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76298e+09
1704762980 就算判断出了这些问题是属于哪种类型又能怎样?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下,是很浅薄的经验。
1704762981
1704762982 我在院系学生会担任编辑一职,通过一年的学习,由于有时候会采访一些老师或者学者,除了完成一些既定目标之外,当我想更深入地跟老师探讨或者说侃一些话题的时候,发现自己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思路,也不知道用怎样的逻辑将问题串联起来,从而全面地问一些问题。
1704762983
1704762984 但至少从分析上述问题中有了一个思路,先问个基本事实问题,然后看情况先问偏好或者判断问题,但是这只是最初级的,而且这只是个工具,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1704762985
1704762986 所以我感觉不应该局限在怎样提出一个基于事实、判断、偏好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些逻辑吸收知识,这样问的时候才是有料可问的。
1704762987
1704762988 最后完成留下的第二个作业,其实也是我一直想问的:
1704762989
1704762990 1.你是否知道独立思考的定义?
1704762991
1704762992 2.你是否相信通过这样的系统学习可以达到独立思考?
1704762993
1704762994 3.你觉得到什么时候是已经达到独立思考的程度了?
1704762995
1704762996
1704762997
1704762998
1704762999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1704761468]
1704763000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做一个好的提问者:学会问他人
1704763001
1704763002 提问作为思考的发端,有着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一个好问题往往能带出一系列好的思考。
1704763003
1704763004 比方说,这个系列的文章,就是我向合作者黄鑫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假如要教会更多的人学会独立思考,我们要怎样行动才能帮到其中的一部分人?
1704763005
1704763006 你看一个好问题,可以引发出一堆好文章。本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介绍给同学们归纳出一个完整提问思考框架供参考。
1704763007
1704763008 世界闻名的电脑工程师Eric Steven Raymond(著有《大教堂和集市》、《黑客道简史》等)曾撰写了一篇名为《提问的智慧》(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的文章专门指导他人如何提问。虽然这篇文章面向的受众多是计算机技术人员,但它确实对所有人都有借鉴意义。
1704763009
1704763010 网上有读者将这篇文章的要点总结了下来:
1704763011
1704763012
1704763013
1704763014
1704763015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作者是以提问时间的先后顺序,即“提问前——提问中(怎样提问)——提问后”来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提问的(此模式后称“时间”模式)。相信读者们只要耐心地读一遍,就可以从图表中发现在网上提问时需注意的事项。
1704763016
1704763017 现在,我们用《如何请教老师一个专业问题》中的“三问”模式(问自己、问对象、问方式)结合“时间模式”来探讨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1704763018
1704763019 深入分析:
1704763020
1704763021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三问”模式:
1704763022
1704763023 搞清楚自己的问题(问自己):询问自己问问题的目的;询问自己为解答这个问题做了什么;询问内容本身是否具体清晰合理。
1704763024
1704763025 了解提问的对象(问对象):思考被提问对象的相关信息,如术业专攻、性格特点、活动时间等等。
1704763026
1704763027 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问方式):用什么样的方式询问可以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1704763028
1704763029 我们可以将“时间”模式与“三问”模式整合成一份工具表格。
[ 上一页 ]  [ :1.70476298e+09 ]  [ 下一页 ]