究人员赴敦煌实地调研,他们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一起讨论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各个方面,决定由浙江大学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开发,同时与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美国等有关大学进行协作,开展利用信息技术保存敦煌这一古老艺术的课题研究。之后,这一课题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704759551
1704759552 回忆起当年的研究工作,潘云鹤介绍说,我们采用数字相机拍摄来获取壁画的图像数据。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壁画图像,我们首先把一整幅的壁画划分成若干个区域进行拍摄,拍摄的壁画图像经过预处理后,再合成为整幅壁画图像。对于石窟结构,我们从已知的测量数据直接使用三维建模工具进行建模,彩塑的外形比较复杂,对记录精度要求很高,我们采用三维扫描技术来获取其模型,其记录精度可以达到毫米数量级。这一工作前后花了4年时间,课题组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敦煌石窟数码照片,这些数码照片通过计算机拼接技术,做成了高质量的“虚拟洞窟”,使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他们开发的这套软件,人们还可以虚拟地看到当年洞窟的逐渐开凿过程,看到通过虚拟修复后洞窟刚建成时的金碧辉煌的景象,看到壁画在数百年发生的褪色演变过程。由于使用了特殊技术,自然光线中看不清楚的细节,以及洞窟内被背屏或中心柱等建筑所遮挡的壁画在电脑上都可以看到。
1704759553
1704759554 2000年7月,五年一度的国际博览会在德国汉诺威举办,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自然·科技:一个新世界在诞生”。“敦煌石窟虚拟漫游与壁画复原”系统与航空航天研究、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中国传统医学展示等共同构筑起了中国馆,代表中国在人类利用科技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成就,展现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世界首套复原和保护文物的计算机软件,“敦煌石窟虚拟漫游与壁画复原”系统在当地和世界科技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开幕当日,“虚拟的敦煌”引来了2万多名德国观众关注,这种足不出户就能一饱眼福的感觉让这些对中国敦煌壁画早就怀着一种神秘感的人们兴奋不已。
1704759555
1704759556 打造最聪明的“大脑”,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1704759557
1704759558 早晨上班出家门打开吸尘器,晚上回家时地板已清扫得干干净净。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一项科研成果已经让家庭主妇们的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个会议室里,我们看到一台智能吸尘器在无人操作下,非常“自觉”地把纸屑灰尘清扫干净。原来这台智能吸尘器拥有机器人的智能,可以通过超声波丈量出房间尺寸,设计出最佳路线,自主地进行清洁工作。
1704759559
1704759560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纯教授介绍说,这台智能吸尘器的“诞生”,靠的是他们开发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平台。这个创新软件平台把市场分析、产品创意构思、外形设计、人机工程、制造工艺、包装营销等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一“网”打尽,就犹如一个最聪明的“大脑”,不仅会不断冒出各种“灵感”,还能把这些“灵感”很快化成实物。
1704759561
1704759562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国内最早从事智能CAD/CAM系统研究和开发,作为我国智能CAD领域的开拓者,原校长潘云鹤院士从1979年开始就研究智能CAD,1981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智能CAD系统“智能模拟彩色图案创作系统”,被张钟俊等专家鉴定为“我国首创,国际先进水平”。20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一批教授在潘云鹤的带领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研制成功了轻纺花型、广告装潢、建筑布局、管网规划等多个新颖实用的智能CAD/CAM系统,不仅设计速度提高了100倍以上,而且设计也更加美观和实用。陈纯教授在国际上首创的“纺织印花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的用户已遍及国内外1200多家纺织企业,在中国纺织印花行业传统产业改造史上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
1704759563
1704759564 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教授们就是用他们的科研不断地把电脑打造得越来越“聪明”。
1704759565
1704759566 产品创新的源泉,在于市场的需求与竞争,新技术的发展与综合,以及设计师的新认识与新理念。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此都支持不足。传统CAD技术注重对产品的造型、显示和绘制;传统CIMS,在CAD基础上,注重对产品的加工和生产管理。如何让计算机“参与”到从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到市场销售等新产品的整个全过程,让“大脑”变得更聪明?1998年,国家发改委向浙江大学下达“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与系统”重大攻关项目,将人工智能、多媒体、工业设计和当前发展的CAD、CIMS技术加以融合,研究与发展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技术。这是我国第一次花钱搞产品创新平台。
1704759567
1704759568 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浙江省产品创新工程中心,我们看到一批像智能吸尘器一样,从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平台上“走”出来的、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全球最小的闪卡式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可以像“BP机”一样挂在腰间,实现动态心电图的监测;数字化取色仪,只需使用它,您便可以测量任何对象并能迅速地识辨与其最相近的色彩,从而解决众多行业制造精确色彩配比的问题,是传统色彩提取方式的革命式产品;数码快速喷印机产品,不仅幅面大、色彩真,而且速度快。
1704759569
1704759570 由于这一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平台打通了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外形设计三种功能,能适应当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支持从市场分析、产品创意构思、外形设计、人机工程、制造工艺、包装营销等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实现了成果、产品和市场的有效连接,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高科技的新产品将源源不断地从这个创新软件平台上“走”出来。
1704759571
1704759572 据了解,目前,这一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平台已在电子信息、纺织轻工、机械电器等行业广泛推广应用,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仅根据33家企业提供的经济效益证明统计,已累计新增产值27亿元、新增利税3.3亿元。并且创建了多个面向行业、辐射区域的产品创新中心,服务近千家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704759573
1704759574 牵头建设“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
1704759575
1704759576 2005年11月1日,首届全球数字图书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在来自美国、印度、埃及、澳大利亚、新加坡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计算机和图书馆领域的200多名专家的注目下,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点击开通了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项目(CADAL)门户网站。全球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CADAL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正式开馆。
1704759577
1704759578 CADAL项目既是个国际合作计划,也是教育部“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2000年10月,中美计算机专家联合发起了“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China-US Million Book Digital Library Project)”,进而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图书馆项目。此计划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印度政府的支持。2002年9月,“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中方参与部分被中国教育部列为“十五”期间“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子项目,并确定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15所重点高校参加建设,“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美国合作方投入相当于1000万美元的软硬件系统支持,因而项目的英文名称确定为China-America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简称CADAL。目前,埃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计算机专家和图书馆也参与到全球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
1704759579
[ 上一页 ]  [ :1.704759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